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狹窄


病因及簡介: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congenitalhypertrophicpyloricsteno

sis),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腹部畸形,男嬰居多,男與女之比約為1

0:1。由於食物通過困難,患兒營養將發生嚴重障礙,如不治療,可

導致死亡。

本病發生的原因,迄今尚無滿意解釋,目前認可可能與幽門肌間

的神經叢發育不全或缺如,致使幽門括約肌鬆弛不良,引起胃幽門部

肌肉代償性肥大有關。其病理特點是幽門括約肌高度肥厚增生,硬似

軟骨,形如橄欖,幽門管嚴重狹窄,產生明顯的機械性梗阻。

臨床表徵:

多於出生後第2或第3周出現幽門梗阻表現:a.反胃和嘔吐,食後

立刻或10分鐘後發生,嘔吐為噴射性,吐出物不含膽汁,早期病例表

現為溢乳。b.可見從左肋下向右移的胃蠕動波,至右上腹始消失。c

.幽門腫塊,約90%病例,可在右上腹部(一般在肝下緣與腹直肌外緣

之間),能觸得一個×1cm大小、邊緣清晰、硬如軟骨呈紡錘形、表

面光滑的腫塊,檢查最好在病兒熟睡或吸乳時進行。d.鋇餐檢查,將

鋇混合於乳內,食後透視,可見胃擴張下端呈圓錐形,有強而深的蠕

動波,在幽門部突然消失,很少鋇劑進入十二指腸內,鋇劑通過幽門

腔呈細長線狀,胃排空遲緩。e.B型超聲波探測,呈現一低回聲包塊

(實質性暗區),橫向掃描時位於膽囊內側、右腎前方及胰頭外側;

縱向掃描時位於膽囊後下方,腫塊直徑約1cm,中央有一圓形或星形圓

像。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經用鎮靜、解痙葯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仍不好轉者,應予手術

治療。多採用右上腹部橫切口,剖腹後縱行切開幽門的環狀肌而不切

破粘膜,然後分開切斷的肌肉環、使粘膜從創緣中突出,從而擴大幽

門口、解除梗阻。術中注意腫塊上切口的遠端不要超過十二指腸,以

免切破造成十二指腸瘺。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幽門腫塊 下一个: 幽門前區潰瘍>>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