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出血


視網膜出血不是一種獨立的眼病,而是許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病所共有的病症。臨床上一般通稱為眼底出血。

視網膜出血以毛細血管病變最為常見,主要是毛細血管內膜損壞,滲透性增加,使血液滲出;其次是來自靜脈方面的出血,多發生在局部或全身病變,靜脈血流遲緩或滯留,血液粘稠度改變,靜脈血栓,靜脈壁的炎症等;由動脈方面發生的出血比較少見,主要見於血管壁局部粥樣硬化或血管栓塞等情況。

中醫認為:氣溫則血活,氣塞則血凝,臨床上氣虛不攝或氣虛運行遲滯,或氣滯血行受阻則容易引起上眼底出血,瘀血阻滯目絡,常導致眼前浮雲飄移,如旌旗拂搖,視物黑茫不見,反覆發作,可出現眼部脹痛等,直至失明。

視網膜出血的原因

引起視網膜出血的眼病很多,病因有:

(1)機械性阻塞,如血栓。

(2)炎症性疾患或免疫複合物侵犯血管壁,如視網膜靜脈周圍炎,視盤血管炎。

(3)全身性血管病和血液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視網膜病變。

(4)視網膜血管異常,各種不同的病因導致相同的病理損害,如視網膜出血、滲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等。

視網膜出血的診斷

P>  眼及眶區CT檢查 --

眼及眶區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眼及眶區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CT掃描可提供一種高分辨力、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它以X線為能源而顯示人體的層面圖像。目前CT已很普及,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問題。眼內疾病的診斷超聲優於CT,而在眼眶病變的診斷中,CT優於超聲。本文就眼眶病變CT診斷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介紹與診斷有關CT的基礎知識,這對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1. 眼部CT掃描方法

1.橫斷掃描 患者仰卧檢查床上,自眶耳線下方1cm頭顱頂側作連續掃描,直量軸5mm厚的層面檢查需要6~8個層面。作薄層掃描時(1mm層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個層面。

2.冠狀掃描 患者仰卧或俯卧檢查台上,頭過伸,使頭矢狀線與床面一致,兩側眶耳線與掃描基線垂直,向外耳道前4cm處向前連續掃描,層厚4~5mm)。如作眼內病變CT掃描則自眼球開始向後掃描。

3.造影增強方法 靜脈給予造影劑的方法是在幾分鐘內將造影劑注射,全量注射完畢後再開始掃描。

4.壓頸檢查 眶內靜脈曲張常規CT掃描時多不顯影,或僅顯示小部分病變,欲觀察病變全部範圍可行頸部加壓檢查。將血壓計袋纏於患者頸部,擺好位置,加壓至5.33kPa(高於靜脈壓),再行掃描檢查,掃描完畢後立即將氣囊放鬆。

5.視神經和視神經掃描方法

有時為詳細觀察視神經病變(腫瘤、外傷等病變),需要特殊CT檢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層面,因為正常視神經約4mm粗,較厚的層面不利於分析。第二要特殊掃描角度,即作與眶耳線呈負15°的掃描線,再令病人眼向上視,這時視神經伸直,且與掃描線平行,CT即可在一個層面上觀察視神經眶內段甚至管內段的全長。

2. 眼部CT掃描層面厚度

常規眼部CT掃描厚度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掃描8個層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內結構。眶內病變體積較大,適合5mm厚度的掃描層面。但遇一些特殊情況或病變需較薄層面厚度掃描,如球內病變、眼外肌病變、視神經病變、或估計病變直徑小於5mm時,需要3mm或1mm層厚掃描,否則因層面厚,病變小,而只有一個層面顯示病變,不利於診斷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遺漏病變的顯示。由於薄層斷面較少受體積平均影響,從而提高了圖像分辨力,顯示病變更加清楚。

眼壓 --

診斷青光眼的檢測方法。

眼底鏡檢查法 --

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病人取坐位,醫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鏡位於病人的右側進行。

眼底出血宜用眼適度,不要長時間看書報、電視,建議看過40分鐘後休息2~3分鐘,不要過度興奮、疲勞、激動或惱怒,保持良好和充足的睡眠。同時還要少吸煙、少飲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喝濃茶或咖啡。

視網膜出血的鑒別診斷

1.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僅見手動或僅有光感。

2.驟然間眼前如有圓的黑影遮住,不隨眼轉動而漂浮,正中方向注視物體完全不見,兩旁物體則模糊可見。

3.突然眼內有如線條狀黑影向某一方向直射,進展迅速,且逐漸加多,最後終至遮住眼前,視物一片模糊,無法分辨。

4.驟然眼前出現紅光閃閃,逐漸加多,以致紅光滿目,視物不明。

5.發病先兆,多數有眼脹,眼珠跳動等感覺。

6.多數反覆發作,每次發作,亦有以上某些症象,即使積血不退,當繼續出血時,還可能有以上的某些感覺。

P>  眼及眶區CT檢查 --

眼及眶區的CT檢查是通過CT對眼及眶區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CT掃描可提供一種高分辨力、切面圖像及灰階眼部圖像,它以X線為能源而顯示人體的層面圖像。目前CT已很普及,從而為眼科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檢查方法。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眼部病變的CT分析和診斷上仍存在諸多問題。眼內疾病的診斷超聲優於CT,而在眼眶病變的診斷中,CT優於超聲。本文就眼眶病變CT診斷上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並介紹與診斷有關CT的基礎知識,這對全面分析眼部CT片非常重要。

1. 眼部CT掃描方法

1.橫斷掃描 患者仰卧檢查床上,自眶耳線下方1cm頭顱頂側作連續掃描,直量軸5mm厚的層面檢查需要6~8個層面。作薄層掃描時(1mm層厚),全部眼眶需要近40個層面。

2.冠狀掃描 患者仰卧或俯卧檢查台上,頭過伸,使頭矢狀線與床面一致,兩側眶耳線與掃描基線垂直,向外耳道前4cm處向前連續掃描,層厚4~5mm)。如作眼內病變CT掃描則自眼球開始向後掃描。

3.造影增強方法 靜脈給予造影劑的方法是在幾分鐘內將造影劑注射,全量注射完畢後再開始掃描。

4.壓頸檢查 眶內靜脈曲張常規CT掃描時多不顯影,或僅顯示小部分病變,欲觀察病變全部範圍可行頸部加壓檢查。將血壓計袋纏於患者頸部,擺好位置,加壓至5.33kPa(高於靜脈壓),再行掃描檢查,掃描完畢後立即將氣囊放鬆。

5.視神經和視神經掃描方法

有時為詳細觀察視神經病變(腫瘤、外傷等病變),需要特殊CT檢查方法。首先需要1mm薄層面,因為正常視神經約4mm粗,較厚的層面不利於分析。第二要特殊掃描角度,即作與眶耳線呈負15°的掃描線,再令病人眼向上視,這時視神經伸直,且與掃描線平行,CT即可在一個層面上觀察視神經眶內段甚至管內段的全長。

2. 眼部CT掃描層面厚度

常規眼部CT掃描厚度為5mm,正常眼眶垂直高度在40mm左右,故一般水平掃描8個層面即可包括全部眼眶內結構。眶內病變體積較大,適合5mm厚度的掃描層面。但遇一些特殊情況或病變需較薄層面厚度掃描,如球內病變、眼外肌病變、視神經病變、或估計病變直徑小於5mm時,需要3mm或1mm層厚掃描,否則因層面厚,病變小,而只有一個層面顯示病變,不利於診斷和分析,甚至有可能遺漏病變的顯示。由於薄層斷面較少受體積平均影響,從而提高了圖像分辨力,顯示病變更加清楚。

眼壓 --

診斷青光眼的檢測方法。

眼底鏡檢查法 --

眼底檢查宜在暗室中進行。病人取坐位,醫生取坐位、立位均可。右手持眼底鏡位於病人的右側進行。

眼底出血宜用眼適度,不要長時間看書報、電視,建議看過40分鐘後休息2~3分鐘,不要過度興奮、疲勞、激動或惱怒,保持良好和充足的睡眠。同時還要少吸煙、少飲酒,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禁喝濃茶或咖啡。

視網膜出血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由於視網膜出血的原因不同,預後及對視力的影響也不一樣。少量出血可以完全吸收,不影響視力,也無其它併發症(如高血壓、眼底出血、分支靜脈阻塞等)。如果出血量多,或反覆出血,血液進入玻璃體內引起玻璃體混濁,形成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如糖尿病視網膜出血等),視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失明。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眼底出血 ,特別是周邊視網膜出血 ,在早期可能因視力沒有任何影響而被忽視 ,因此耽誤了治療。 這種情況多見於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糖尿病和高血壓病眼底出血未波及黃斑區的患者 ,所以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顯得很重要。

參看

  •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彈性假黃瘤
  • 惡性高血壓性小動脈性腎硬化
  • 視網膜靜脈周圍炎
  • 小兒腦血管畸形
  • 小兒出血性疾病
  • 小兒色素失調症
  • 視網膜血管炎
  • 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
  • 系統性紅斑狼瘡性鞏膜炎
  • 血栓形成
  • 眼部癥狀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視網膜動脈阻塞 下一个: 視網膜Roth斑>>

相關問題


  • 眼睛外傷出血視網膜出血之後瞳孔散大,還

    健康諮詢描述: 我老公8??號眼睛被鋼絲繩彈到,眼皮縫了7針,視網膜出血,眼皮是消腫了,但是瞳孔散開了,醫生是說比之前好多了,之前只能看到手指幌動,現在這兩天恢…

  • 和孩子玩的時候打的視網膜出血

    健康諮詢描述: 前兩天和孩子玩的時候拿礦泉水瓶蓋打的出血了現在治療的呢連續出兩次血了不知道怎麼治療呀 病情分析:你好,你這個可能是比較的炎症,這個需要到…

  • 糖尿病白內障眼裡視網膜出血

    健康諮詢描述: 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視網膜出血。眼睛看不見 想得到的幫助: 請問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 病情分析:你好,應該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白內障,眼底出…

  • 牙齦出血,流鼻血,請問這是什麼疾病

    健康諮詢描述: 最近一段時間老是流鼻血,刷牙的時候出現牙齦出血的狀況,擔心是血液方面的疾病,l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 想得到的幫助: 最經聽說北京國康醫院去…

  • 小孩眼底外傷出血怎麼治呢?

    健康諮詢描述: 我家寶寶眼被木板擊中,眼球有破裂,前後段都有出血。在眼科醫院做手術前段出血已經抽出,眼底出血沒有解決,睫狀體脫位,脈絡膜脫位,眼球暫時還有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