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氏骨折


蓋氏骨折(Galeazzi fracture)為橈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橈關節脫位,曾有許多稱謂。早在1929年法人稱之為反孟氏骨折,其後還被稱為Piedmont骨折,Compbell則稱之為fracture of necessity(必須骨折),因其確信此種損傷必須手術治療。

1934年Galeazzi詳細描述了此種損傷,並建議牽引拇指整復之。此後即習慣稱此種損傷為蓋氏骨折。蓋氏骨折是一種常見損傷,其發生率較孟氏骨折多6倍。

蓋氏骨折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直接暴力和傳導暴力均可致傷。

(二)發病機制

可因直接打擊橈骨遠1/3段的橈背側而造成;也可以因跌倒,手撐地時傳導應力而造成:還可因機器絞軋傷而造成。損傷機制的不同,使得骨折各具不同特點。

蓋氏骨折的癥狀

與損傷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移位不明顯的骨折僅有疼痛、腫脹和壓痛;移位明顯者,橈骨將出現短縮、成角畸形,下尺橈關節腫脹並有明顯壓痛,尺骨頭膨出。神經、血管、損傷罕見。

分型:此種骨折一般分為以下3型

1.青枝型 發生於兒童,橈骨呈青枝骨折狀,尺骨小頭或骨骺分離,或下尺橈關節呈分離狀,此型治療較易,預後佳。

2.單純型 為橈骨遠端骨折,伴有下尺橈關節脫位者。骨折多呈橫形、斜形或螺旋形,一般均有明顯移位。

3.雙骨折型 除橈骨遠端骨折及尺橈下關節脫位外,尺骨幹亦多伴有骨折,或由不完全性骨折所致尺骨外傷性彎曲者。後一情況多系機器傷所致,較嚴重,且常為開放性損傷,治療較複雜。雙骨折時其骨折斷端的移位方向,主要取決於以下3組肌肉的作用:

(1)肱橈肌:引起骨折斷端的短縮畸形。

(2)旋前方肌:使遠端橈骨向內併攏。

(3)伸拇肌及外展拇肌:加強上述2組肌肉的作用。

外傷史,局部疼痛、腫脹和壓痛,移位明顯者可出現短縮,成角畸形。X線檢查,可確診。

蓋氏骨折的診斷

蓋氏骨折的檢查化驗

X線檢查,前臂正側位X線片,含下尺橈關節,可確診。

蓋氏骨折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

蓋氏骨折,牽引下複位並不困難,但維持複位的位置實屬不易。因有幾種力量牽扯橈骨的遠折段,使之再次移位。這便是Hughston(1957)提出的:

(1)旋前方肌的收縮使橈骨遠折段向尺骨靠攏。

(2)肱橈肌牽拉橈骨遠折段使之向近側短縮移位。

(3)拇展肌及拇伸肌的收縮,使橈骨骨折的遠折段向尺側靠攏,向近側短縮移位。

即使將腕關節於尺偏位石膏固定,以上幾種力量依然存在,因此閉合複位的成功率甚低,其治療結果極不理想(圖1)。

Hughston報道的病例中,閉合複位治療結果的不良率達92%。

為了獲得良好的前臂旋轉功能;避免下尺橈關節的紊亂,橈骨骨折必須解剖複位。因此,切開複位內固定幾乎是惟一的選擇。

手術採用Henry切口,使用足夠長度和強度的鋼板固定橈骨骨折,鋼板置於橈骨掌面。術後應以短臂石膏前後托、或「U」形石膏固定前臂及腕於中立位3~4周,以便下尺橈關節周圍損傷的組織癒合,避免晚期下尺橈關節不穩定。石膏去除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

(二)預後

一般較好,複位不良引起橈骨內並者功能較差。陳舊性病例可酌情行尺骨小頭切除術或植骨融合術等補救。

參看

  • 骨科疾病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干槽症 下一个: 毒性瀰漫性甲狀腺腫>>

相關問題


  • 骨折手術內固定40天怎麼功能鍛鍊

    健康諮詢描述: 左手蓋氏骨折手術內固定40天,現在前臂不能旋後,腕部功能不是很好,請問怎麼功能鍛鍊,謝謝 病情分析:你好,蓋氏骨折復位後,關鍵是活動受限…

  • 5歲的孩子,孟骨折,繞神經損傷

    健康諮詢描述: 你好,大夫孩子現在鋼針抽調了,做完手術2個月了,現在胳膊還申不直,怎麼做康復訓練 病情分析:這種情況一般需要選擇當地正規的三甲醫療機構來…

  • 骨折胳膊肘摔一下胳膊瞬間腫起來了

    健康諮詢描述: 沒有做手術,以前沒有接上五天後才接上。已經打石膏兩週了。手指頭全部都豎不起來。 病情分析:你好,看患者說的情況這個橈神經損傷可能,需要及…

  • .孟骨折小半骨脫位沒有做手術

    健康諮詢描述: 胳膊肘受傷一開始沒有接上五天後才接上接上後手指頭不能伸直現在已經的兩個星期了。 病情分析:小孩子的孟氏骨折是不太穩定的骨折,一般都是建議…

  • 3周小孩左手小臂骨折,陳舊式孟骨折

    健康諮詢描述: 手術2個月15天,骨痂少,開的接骨片是中藥,孩子不喝,怎麼也喂不進去,怎麼辦 病情分析:對於你描述的情況,按照時間來計算屬於遲緩癒合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