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通氏體病


巴爾通氏體病(bartonellosis),一種由白蛉叮咬傳播的細菌性皮膚病。病原體為桿狀巴爾通氏體。典型的病程分2期:奧羅亞熱期和秘魯疣期。在秘魯,早在印加帝國前就有此病,1870年在秘魯利馬和奧羅亞修鐵路的工人中曾流行一種發熱和貧血的病。1885年,秘魯醫學生丹尼爾.卡里翁將患者皮膚疣處的血給自己接種,結果得了奧羅亞熱,出現發熱和貧血,他發現了桿菌狀和球杆菌狀的病原體。因此本病亦稱卡里翁氏病。1909年J.R.巴爾通(又譯巴頓)首先描述了血循環中的此種致病菌,以後本病又稱巴爾通氏體病。本病局限在南美洲安第斯山的河谷、秘魯、厄瓜多和哥倫比亞,該地區的流行與無癥狀的患者和長期帶菌者作為傳染源有關。

病原學

桿狀巴爾通氏體 (Bartonella bacilliformis)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多形性桿菌,屬巴爾通氏體科巴爾通氏體屬。在血液或組織中呈球形或棒狀,常3個菌體組成「 V「形或「Y」形,菌體小,約1~3×0.25~5┢g 。吉耶姆薩染色呈紅紫色。

發病機理

病原體經白蛉咬的傷口進入人體,先在血管內皮細胞內繁殖,2~3周後進入血流,粘附在紅細胞上,使之脆性增加、易於破碎。病原體又進入紅細胞。單核吞噬細胞吞噬了感染的紅細胞,在其細胞內可見很多革蘭氏陰性細菌。血的庫姆斯試驗陰性,其他血凝集素及溶血素試驗亦陰性。紅細胞脆性增加,易破裂,可在短期內出現嚴重貧血。這階段即奧羅亞熱期,若能度過急性奧羅亞熱期則體溫下降,紅細胞明顯回升。奧羅亞熱期極少複發。經3~6個月後,大部分病人進入第二期:慢性良性秘魯疣期,在皮膚粘膜出現血管瘤樣結節,在其中可找到巴爾通氏體,偶見報道在內臟、骨骼、中樞神經亦有血管瘤樣結節。新的結節內有增生血管和內皮細胞,陳舊的結節內有纖維化。

臨床表現

潛伏期約3周,有的可長達100天,外表正常的受染者有時血培養桿菌狀巴爾通氏體菌陽性。臨床上分兩期:①奧羅亞熱期。起病可急可緩,緩慢起病者有寒戰、高熱、頭痛、精神狀態改變、輕度黃疸、蒼白、貧血。紅細胞顯著下降,呈大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可見豪厄爾-若利二氏體和有核紅細胞。白細胞左移。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尚有肌肉、關節痛和全身淋巴結腫大。若不經治療,此期病死率可超過50%。急性期尚可見沙門氏菌病、瘧疾、阿米巴病等重疊感染。經3~6周,存活者開始緩慢恢復,體溫下降,紅細胞恢復正常。②秘魯疣期。存活的奧羅亞熱患者經3~6個月的恢復期後進入此期。也有的患者不經奧羅亞熱期而直接進入此期。典型的皮損是直徑0.2~4cm的血管瘤樣結節,多發生在暴露部位的皮膚,有時聚集成片。未經治療的皮膚結節病變可持續數月至數年。這兩期曾一度被認為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但兩期患者體內均能找到巴爾通氏體,目前認為皮損期(秘魯疣期)可能是患者對巴爾通氏體產生免疫力的一種現象。

診斷

在急性期,根據流行地區、臨床癥狀、血塗片或培養(找到巴爾通氏體)即可確診。秘魯疣期,血塗片不容易發現致病菌,但皮損處塗片可以發現,血培養亦可為陽性。

治療和預防

青黴素、四環素、鏈黴素和氯黴素的療效較好。因本病常合并沙門氏菌感染,故氯黴素的應用較普遍。用藥24~48小時後即退熱。在急性奧羅亞熱期給予輸血則恢復更快。秘魯疣期對抗生素治療反應不同,皮損大,有繼發感染者有時需手術切除或引流。預防的關鍵是用殺蟲劑殺滅白蛉,個人防護可用蚊帳、防護劑等。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巴雷特食管 下一个: 巴頓骨折>>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