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大全 > 消化內科疾病 > 寒濕泄瀉介紹

寒濕泄瀉


寒濕泄瀉中有濕邪的癥狀表現:頭重如裹,四肢沉重,口腔粘膩,連泄瀉的質地也要比風寒泄瀉的粘膩不爽。

因此對於寒濕泄瀉一定要散寒與祛濕並重,以達到止瀉的目的。

寒濕泄瀉的病因

一般來說,引起泄瀉的原因,主要是寒熱虛實的不同。至於具體原因,則要看大便形狀、病程長短等具體的癥狀。

如果大便有黏液不爽,一日數解,常為濕熱積滯腸道。大便有膿血,伴有里急後重,大便次數多而排便不暢的,這多為濕熱下注大腸而造成的痢疾。

如果腹痛即瀉,瀉下急迫,這是由於肝強脾弱,肝脾不和而致的痛瀉證。 如果大便呈水樣,突然發病,一日數次,肛門灼熱、尿黃短赤,或伴有噁心等證,這多是由於邪熱下迫大腸之熱瀉證。

如果大便泄瀉,夾有不消化食物,大便酸腐臭穢,或如敗卵,或伴有嘔吐、口臭、舌苔腐膩者,這是由於食積不化,脾胃受損的傷食瀉。

如果泄瀉病程較長,時間較久,大便稀軟不成形,常伴有腹脹、納少、疲倦無力、面色萎黃,多為脾虛而致的泄瀉。

寒濕泄瀉的癥狀

氣虛者表現舌軟無力,走路搖擺。體瘦,加党參、黃芪、白朮各10g;血虛者表現黏膜蒼白,消瘦毛焦加熟地、川芎、紅花各10g。
寒重者表現耳鼻四肢厥冷,口色白滑,口腔溫低,拱背怕冷甚至體溫下降,加肉桂、砂仁、炮姜;肚脹加木香、小茴香、枳殼;食滯者加山楂、神曲;瀉劇者加烏梅,車前子、澤瀉兼有表證者加柴胡,紫蘇、生薑。

寒濕泄瀉的診斷

寒濕泄瀉的鑒別診斷

突然拉稀,糞便酸臭或腥臭,質地稀薄,鼻寒耳冷,寒顫、腸音響亮,尿少色澤黃,體溫正常,後期體溫下降;口色青白或淡白,脈沉遲或沉細;有受寒濕病史。

寒濕泄瀉的併發症

寒濕泄瀉是我國北方寒冷季節的一種多發病。輕者由於食慾大減以及嚴重的水瀉;重者,因食慾廢絕,排糞失禁引起脫水而死亡。

寒濕泄瀉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應注意保暖,不熬夜。

寒濕泄瀉的中醫治療

治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

方葯:藿香正氣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濕,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健脾除濕,厚朴、大腹皮理氣除滿,紫蘇、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濕。若表邪偏重,寒熱身痛,可加荊芥、防風,或用荊防敗毒散;若濕邪偏重,或寒濕在里,腹脹腸鳴,小便不利,苔白厚膩,可用胃苓湯健脾燥濕,化氣利濕;若寒重於濕,腹脹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寒濕泄瀉吃什麼好?

寒濕泄瀉的食療(以下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諮詢醫生)

1.焦米粥:白粳米100克,党參20克。先水煎党參取汁,再入粳米煮粥,煮好後調味食用,每日劑。

2.山藥羊肉粥:羊肉250克,鮮山藥500克,糯米500克。先將羊肉、鮮山藥煮爛,然後加入糯米,加水適量煮成粥,調味,早晚服用。

3.補骨脂煲豬腰:豬腰1對,補骨脂10克,芡實30克,党參20克。先將豬腰內的筋膜臊腺去除,切成花,與補骨脂、芡實加水適量煮1小時,調味分~3次服用。隔日1劑,連吃5~7劑為好。

4.党參金櫻子湯:党參20克,金櫻子12克,芡實10克,紅糖適量。將上訴藥物水煎取汁,用紅糖調味,每日劑。

寒濕泄瀉患者吃什麼對身體好?

1、 飲食宜清淡。

2、 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豆類食品。適當吃些籮卜、藕、苦瓜等。

3、宜多吃紅棗、淮山藥、栗子、扁豆、糯米、蓮子肉等食物。

寒濕泄瀉患者吃什麼對身體不好?

1、忌食辛辣食品。

2、忌煙酒。

3、勿食辛熱煎炒之食品。

4、飲食勿過苦寒、生冷。

5、應忌吃馬奶、蒓菜、髮菜,木耳菜、菊花腦、生黃瓜、生菜瓜、生何首烏、薄荷、決明子、鎖陽等。

參看

  • 消化內科疾病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寒飲咳嗽 下一个: 寒濕困脾>>

相關問題


  • 大黃炭,就是炒過的大黃能泡茶喝嗎

    健康諮詢描述: 熟大黃能不能長期泡茶喝,是熟的不是生的。想知道能不能長期泡茶喝 想得到的幫助: 熟大黃能不能長期泡茶喝,是熟的不是生的。想知道能不能長期泡茶喝…

  • 疾病也即是病症,與病證是什麼關係

    健康諮詢描述: 疾病也即是病症,與病證是什麼關係,比如小兒洩瀉的疾病,有傷食瀉、風寒瀉、溼熱瀉等症狀 想得到的幫助: 幫我解釋一下疾病、病徵的關係,謝謝 …

  • 溼寒重脾胃虛我舌頭一層白色不知道怎麼辦

    健康諮詢描述: 醫生你好:我以前就溼寒重脾胃虛寒,現在懷孕了不知道怎麼辦,請問醫生有沒有辦法可以治療 病情分析: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去看看中醫辨證論治,服…

  • 產後氣虛陽虛,五更,脾胃虛,自汗吃什

    健康諮詢描述: 本人產後四個月了,氣虛陽虛,五更瀉,脾胃虛寒,腿沒勁,肌肉痠痛,自汗,舌苔有痕,胖大,吃什麼中成藥能把這些病都治著呢?看了中醫好好歹歹 …

  • 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大全

    口腔潰瘍是中國口腔疾病患者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好發於脣、頰、舌緣等角化程度較差的部位,容易反覆發作。食用辛辣、重油食品,無規律的作息,缺乏維生素和緊張高壓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