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兩性

一名團政委在微信上的�逵齪湍嫦�發人深省――

從掌上到心間的距離有多遠

�逵觥�―

群友集體“消失”

第14集團軍某團政委胡建斌也曾是位“文藝青年”,得知團裡幾名喜愛文藝的戰士建了個微信群“樂迷”,胡建斌主動加入了群裡。

一次軍營晚會結束,戰士們在群裡聊起如何讓晚會更有“兵味”。看著手機上一條條冒著熱氣的信息,胡建斌感受著年輕戰士的朝氣與活力,禁不住發言寫道:“大家說得真好,我也談幾點意見,我們要……我們必須……”

沒想到幾句話始一發出,微信群裡瞬間“冷場”。過了半天,才有戰士發言:“咋像領導口氣?新來的戰友還未自我介紹!”胡建斌只好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群裡又是短暫的沉寂,而後有人接話:“領導好,謝謝指導!”其他人緊跟“樓上隊形”,向胡建斌問好。

此後,胡建斌幾次在群裡拋出討論話題,但迴應者寥寥無幾。一個月後,這幾名戰士重新建了個微信群“青春行”的消息傳到胡建斌耳中。

首次與戰士“掌上互動”便遭遇尷尬,讓胡建斌有些鬱悶。與其他幹部談心時,他發現不只自己有過這樣的“�逵觥薄�

八連指導員翟小瑤加連隊戰士為微博好友,可半個月後,一些人悄悄把他拉黑。一些戰士建QQ群,在群裡聊天很熱鬧,宣傳股股長陳用加入該群沒多久,該群“活躍指數”大幅下降……

刨根――

戰士為何“壓力山大”

“可能是因為領導氣場太強!”微信群“樂迷”創建者士官羅寶才坦言,領導進群后,大家感覺挺尷尬。有的話題太“高大上”,戰友們插不上嘴;自己平時愛聊的話題也不敢說了,擔心領導不喜歡;有時領導再來幾句“指示”,群裡就更沒人發言了。最終,大傢俬下“另立門戶”建新群。

“90後”戰士馮毅是“微信控”,他覺得,社交媒體猶如一塊悠閒的“自留地”,在這裡交流最重要的是平等、真誠。大家真實表達所感所想,你說我評,這樣才有意思,但領導幹部的發言與這樣的氣氛有些不“合拍”,多為一些安全提醒、理論提示“刷屏”,與他們“互粉”挺沒勁兒。

“有的幹部恨不得‘全天候’盯著我們。”警通連戰士郭芳豔說,在“心理樂園”QQ群裡,大家偶爾發發牢騷,說完也就完了,但有的幹部進群后,把我們說的話提交到團裡,抱怨較多的戰士還被“重點關注”。

……

“‘掌上互動’講究自由平等,如果不轉換思維,戰士肯定不買賬。”反思自己遇到的尷尬,胡建斌對社交媒體上的交流有了新的認識:放低姿態,多說兵話、少說官話,多解兵難、少揪辮子,真誠真情才能拉近與戰士的距離。

轉變――

政委“逆襲”微信群

6月19日,胡建斌在微信群“青春行”裡再度現身,曾經迴避他的群友,這次卻對他熱情相迎,有的戰士還主動加他為好友,找他私聊。

胡建斌的“待遇”緣何反轉?原來前不久,他以新兵的身份加入該群,運用從網上學來的新鮮詞彙與戰士交流,言語中沒有了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幽默的語言、正能量的段子和啟發人的故事。

如何設置話題?一次,幾名戰士在群裡稱訓練太累,胡建斌沒有直接接話,而是另闢蹊徑發起討論:畫一幅畫要多久?他給大家講起了故事:一個初學繪畫的人去拜訪一位畫壇大師,問:“為什麼我畫一幅畫只用一天工夫,可是賣掉它卻要等上整整一年?”大師答:“要是你能花一年工夫去畫它,那麼只用一天,就準能賣掉了。”戰友們紛紛發言,這就是所謂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那一次,群裡討論格外熱烈。

後來,胡建斌因身體不適,有兩天沒在群裡發言,群友紛紛“@”他。面對戰友們的關心,胡建斌沒再隱瞞身份,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初衷。

胡建斌“逆襲”微信群,給其他幹部帶來很大觸動。機關趁勢組織幹部圍繞“如何過好智能手機關”展開討論,研究社交軟件運用特點及技巧。指導員翟小瑤休婚假,每天發圖文並茂的蜜月微信,連隊不少戰士爭相評論。他還不時分享一些外界新鮮事、時政熱點和自己的看法,讓戰士的眼光從軍營“走”出去。“網絡雖然是虛擬的,但和戰友們交流卻是真實的,任何時候都要以心換心!”翟小瑤說。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