分類:兩性

印度文化與旅遊部長瑪赫·夏爾馬(MaheshSharma)28日公開對媒體表示,外國遊客抵達印度機場時,應有一份建議列表,上面列出在印度該做與不該做的事:例如女遊客不該在天黑後於小城市裡單獨行動,或是穿短洋裝及裙子。夏爾馬強調,這是為了外國女性遊客好,因為“印度文化與西方並不一樣”。

此“善意忠告”一出,立刻引發國內外強烈批評聲浪,使得夏爾馬隨即在隔天澄清,他只是建議遊客在寺廟等宗教場所的穿著,而非要求女性應該怎麼穿。

但儘管如此,相關討論仍在網絡上持續發酵。有人認為夏爾馬所言恰好證明,印度正是在這樣的錯誤觀念下,成為一個無法保護女性的國家;也有人以傳統印度人都穿裙子,反駁夏爾馬的“文化差異”藉口。

看來對於強暴的討論始終還是沒有脫離過去‘女性也要付些責任’的想法。

網友MaleehaSyed

而在這些言論中,引起最多共鳴的,則是對於“女性該對自己被性侵犯負責”的憤怒。夏爾馬的建議背後隱藏著大眾常有的預設:穿著會誘發性侵害事件。也因此,可能的受害者必須注意自身打扮。

事實上,揹負罪名的不只有短裙。過往案例顯示,印度政府常在該國爆發性侵害事件過後,快速指認出肇因,然而其譴責的對象卻總是錯誤。網路媒體Quartz曾為此製作了一張清單,上頭列舉了36項被印度政府歸咎的“無辜清單”,以凸顯印度政府始終不對性侵害提出根本解決之道。清單內容對女性指摘頗多,包括“太過迷人”、“葷食”、“酗酒”、“穿比基尼”、“不穿大衣”等,此次引發熱議的“裙子”也在其中。

2012年印度震驚全球的巴士強暴案中,23歲的女學生JyotiSingh於夜歸時遭五名男性毆打、輪暴,最後傷重不治。雖然此事件激起女性捍衛自身權益的意識,但責怪被害者的言論卻也在印度佔有一席之地。在該事件紀錄片“印度的女兒”中,性侵案嫌犯及辯護律師便認為遭到強暴的Singh自己也有責任。

曾在印度德里居住過六年、現居香港的記者HeatherTimmons也以自身觀察及數據指出,德里女性受攻擊的機率之所以遠高於香港,並不是因為香港女性穿著比較保守,而單純只是因為在香港,“男性並不那麼常攻擊女性”。Timmons指出,即便香港女人穿短褲及三�幾吒�鞋進公司,或穿迷你吊帶背心去看風景,她也從未看到有人批評她們的穿著會引發男性遐想。

每當這類犯罪發生時,人們總是責怪女孩,她們不該出門或不該穿這樣的衣服,我們應該指控的是男性,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做?

2012年印度巴士強暴案受害者JyotiSingh的母親

但對受害者的責備並不僅存於印度。澳大利亞非營利組織OurWatch於3月公佈一項調查結果,發現12至20歲的澳大利亞年輕人當中,責怪性侵受害者的態度也相當普遍。約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男性向女性施壓、要求發生性行為是“正常的”;37%的人甚至同意自己難以尊重喝醉的女性;更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相信,“表明自己不想要有性行為”是女性的責任。

此外,2013年加拿大有關妨害性自主的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5%的受訪者認為,假如女生已經先與對方調情,便是邀請對方與她發生性關係;另有11%的人認為女生穿的裙子過短也是一種邀請。

對此,加拿大製作了一系列名為Don’tBeThatGuy(別當這種男人)的海報。海報描繪許多會讓男生誤會的情境(例如女生醉倒在床上),明白指出即便如此,也不代表女生同意自己被侵犯,藉以宣導妨害性自主的責任應該在加害者身上。

不過,也有人質疑,為何妨害性自主的罪名總是扣在男性身上,並認為這類罪名不該被性別化,女性也可能成為加害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