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淋巴結結核中醫稱為「瘰癧」,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結核桿菌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於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但只有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才能引起發病。病期常為1~3月或更長。呈多顆淋巴結腫大、散在性、可推動。隨疾病發展可融合成團塊、固定、不能推動,最後乾酪樣壞死,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後形成慢性竇道。胸部X光片可能顯示結核病灶。  

檢查方法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局部體征,特別是已形成寒性膿腫,或已潰破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作出明確診斷。必要時可作胸部透視,明確有無肺結構。對小兒病人,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如僅有頸淋巴結腫大,而無寒性膿腫或潰瘍形成,  

診斷依據

(1)頸側部淋巴結腫大,結節狀,無痛。多見於兒童和青年。

(2)初期為孤立結節,較光滑,可活動,以後結節融合成塊,不規則,活動度差。腫塊可形成膿腫,有波動感,破潰後可形成竇道,隨皮膚下部潛行,經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乾酪樣物,創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結核病史或病變。

(6)取病變組織進行PCR檢測,可呈陽性結果。

(7)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  

傳播途徑

一、原髮型

頸淋巴結結核是原發感染的一部分。結核菌通過上呼吸道或隨口腔及鼻咽部,最常見的是扁桃體,引起原發病灶;感染沿淋巴管到達頸部淺、深層淋巴結或頜下淋巴結,耳前、後淋巴結等都可被累及。原發灶雖然已經逐漸吸收,但淋巴結結核仍然繼續發展而形成冷膿腫或潰瘍。

二、繼髮型

頸淋巴結可能在原髮結核感染後血型播散的過程中受到感染,播散的範圍比較廣泛,而且往往是雙側的。也可能從胸和腹部結核通過淋巴徑路延及頸深部淋巴結群。

以上二者中以繼發感染較為常見。人體免疫力因為營養失調等遭受削弱是引起頸淋巴結結核的重要因素。口腔繼發性的化膿感染對頸淋巴結結核的發作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疾病分型

在臨床上可以結合視診、觸診、結素反應和臨床經過等,將其分為以下4型:

1.結節型:起病緩慢,首發局部多為淋巴結無痛性腫大,初如蠶豆大小,質地較硬,散在而活動,可有輕壓痛,無粘連。隨著病情進展,淋巴結核體積增大,活動度逐漸減少,粘連成串。此狀態可維持數月無明顯變化。

2.浸潤型:腫大淋巴結融合成團塊,有明顯的淋巴結周圍炎,與周圍組織、皮膚粘連,中心部軟化即出現乾酪壞死,移動受限,疼痛與壓痛均增強。

3.膿腫型:腫大淋巴結中心軟化,逐漸擴大或突然增大,有波動感而形成膿瘍。若繼發感染,則局部出現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表現。

4.潰瘍型:膿腫波動變為表淺,極易破潰,流出稀薄的乾酪樣膿液,創口經久不愈,形成竇道或潰瘍。  

治療方法

西醫:

本病全身可採用抗癆療法,少數局限性可推動,而較大淋巴結,可以手術切除。形成寒性膿腫而未破潰者,可穿刺吸膿並注入抗癆藥物,已破潰形成慢性膿性竇道者,可切開刮除並用抗癆藥物換藥。

(一)全身治療 適當注意營養和休息。口服異煙肼1~2年;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或身體他處有結核病變者,加服對氨水楊酸鈉或利福平或加用鏈毒素肌肉注射。

(二)局部治療

1.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時注意勿損傷副神經。

2.已形成寒性膿腫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潛在性穿抽膿。從膿腫周圍的正常皮膚處進針,盡量抽盡膿液,然後向膿腔內注入5%異煙肼溶液或10%鏈黴素溶液作沖洗,並留適量於膿腔內,每周2次。

3.寒性膿腫破潰形成潰瘍或竇道者,如糨發感染不明顯,可行刮除術,細心地將結核病變組織全部刮除。傷口不加縫合,用鏈黴素溶液換藥。

4.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者,需先行切開引流,待感染控制後,必要時再行刮除術。

中醫:

目前我國治療淋巴結核以中醫治療效果較為明顯,中醫理論以內消為主,控制淋巴菌群的生長,

從根本上解決淋巴結核複發問題。

中醫記載有效偏方有:口服千草散、聖玄湯、七絡丹等。 外用 外敷止痛、挑治、針刺療法等

千草散名稱曾記載於中國古代藥典《皇帝內經》 清朝《傷寒論 》

系中草藥精細研磨製成,有大治瘰癧之功效。

是近百年民間流傳的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散劑偏方。

【療效統計】 此方92年中醫雜誌統計 治療淋巴結核130例, 痊癒128例, 無效2例。

【信息來源】 中國中醫雜誌 1992/3

摘 錄】 《中國藥典》

七絡丹

【拼音】:qiluodan

【種類】:中藥

【主治】: 淋巴結核

創製時期】清中期

成分】純中草藥配伍,有夏枯草、當歸、連翹、藏紅花等分

【用法與用量】 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粒。

葯粒形狀】均如黃豆般大小

葯粒形狀】分紅色和土黃色兩種,治療初期吃紅色葯粒,後期吃土黃色葯粒。

忌 口】小米飯

副作用】沒有副作用  

頸部淋巴結結核有哪些臨床表現

淋巴結核是由於結核桿菌侵入頸部所引起的特異性感染,其多發於頸部、腋下、頜下、腹股溝等處局部結腫硬如核,累累成串也可有單個的,嚴重時可潰破流膿。結核病早期並無明顯癥狀,病情發展後可有全身癥狀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還有病變器官的局部癥狀。中醫所稱「瘰癧」和民間俗稱「老鼠瘡」,均指淋巴結核。淋巴結核複發率高,西醫多用治療肺結核的藥品治療淋巴結核,效果都不理想,同時對肝、腎功能影響也較大。手術治療易複發,故手術治療及西醫西藥治療都不予採用。可用用中醫療法治療可完全治癒,且愈後不複發。淋巴結核((難治、耐葯、複發型)), 淋巴結核早中晚期全部都能徹底治癒。

頸部淋巴結結核有哪些臨床表現?這是許多患者都想諮詢的問題。這裡,金冠醫院的夏院長給我們這樣解釋:

1、頸部淋巴結結核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其病緩慢,常偶然發現黃豆大、鴿蛋大或雞蛋大,開始無痛,質地較硬,具有散在性、活動性,無粘連,有輕度壓痛的腫塊。隨著病情的繼續發展,活動度逐漸減少,可排列成串珠狀。

2、有明顯的淋巴結周圍炎,明顯的疼痛及壓痛,活動受限,中心部開始變軟,如以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可使病變趨向增生、鈣化、結疤。

3、如病情未得到控制,腫塊由堅硬逐漸趨向軟化,而軟化是由於乾酪樣變或液化而形成,局部無熱,不紅或皮膚發紅。觸之疼痛,有波動感。一旦破潰,可流出牛奶樣或豆腐渣樣膿液。

4、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可形成瘺道或潰瘍,常流清稀膿水,破潰口多呈潛行性空腔,創面肉色灰白,四周皮色紫暗,纏綿難愈。  

預防

做好衛生宣教,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良好習慣。兒童要接種卡介苗。注意口腔衛生,早期治療齲齒及切除有病變的扁桃體,在預防方面具有一定意義。  

食物療法

1. 乾果5~7枚,海藻、海帶各15克,以黃酒和水合煎服。

2. 桃樹葉搗爛,加黃酒少許炖熱,敷於患處。

3.治頸部慢性淋巴腺炎,淋巴結核:冬瓜糖60克,風栗殼40克。水煎代茶飲。每日劑。

4.芋頭晒乾研末泛丸服用,可治淋巴結核。

5.痰飲咳嗽,肝陽上亢:海蜇皮(漂凈)30g,鮮荸薺120g,煮服,兼治淋巴結核。(《古方選注》)

6.鴨肉 甘、咸、寒 肝、腎、肺 益陰除熱,利水消腫

禁忌:素體虛寒、脾胃虛弱、大便溏薄者不宜餐食。古有鴨肉不宜與大蒜、鱉肉同食等記載

7.甲魚(鱉) 甘、咸、平 肝、腎 滋陰涼血、清熱除蒸 慎:消化不良、脘腹脹滿患者少食

8.多食木瓜

9.藥用蔬菜——紫菜 用量用法 每次-20克。煎湯,煮食,浸酒,或作散、丸服。

10.鰻鱺的藥用功效 鰻魚燒存性,研細(或做成丸劑),每服3~6克.一日2次。或經常煮食。  

頸淋巴結結核常用中成藥

1.羊膽丸

主要成分:羊膽干膏、百部、白芨、浙貝母、甘草。

功用與藥理:潤肺化痰,解毒殺蟲。藥理證實,羊膽中膽酸及去氧膽酸對多種細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百部、甘草體外實驗對人型結核桿菌及多種細菌也有抑制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g,每日 次,溫開水送服,忌食辛冷油膩。

2.地骨皮露

主要成分:地骨皮。

功用與藥理:清營涼血,透熱解肌。藥理證實,地骨皮含桂枝酸和多量酚類物質等,具有解熱作用,對結核病引起的低熱有解熱效應,此外尚有鎮靜,抑菌作用。可用於本病的輔助治療。

用量與用法:每次ml~50ml,每日 次,口服。

3.散結靈

主要成分:草烏、木鱉子、五靈脂、白膠香、地龍、當歸、菖蒲、乳香、沒藥、京墨。

功用與藥理:活血散結,溫經通絡,消腫止痛。臨床藥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殺菌消炎,抗病毒,抑制真菌生長,鎮靜止痛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對結核桿菌、各類球菌、病毒均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2 片,每日~3 次,口服。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頸部軟組織損傷 下一个: 頸部勒傷>>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