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動作


由身體骨骼肌的協同肌和拮抗肌的不協調、間歇持續收縮造成的重複的不自主運動和異常扭轉姿勢的癥狀群。故又稱肌張力異常綜合征(dystonicsyndrome)。本病的張力變化不為人注意,但異常體位姿勢和不自主變換動作引人注目。它具有扭轉性質,包括頸部和/或軀幹的胸腰和/或上肢扭轉、足部過伸或過曲。這種異常體位姿勢常不自主地緩慢地變換。可在某一姿勢固定一段時間,接著變為另一異常姿勢,間歇重複出現。睡眠後全部消失。扭轉痙攣和痙攣性斜頸只是肌張力障礙的兩種臨床類型。

扭轉動作的原因

可分為原發性和癥狀性兩類。原發性肌張力異常有遺傳因素。代謝障礙、變性、炎症、腫瘤等均可引起癥狀性肌張力異常。本病僅有少數的神經病理研究,未有肯定的結論。

扭轉動作的診斷

頸部肌肉有痙攣,特別是協同肌(共同引起"斜頸"的一組肌肉)有同步痙攣現象。通過患者重複斜頸的動作,可以初步判斷受累的肌肉範圍,斜頸所屬類型。輔助檢查中,肌電圖顯示主要和次要痙攣的肌肉,頸部CT可以顯示受累肌肉及肥大程度,個別患者腦CT有異常。絕大多數患者各器官功能正常,沒有發現與斜頸相關的病理變化。

扭轉動作的鑒別診斷

1、上頸椎病變:如肋痛,損傷,頸椎間盤突出等。病人常訴頸部不適,一側頸肌萎縮,頭部可以傾斜,但不會有痙攣樣發作。同時,上述病變可能都會有上肢的感覺運動和反射改變。而痙攣性斜頸對上肢功能無影響。

2、顱頸交界處病變:如嚴重的顱頸交界畸形。這些病人往往有顱頸交界神經受壓癥狀,如行走不穩,吞咽困難,四肢肌力減退,反射和肌張力增高。還表現為頸部增粗,後髮際低等。如伴有脊髓空洞症,還可能有上肢肌肉萎縮,節段性痛觸覺分離現象。同樣,病人可能有斜頸現象,但不會有痙攣發作。

3、先天性一側胸鎖乳突肌萎縮:常見於小孩,多見於產傷。病變側肌肉萎縮。正常側肌肉都有代償性肥大,但不會有痙攣發作。

4.兒童後顱肌痛:病人為了減輕疼痛而出現強迫頭位,致使頸部某些肌肉僵硬,雖有頭部傾斜姿勢,同樣不會有痙攣發作。同時,病人都有明顯得後顱癥狀,如頭痛,嘔吐,行走不穩,眼球震顫,且病史較短。兒童還應和眼性斜頸相鑒別,由於一側眼睛有病變,多數為某些眼球肌的麻痹,致使病孩注視物體時,頭部處於某種傾斜姿勢。

5、最後還應和癔病性斜頸鑒別。病人都有明確的精神因素,發作突然,癥狀變化多端,無規律性,情緒穩定後癥狀很快消失。

頸部肌肉有痙攣,特別是協同肌(共同引起"斜頸"的一組肌肉)有同步痙攣現象。通過患者重複斜頸的動作,可以初步判斷受累的肌肉範圍,斜頸所屬類型。輔助檢查中,肌電圖顯示主要和次要痙攣的肌肉,頸部CT可以顯示受累肌肉及肥大程度,個別患者腦CT有異常。絕大多數患者各器官功能正常,沒有發現與斜頸相關的病理變化。

扭轉動作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有遺傳背景的患者預防顯得更為重要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近親結婚推行遺傳諮詢攜帶者基因檢測及產前診斷和選擇性人工流產等防止患兒出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強臨床護理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參看

  • 扭轉痙攣
  • 書寫痙攣
  • 眼瞼痙攣-口下頦部肌張力障礙
  • 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 熱帶痙攣性輕截癱
  • 肛管內括約肌痙攣性收縮
  • 痙攣性腸梗阻
  • 痙攣性腦癱
  • 嬰兒痙攣症
  • 小兒遺傳性痙攣性截癱
  • 瀰漫性食管痙攣
  • 中暑痙攣
  • 痙攣性斜頸
  • 咽肌痙攣
  • 盆底痙攣綜合症
  • 全身癥狀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扭轉痙攣 下一个: 扭傷>>

相關問題


  • 孕媽請注意!這三種反常動作多是寶寶疾病旌旗燈號

    生命是堅強也是脆弱的,就說新生寶寶可能出生時沒尅有任何疾病徵兆,但是7個月後還不會爬行左立、稍微長大點還不會說話,那麼就要及時看醫生了。今天小編提示大家三種旌旗…

  • 學會這個動作,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

    心臟對人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些年來心臟性猝死時間頻發,心血管疾病的年輕化導致很多人處於驚慌之中。 大家日常生活中除了需要注意保護心臟,隨時掌握心臟健康也是非常…

  • 動作怪異不自覺的會哼哼

    健康諮詢描述: 12歲男孩,時不常的翻眼,嘴部也會跟著做一些奇怪的動作,喜歡拍手甩手,總之手不會閒著,什麼東西都要先近距離的問問,書、錢、食物、總之只要是拿到手…

  • 口腔潰瘍的治療方法大全

    口腔潰瘍是中國口腔疾病患者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好發於脣、頰、舌緣等角化程度較差的部位,容易反覆發作。食用辛辣、重油食品,無規律的作息,缺乏維生素和緊張高壓的工…

  • 總是動作重複是心理疾病嗎?是不是強迫症?

    健康諮詢描述: 您好!醫生。我穿衣服總是穿了脫,脫了再穿,撿東西也是撿起來又放下,再撿起來,反覆幾次。我是不是有強迫症?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的描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