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食不化


乳食不化症又稱小兒積滯,屬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多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因乳食內積,脾胃受損所致,以小兒腹瀉或便秘,嘔吐,腹脹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腸胃疾病。

乳食不化的原因

小兒乳食不知自節,或餵養不當,乳食無度,或過食肥膩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損傷脾胃。胃主受納,為水谷之海;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傷,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調,乳食停滯,積而不消,乃成積滯。病後體虛,脾胃虛弱,也可導致乳食不化,夾滯成疾。

積滯與傷食、疳證關係密切。傷於乳食,日久不消,可變成積,積久不化,郁而生熱,耗傷津液可轉化成疳,故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

乳食不化的診斷

它應屬於西醫學慢性消化功能紊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因為按照中醫的說法,導致積滯的原因有脾胃損傷和脾胃虛弱兩種;另一方面,氣虛按中醫術語來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用通俗地話講,氣虛可能帶來:容易出汗、全身乏力、精神萎頓、頭昏耳鳴、痰多或有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在這裡,可以看出,氣虛是因,臟腑虛弱是果,臟腑虛弱則導致胃腸「積滯」等症。如果說「氣虛無積滯者」,那意思應該是有「氣虛」這個「因」存在,卻還沒有「積滯」的狀態現象,因為氣虛可以是有上述列舉的現象,但不一定都反映出來。

乳食不化的鑒別診斷

1.乳食積滯癥狀:不思乳食,脘腹脹滿,時有疼痛,曖腐吞酸,煩躁哭鬧,夜卧不寧,手足心熱,大使穢臭,青苔薄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乳食停滯,脾胃受損,故不思乳食。中焦壅滯,則曖腐吞酸。積滯內阻,氣機不利,故脘腹脹滿、時有疼痛。積滯化熱,內擾心脾壩u煩躁哭鬧,夜卧不寧。舌苔膩、脈滑,均為乳食阻滯之象。

2.脾虛夾滯癥狀:面色蒼黃,疲倦乏力,不思乳食,腹滿喜按,大便溏薄,夜卧不安,舌質淡,苔白膩,脈細滑。

證候分析:脾胃虛弱,故面黃乏力、不思乳食。脾虛運化失司,則腹滿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脈細滑,均為脾虛夾滯之象。

它應屬於西醫學慢性消化功能紊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因為按照中醫的說法,導致積滯的原因有脾胃損傷和脾胃虛弱兩種;另一方面,氣虛按中醫術語來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用通俗地話講,氣虛可能帶來:容易出汗、全身乏力、精神萎頓、頭昏耳鳴、痰多或有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在這裡,可以看出,氣虛是因,臟腑虛弱是果,臟腑虛弱則導致胃腸「積滯」等症。如果說「氣虛無積滯者」,那意思應該是有「氣虛」這個「因」存在,卻還沒有「積滯」的狀態現象,因為氣虛可以是有上述列舉的現象,但不一定都反映出來。

乳食不化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控制飲食,禁食肥甘厚味。給服易消化及有營養的食物。

2.平時小兒進食定時定量。嬰兒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相應輔食。

3.保持大便通暢。易便秘者,每日給服蜂蜜10~20毫升。」

參看

  • 嘔吐
  • 腹脹
  • 小兒便秘
  • 腹瀉
  • 腹痛
  • 腹部癥狀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乳酸蓄積過多 下一个: 乳糜胸>>

相關問題


  • 脫髮嚴重,大便完谷,汗多,腰膝痠軟

    健康諮詢描述: 我的脫髮嚴重,最近還頭皮癢,大便完谷不化,汗多,腰膝痠軟 想得到的幫助: 請醫生看看應該怎麼辦 病情分析:脫髮的原因有很多,有脂溢性脫…

  • 腰膝痠軟,大便完谷,容易出汗,脫髮

    健康諮詢描述: 有手淫的經歷,現在感覺腰膝痠軟,大便略微有點稀,完谷不化,現在天氣熱,一動就出好多汗,掉頭髮厲害 想得到的幫助: 請問醫生這是怎麼了?該怎麼辦…

  • 兒童齊的情況有必要矯正嗎?

    健康諮詢描述: 我家女兒今年5歲了有幾顆乳牙長的不齊,想諮詢一下這麼小的孩子,牙齒不齊要不要矯正?會有影響嗎? 想得到的幫助: 兒童乳牙不齊的情況有必要矯正嗎…

  • 淚道阻塞,濃,只流淚不止,有兩年了,

    健康諮詢描述: 淚道阻塞,不化濃,只流淚不止,有兩年了,去龍崗中心醫院沖洗兩次不通 想得到的幫助: 怎麼康復 病情分析:你好,從你的描述來看,你這種情…

  • 80歲老人下咽,神志清,說胡話,

    健康諮詢描述: 神志不清,說胡話,開始遺忘一些人和事,前一秒正常,後一秒又開始說胡話,不愛吃東西,神情呆滯,說話有氣無力 想得到的幫助: 治療方法和疾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