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於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於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常見部位為血供良好的長骨(如脛骨或股骨的干骺端)。
感染由血源性微生物引起(血源性骨髓炎);從感染組織擴散而來(包括置換關節的感染、污染性骨折及骨手術)。最常見的病原體是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骨髓炎可見於吸毒者;鐮狀細胞血症患者和嚴重的糖尿病或外傷患者。真菌和分枝桿菌感染者病變往往局限於骨,並引起無痛性的慢性感染。危險因素包括消耗性疾病、放射治療、惡性腫瘤、糖尿病、血液透析及靜脈用藥。對於兒童,任何引起菌血症的過程都可能誘發骨髓炎。
骨的感染伴發血管阻塞時,會引起骨壞死和局部感染擴散。感染可穿過骨皮質播散至骨膜下,並形成皮下膿腫。後者會自發性穿透皮膚引流。
顱骨化膿性骨髓炎的病理
根據病理形態,分為破壞性和增殖性兩種。增殖性骨髓炎以局部骨質增生為主,乃由於慢性炎症刺激骨膜所致。在感染的急性期,病變區有滲出性改變,骨髓腔內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浸潤。進入慢性期後,滲出性改變漸由修復性改變所替代,病變區出現纖維母細胞和成骨細胞,形成肉芽腫和緻密的新骨。顱骨骨髓炎的蔓延途徑有二:
一是沿板障血管,通過血栓性靜脈炎向四周擴大;
另一是先引起鄰近硬腦膜的血栓性靜脈炎或頭皮感染,然後再經導靜脈蔓延到鄰近的顱骨。
前一種蔓延灶與原發病灶連接,後一種蔓延灶可與原發灶相隔離,形成多灶性的顱骨骨髓炎。在兒童,由於骨縫未癒合,顱縫內沒有血管,有阻止感染蔓延到鄰近顱骨的作用,故病變多局限於一塊顱骨。開顱骨瓣形成術後骨髓炎也隻影響骨瓣,骨窗鄰近顱骨多不受累。由於板障內積聚的膿液侵蝕,顱骨板可被穿破,其中內板較外板易受侵蝕。外板穿破後可形成骨膜下膿腫,內板破壞則可並發硬腦膜外膿腫,甚至腦膿腫。
由於骨膜在病變早期即被破壞,故顱骨化膿性骨髓炎的骨膜下新骨形成較少,此外,不象在長骨那樣容易產生死骨,即使形成死骨也往往較小,這與顱骨及其附著的頭皮具有充沛的血液供應等因素有關。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厭氧鏈球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其次為表皮葡萄球菌、粘質沙雷氏菌等。
根據它發病原因,一般可以分為三種:血源性骨髓炎、外傷性骨髓炎、鄰近組織的感染蔓延至骨骼而發生的骨髓炎。臨床上可分為以下五大類:
1、硬化性骨髓炎
硬化性骨髓炎表現為一段骨幹或整個骨幹的進行性、廣泛性增生和硬化的炎性改變。因炎性反應的刺激,導致骨髓腔內發生廣泛纖維化、甚至骨髓腔消失,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有竇道形成等。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化膿菌由身體其它部位的感染灶進入血流傳播並定位於骨組織而引起的炎症。它的病理特點是骨質破壞、壞死和反應性骨質增生同時存在。80%以上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3、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一般是由於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療不當或延誤治療而發生的結果。它有典型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史,死骨、死腔、竇道的形成。
4、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
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常繼發於開發性骨折,隨著現在的交通事故和大型建築的工傷事件的發生,呈上升趨勢,屬高能量骨折後的常見併發症。其特點是,感染的病灶始終以骨折部位為中心,向兩端發展蔓延,同時多在骨折部位形成死腔。而在其骨與軟組織形成膿腫,常反覆破潰,成為長期不愈的竇道。這也是慢性骨髓炎開始的標誌。
5、醫源性骨髓炎
醫源性骨髓炎大多發生於手術中,由於醫務人員過分依賴抗生素而放鬆無菌操作,使患者的抵抗能力低下,招致了細菌的侵犯。複雜大手術的實施,使患部有機會接觸細菌,而抗生素的不正確使用和不及時有效的治療所造成的骨內感染,就是醫源性骨髓炎。
骨髓炎的主要感染途徑有以下三種:
(1)血源性感染:發病前大都有一個未曾正確處理的化膿性感染病灶,如膿腫、疔癰、扁桃體炎等。細菌通過血液循環被帶到骨組織而發生骨髓炎,是最常見的、最主要的感染途徑。在臨床上,由血源性感染途徑而發生的骨髓炎稱為血源性骨髓炎。據我們治療中觀察,這種類型的骨髓炎約佔51%。
(2)創傷性感染:如刀傷、彈傷、開放性骨折或閉合性骨折,或關節手術時無菌操作不嚴等情況,病原菌直接由傷口侵入骨組織,引起骨髓炎。臨床上稱為創傷性骨髓炎,約佔33.3%。
(3)蔓延發生感染:即直接由鄰近的化膿病灶蔓延到骨組織而引起骨髓炎,如指(趾)端感染引起的指(趾)骨髓炎。臨床上稱為感染性骨髓炎,約佔15%。
急性骨髓炎癥狀為病骨疼痛,並有發熱,嚴重的消瘦和疲乏,也可以出現局部紅腫熱痛。
脊椎骨髓炎通常有局限性背痛,伴椎旁肌肉痙攣,休息,熱療和鎮痛劑不能使之緩解,活動使其加重.病人通常不發熱。
急性骨髓炎治療無效可形成慢性骨髓炎.通常引起間隙性(數月至數年)骨痛,壓痛和竇道排膿.慢性骨髓炎通常是多種微生物感染。
患者出現局限性骨痛,發熱和不適則提示骨髓炎可能。血白細胞計數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應蛋白幾乎總是增高。X線變化在感染後3~4周出現,可見骨破壞,軟組織腫脹,軟骨下骨板侵蝕,椎間盤間隙變窄和骨質破壞伴椎骨變短。若X線表現不明確,可行CT檢查以確定病變骨及顯示椎旁膿腫的形成。放射骨掃描在病變早期即有反映,但無法區別感染,骨折和腫瘤。通過椎間盤間隙或感染骨的穿刺活檢和手術活檢,可行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從竇道取到的標本培養結果對診斷骨髓炎是不可靠的。
慢性骨髓炎的診斷
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並無時間限定,在小兒,大都由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演變而來;在成人,其多為創傷後繼發感染而形成。有的病例因細菌毒力低,一開始便呈慢性骨髓炎表現。慢性化膿性骨髓炎依其臨床表現和X線徵象,一般不難診斷。
有關專家稱骨髓炎早期是無法通過X線診斷的,等到X線有癥狀顯示的時候已經發展的晚期,並且這時候骨髓炎的臨床癥狀都具備了, X光片已經失去了意義,也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早期診斷主要是以臨床癥狀為主,因為這個時候在X光片上並沒有顯示。
早期的癥狀主要有:骨髓炎的早期癥狀主要有寒戰高熱,腫痛,局部組織的血運障礙,有炎性膿腫,傷口流膿流水,長期不癒合等等,主要是傷口不癒合發炎深至骨骼就可以診斷為骨髓炎。
在臨床中往往把X光片作為診斷骨髓炎的重要依據,金冠的專家稱,等到X片上顯示的時候,已經是很晚了,這時候臨床的所有癥狀都己具備了。
慢性骨髓炎在臨床中診斷往往已經是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延誤了病情的診斷:
1、早期骨髓炎多見於醫院門診和小診所,早期的骨髓炎的診斷沒有明確的標準,早期典型癥狀是寒戰高熱,醫生往往會誤診當做炎症來處理,將病情延誤。
2、西醫治療是很講究規範的,在沒有確切的病理依據的時候不能往下判斷,並且有懼於病人的指責和同行的恥笑。
3、目前骨髓炎99%都是由外傷引起的,有很多尚在的醫院接受治療時就已經發展為骨髓炎,但是醫院難於啟齒告訴病人病情越來越嚴重,這樣不但病人不在相信醫院而繼續在這裡接受治療,醫院的名譽也會受到影響。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不能早期診斷,致使多數骨髓炎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使病人遭受更多的痛苦,治療困難加大,經濟負擔加重。金冠專家指出,要創新思想,不要被傳統的思維禁錮,擺脫對X光片的依賴,及早診斷,及時治療。
上海-西郊-骨科-醫院十餘位骨科專家針對骨髓炎多發難治的現狀,廣泛查閱了祖國醫學和國際上的相關文獻,解決了骨髓炎治療的理論問題。同時吸取國內外相關的治療方法之精華,經過多年的致力研究和實踐,開創了治療骨髓炎的「七步連環療法」,該療法以中西醫結合為突出特色,使祖國醫學和西方醫學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療法組合科學,療效獨特,綜合療效顯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骨髓炎治療難度大、治癒率低等老大難問題,多年來治療了了數以萬計的骨髓炎患者,在骨髓炎的治療上獨樹一幟,填補了醫學領域的又一項空白。七步連環療法的精髓是:
1.有限有效的病灶清除:傳統上對於骨髓炎病灶主張徹底清除,七步連環療法則是有限有效的病灶清除,避免了因病灶清除而造成的大段骨缺損,對於患者的遠期生活以及近期的後續治療都是非常有利。
2.先進的持續沖洗術:使用國際上先進的川島式持續沖洗技術,雙迴路沖洗管不容易閉塞,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上行性感染,可有效促進骨癒合和控制炎症。
3.死骨保留及再植入:僅摘除完全游離的死骨,而對不完全游離而缺血壞死的骨給予保留,甚至對摘除的大段死骨進行中西醫滅活後再植入病灶中,充分解決了手術取骨造成的創傷及骨的來源問題。
4.Papineau手術法:包括病灶徹底清除、開放性松質骨植骨以及反覆沖洗等內容,是目前最優秀的治療方法。
5.骨剝皮手術法;把骨皮質的2-3mm附帶骨膜及周圍瘢痕組織共同剝離,能夠得到旺盛的新骨生骨能力,是目前國際醫學界通用的最好方法。
6.微創外固定技術術:損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無需二次手術、符合美學要求、根據需要可調整固定強度,是一種療效顯著的生物學固定方法。
7.骨延長手術:在病骨延長軸方向採取持續牽引並配合科學的藥物提高骨形成能力,使疾病得到良好修復,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先進技術。
其他手術治療
(1)穿刺吸引術:為減輕骨髓腔壓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擴散,對病灶處可進行穿刺吸引,同時還可向腔內注入抗生素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2)開窗引流術:在放射科照片顯示骨質局部已有破壞及骨髓腔陰影增寬者,可在骨髓腔內積膿的部位進行骨皮質鑽孔或開窗,防止炎症擴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進行創腔的上下給抗生素閉式灌洗治療。
(3)死骨取出術:對死骨較大,已具備手術時機,將死骨取出,是治療慢性骨炎最常見和最基本的手術方法。
(4)消滅骨空洞術:因骨腔大,竇道久治不愈,將較近的正常肌組織有帶蒂肌肉瓣充填法、松質骨充填法等。
(5)截肢術:適用於一肢多處骨髓炎,合并多數竇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長期刺激局部皮膚發生惡變者。
(6)大塊病骨切除術:一般適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顯硬化,或局部疤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負重也無重要功能的慢性骨炎患者。
(7)病灶內留置藥物鏈法:將抗生素預製成小球,用細不綉鋼絲連起來,手術置於病灶內,每日將抗菌藥物球拉入腔內一顆,不斷釋放治療法。
(8)應用顯微外科技術治療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方法。目的是改善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環。
1、化膿性骨髓炎的危害:
化膿性細菌侵入骨質,引起炎性反應,即為化膿性骨髓炎。病變可侵及骨組織各部分,但主要為骨髓腔感染。致病菌大多數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鏈球菌,其它如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等也可引起。細菌侵入途徑大多為血源性,但也可從外界直接侵入。
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膿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膿性骨髓炎沒有得到及時、正確、徹底治療而轉變的。
少數低毒性細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膿腫等,一開始就是慢性發病,急性癥狀多不明顯。如急性期經過及時適當處理,可能痊癒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全身癥狀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全身癥狀嚴重。前軀癥狀有全身倦怠,繼以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畏寒,嚴重者可有寒戰,多有馳張性高熱達39~41℃,煩躁不安,脈搏快弱,甚至有譫妄,昏迷等敗血症現象,亦可出現腦膜刺激癥狀。此病人往往有貧血脫水和酸中毒。
由於炎症反覆發作,多處竇道,對肢體功能影響較大,有肌肉萎縮;如發生病理骨折,可有肢體短縮或成角畸形;如發病接近關節,多有關節攣縮或僵硬。
2、急性骨髓炎的危害:
(一)化膿性關節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體生長障礙,如骨骺破壞,肢體生長長度受影響,患肢變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給豐富,使骨骺生長較快,患肢反而稍長。有時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長,如膝內翻或外翻等。
(四)關節攣縮及強直。
(五)外傷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遲連接和不連接,以及關節活動受限等。
3、併發症
(1)畸形:由於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過度生長而變長或因骨骺板破壞影響發育結果肢體短縮骨骺板一側受破壞發育不對稱使關節呈內翻或外翻畸形;由於軟組織疤痕攣縮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2)關節強直:由於感染擴散到關節內關節軟骨面破壞使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
(3)癌變: 竇道口皮膚由於不斷受刺激可合餅癌變常見為鱗狀上皮瘍。
1、一般護理
(1)急性骨髓炎症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癥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2)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藥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3)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4)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5)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
(6)氣血不足者,除同服氣血雙補藥物外,還就選用肌收口散,撒於創口內,使肉芽生長,而逐漸癒合。腐生肌膏。
2、慢性骨髓炎病人的傷口處理:
慢性骨髓炎病人保持傷口排膿通暢,病變部位死腔的擴大引流,使死骨與病骨完全分離後,施行手術清除死骨,刮除肉芽組織,消滅死腔,同時進行全身治療。部分患兒因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增加,促使肢體過長,相反骺板受炎症破壞可致肢體縮短或發生病理性骨折後的畸形癒合。小兒患了骨髓炎,家長要耐心配合醫生,定期複診並進行傷口換藥,爭取早日康復。
3、急性骨髓炎患者的注意事項
得了急性骨髓炎的患者一般都是小兒或是抵抗力差的老人,病情一般比較急迫,所以臨床處理中一定要注意好相關的問題:
第一,急性骨髓炎症期(發病期),尤其是有全身中毒癥狀如寒戰、脈快、頭痛等,要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血壓等病情變化,有高熱休克者,給予氧氣吸入,激素治療和人工冬眠,有昏迷者應專人護理。
第二,體溫高於39.5℃者,需要給予物理降溫,用冰敷或用酒精擦浴,如用藥物降溫時,可以大量出法,要注意有否出現虛脫,同時應及時擦洗及更換清潔乾燥的衣褲,以免受涼。
第三,抬高患肢,下肢用枕墊起,上肢用三角巾懸吊,以利靜脈迴流,減輕腫脹。為了限制患肢活動,減少疼痛和減輕炎症,防止病理性骨折,一般用石膏托或皮膚牽引固定患肢。石膏固定及牽引要注意肢體血液循環,凡發現肢體皮膚發紫、發冷、腫脹、麻木等,說明有血液循環障礙,應找醫生及時處理。傷口分泌物過多,膿血透過石膏,使石膏軟化 破壞等,應及時更換石膏或開窗更換敷料。
第四,加強營養,鼓勵病人進食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一般給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隨時給病人飲水或果汁,必要時適當補液,糾下貧血,增強機體抵抗力。
第五,注意觀察鄰近關節有無出現紅、腫、熱、痛等情況或全身其他部位有無病灶轉移的徵象。因為當膿液穿過干骺端進入關節腔時,可引起化膿性關節炎或炎症擴散,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肺膿腫等,若診斷穿刺證實有膿液者,常需切開排膿減壓,放置引流條或引流管充他引流。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清潔,注意對傷口的隔離和敷料處理,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結核性的骨髓炎)。
急性骨髓炎,屬於臨床的急症,處理上注意好以後,愈後一般都是很好的,但是不恰當或是不全面的處理,容易留下後遺症,導致以後的慢性骨髓炎的發作!所以建議患者選擇有經驗的醫院就診。
4、飲食指導骨髓炎患者在施治的早期強調並提倡清淡可口的素食。因素食能提供最天然最易消化,最能直接吸收之營養素。如素食配製合理,人體所需要的糖、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營養要素都非常豐富,足夠人類機體的合理需要。因骨與軟組織的修復又離不開維生素、微量元素與宏量元素和具有保護作用的植物荷爾蒙、纖維質等,它們都主要是來自新鮮的穀類、蔬菜與水果;又因處在病理狀態下的患部組織的修復需要一個偏鹼性的生理環境,才能有修復的條件。素食中所含鹼性物質最豐富,如在體內最活躍的鈣、鉀等離子,水果之中含量很高。在慢性骨炎期,患者不能缺少了鹼性物質在血液中的恆定濃度。有些病人怕營養缺乏,每餐大量吃肉類,少吃了蔬菜與水果,使血液帶酸性,患部組織因循環障礙,酸性物質更多,於是體內的"鈣搬家"運動就此開始,血液將骨骼和牙齒中的鈣,尤其是處在病理環境中的骨組織的鈣搬走,病骨出現脫鈣或骨質疏鬆現象,這可能就是因其食肉過多,導致酸性血液使骨質代謝發生紊亂的結果,所以提倡素食就在於此。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預防:
癤疔瘡癰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繼發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發生。因此預防癤瘡癰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對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預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內氣流通注意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
2、青春期應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劑潤膚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積或腺管阻塞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防止感冒發生
4、扁桃體炎反覆發作者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必要時考慮手術摘除
2、預防外傷感染:
外傷感染包括組織損傷後感染和骨骼損傷後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見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注意積極預防。
3、及早發現和及時治療感染:
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感染,其嚴重程度影響範圍的大小與全身和局部的條件都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且與發現的遲早處理的及時與否也有很的大的關係。因此對於感染性的疾病,應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這對於預防骨髓炎的發生有著積極的作用。淺表的感染,局部表現明顯容易發現。深部感染常難以診斷。除體溫和血象異常以及患處疼痛較重外,局部皮膚並不一定表現為炎症的浸潤,但卻有明顯腫脹。臨床必須認真檢查綜合分析,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
4、開放性骨折的處理:開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我們一般不主張內固定。因骨折後局部軟組織損傷,充血水腫若再施內固定所採用的鋼針等異物繼續刺激,局部可能成為繼發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常選用止血、清創、整骨,外用自製的止血生肌之類的藥物,用小夾板固定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已行內固定的開放性骨折,一旦發生感染並蔓延到髓腔後,炎性感染常沿髓內針向兩端擴散,在髓內針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發生,應特別注意首先取出內固定物以控制感染。具體的講,骨髓炎的預防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還要適當進地進行體育鍛煉。
特別注意事項:
一、在感冒發燒期間,體溫不可超過38.5度,此時要儘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燒類針劑靜脈點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熱解毒、發汗解表類中成藥內服,將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細菌扼殺在萌芽狀態中;
二、在外傷骨折,或跌打損傷,或手術後感染中,瘡臃腫毒即褥瘡等疾病的發作時,一定要及時準確地對症治療處理好,控制住細菌進一步的入侵,此時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類藥物靜脈點滴(也可以用大劑量的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排毒拔毒類中藥內服外用)使患者體內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體外或消散。
三、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勞過度,過於勞累會造成人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時細菌可乘虛而入導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發生,治療期間切不可濫用或長期使用激素類化學藥物,此類藥物使用不當則易加速骨質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細胞正常代謝功能障礙,甚至引起骨壞死。
在慢性骨炎疾病的治療當中,由於各類患者存在這樣那樣的認識誤區,極不利於疾病的控制和有效治療。那麼,到底有哪些誤區容易使患者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呢?這些誤區究竟有哪些?會產生哪些後果?
(1)神性依賴藥物。
在長期與結核菌鬥爭的過程中,臨床上常有部分病人因其知道結核菌的頑固性和難治性,本來經避部透皮式治療和全身抗結核藥物的治療後,已判定臨床治癒,卻總是表現出難以脫掉對藥物的依賴性,經常懷疑自己的病未治癒,總是找借口和理由在局部用藥和服用一些與本病有關或無關的藥物。目的只是求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平衡。但如果經常對症自購一些藥物服用,時間一久,藥物的毒性會尋找和固守自己的靶位,導致葯源性疾病的產生。
(2)「老毛病」和「久病成良醫」現象:
隨著非處方葯物更多地進入家庭。慢性骨髓炎病人的抗癆藥物,輔助治療藥物隨處可買到。有些患者常常認為是老毛病,自己也略知一二,不遵醫囑,只根據自己好惡或感覺,擅自停葯、改葯,從而出現某種藥物重複使用,不但對細菌起不到正向作用,反而增加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甚至讓細菌鑽了耐葯/賴葯的空子,使治療失敗,導致病情難以控制。
(3)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當作補藥使用。
因為醫療廣告宣傳的誘導和自己本身沒能正確理解藥物藥理作用的內涵,片面地追求「藥效」作用。本病病人往往把自己的病與這些藥物的臨床藥理作用斷章取義或將適應症對號入座,把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類葯當作補藥長期服用。
維生素一類雖然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身體健康必不可少的低分子有機化合物,是作為輔酶參與各種代謝功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但它們在人體內含量甚微,如攝入過多,既不能為機體提供能量,也不作為機體構成成分。維生素或維生素前體廣泛存在於肉類、蔬菜、瓜果、糧食等食物中。平衡膳食,機體吸收能力正常,且無特殊需要,都可由飲食攝入滿足,如把它作補品,不加限制地濫用,不但對身體無益,反而有害。許多骨結核病人喜歡服用維生素AD類藥物,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可導致輕度、重度、嚴重中毒,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有骨關節疼痛、腫脹,皮膚搔癢,疲勞、軟弱、全身不適,發熱、頭痛、嘔吐、顱內壓增高,肝毒性反應血液系統改變等。維生素中毒高鈣血症,腎鈣質沉澱導致腎功能衰竭等。
所以,慢性骨感染疾病患者,不可偏信或自以為是地隨便吃「補藥」,再補出與之相關的葯源性疾病來!
(4)隨意增減主渠道治病的藥物用量。
有些骨與關節結核病人,對藥物的藥理作用代謝過程不甚了解,只是感覺本葯有較大的毒副作用,隨意停葯、換藥,又在用藥上不能定時、定量,療程又不分長短,病情好轉時,又出現忘服、漏服藥物現象,這往往也是導致疾病遷延難愈治療失敗的原因。
(5)模仿他人用藥途徑。
長期的病痛折磨,折磨,病友之間產生同病相憐之情。醫治一樣的疾病,不一樣的治療方法和藥物是常事,但病人有時就把自己的治療方案與病友作比較後,任意作廢,仿效別的病人「高效」的治療方法與藥物使用,忽略了一個人會有多種疾病共存,同一種疾病人有多種癥狀同時出現的可能性,即使疾病相同,用藥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何況人與人之間還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誘發、繼發因素等,也沒有考慮自己的臨床癥狀、急緩程度,病菌抗菌譜的變化,病原菌的變異問題。所以還是要遵守醫囑用藥,以免造成治療失誤。
(6)多種相同族系裡的藥物並用。
這種用藥方法,加大了相同藥物在體內的毒性反應,攪亂了人體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破壞了人體微生態相互制約的本能,產生菌群失調症而掩蓋了病情的轉歸。對本病的治療判斷容易造成失誤,延誤對疾病的準確診斷與治療的機會,從而帶來了難以消除的負面影響。
(7)服用保健品或補品替代藥品。
不管市場上能起強身健體作用或且有滋補效果的保健藥物,宣傳的力度與防病治病的效力有多大,都不能替代對本病的病原微生物具有針對性殺傷或殺滅作用的藥物。更不應該把保健藥物和治療藥品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衝擊了治療性藥品的臨床運用。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尤其是成年以後的慢性骨結核病人,因知道治療的藥物副作用大,而另選擇了具有保健性的藥物來替代治療性藥品的位置,還認為能收到治病防病雙豐收的效果。在此,提醒患者,它不能替代治療性藥物的位置。保健品在治療性藥物參與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使用,對本病的治療是一種輔助手段,對治療本病有好處,但不能完全替代。
跟骨是人體最大的跗骨,主要由松質骨構成,其周圍僅有一層較薄的皮質骨包繞。人體站立時,跟骨位於最低位,受重力影響血液迴流緩慢,有利於細菌在該骨停留繁殖。特別在跟骨體部中心,骨小梁稀少的三角區,含有豐富的骨髓,是跟骨結構的薄弱處,因而是跟骨血源性骨髓炎易發部位。
1、【治療措施】
與其他部位急性骨髓炎相同,除應用有效廣譜抗生素外,早期開窗引流,減低骨內壓以防感染擴展。對病灶輕輕刮除,不可用力搔爬,否則會過多損傷骨松質,並形成較大骨腔,或使病灶擴大。跟骨為人體負重單元,故術後不宜過早活動,待新骨形成後方可負重行走。
跟骨骨髓炎之所以列為特殊部位或類型的骨髓炎分開單獨討論,是因它採用常規的足部切口及手術方法,療法常不滿意,足內側或外側切口僅用於軟組織膿腫,或跟骨急性骨髓炎「開窗」引流。而在慢性跟骨骨髓炎應採用特殊的足跟跖面切口。通常在足跖面作切口是禁忌的,這是因為足底瘢痕可引起負重時疼痛,而採用Gaenslen切口顯露,即在足底跟部確切的正中線作一縱行切口。起自第五跖骨基底水平,向後直至跟腱遠端,縱行劈開跟骨,清除病灶。如此治療跟骨難以治癒的跟骨慢性骨髓炎,不僅引流十分充分,治癒率高,而傷口癒合後,兩側皮瓣內翻,並形成跟墊,負重時沒有疼痛。即便偶爾出現跟部跖面不平,通過墊鞋墊,一般不會影響走路。
2、【病理改變】
成人骨骺閉合後,血源性骨髓炎則多發生於紅骨髓集中的椎骨、髂骨或跟骨。在該處形成病灶,並向四周擴展。由於跟骨骨膜緊密而堅固地附著其上,故在膿腫穿破前很少形成較大的骨膜下膿腫,穿破皮質後很容易形成竇道。
3、【臨床表現】
跟骨骨髓炎,起病急驟,常伴有高燒、跟骨腫脹。由於骨內壓增高,跟骨劇烈痛、壓痛及叩痛。早期斷層攝片或CT掃描可見局灶性密度降低區。由於該處為松質骨,血運豐富,很少有死骨形成。隨病變進展,可有較多鈣質沉著及新骨形成,骨密度增高。
嬰幼兒易患上頜骨骨髓炎
上頜骨骨髓炎主要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主要的傳播途徑為:
1、血源性感染:嬰幼兒的上頜骨皮質單薄、血管豐富,血液循環旺盛,身體任何部位的感染都會通過血液循環,擴散到上頜骨,引發上頜骨骨髓炎;
2、外傷性感染:兒童時期上頜骨尚未完全發育,內有兩排牙胚,如果分娩時不小心損傷到牙槽粘膜,細菌則可以進入到上頜骨引發炎症,其次,在喂寶寶時,奶瓶損傷到牙胚或口腔時,也會引發上頜骨骨髓炎;
3、母體感染:如果母親患有乳腺炎,而且還繼續給寶寶哺乳,這些感染細菌會擴散到嬰兒的上頜骨,致使新生嬰兒患上頜骨骨髓炎;
4、鼻炎性感染:兒童時期因身體尚未完全發育對外界的抵抗能力和適應能力都比較差,所以易引發鼻炎,鼻炎反覆發作,鼻粘膜的炎症就會越來越嚴重,最後蔓延到鼻竇內,鼻竇位於頭部的重要位置,鼻竇炎長期得不到治癒,炎症就會延至其他組織,最後引發上頜骨骨髓炎。
截肢殘端化膿性骨髓炎是截肢術後發生的外傷性化膿性骨髓炎。一旦形成殘端骨髓炎,肯定會延長癒合時間,形成大面積瘢痕,有時向近位關節擴散,癒合不好,更難以安假肢。
(一)發生原因
1、 清創不徹底,截肢平面比較低。常因軟組織壞死分界不清,截肢長度姑息。或因脈管炎截肢後動脈血供不好而壞死。
2、 殘端止血不徹底,形成血腫而骨外露,感染。
3、 開放挫滅污染骨折,就診晚,創口已經感染而截肢平面較低。
4、 手術時皮瓣分離過於廣泛,或張力下縫合或骨膜剝離過多,造成局部缺血,發生感染。
(二)X線特點
骨膜增生及破壞,病變常局限而不向外擴散。如有死骨,則多圓錐形或環形,這是殘端化膿性骨髓炎的特徵。增生的骨膜成骨後在骨殘端形成各種形態的骨刺。
(三)預防
截肢前儘可能消除感染源,徹底的外科清創,及時發現血腫及軟組織感染並妥善處理,止血要徹底,引流應通暢。
(四)治療
1、病灶清除,持續沖洗;
2、抗生素應用;
3、再高位截肢;
4、合并關節感染時應同時治療。黃金散、王不留行散創部外用有效。筆者所治療的截肢殘端骨髓炎均癒合,即使是合并神經障礙的殘端感染也得到長期治癒。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健康諮詢描述: 骨髓炎,骨髓炎報銷,骨髓炎醫療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患上骨髓炎三年半,花了很多錢,現在還說要去上海做手術,已經負擔不起了。該怎麼辦呢? 病…
口腔潰瘍是中國口腔疾病患者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好發於脣、頰、舌緣等角化程度較差的部位,容易反覆發作。食用辛辣、重油食品,無規律的作息,缺乏維生素和緊張高壓的工…
硬化性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yelitis)因首先由瑞士醫生Garré所描述,故又名Garré骨髓炎(Garré’s osteomyelit…
慢性骨髓炎是化膿性細菌侵入骨組織所引起的一種骨感染性疾病,往往反覆發作多年不愈,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肢體功能,有時會因併發症而致終身殘疾。慢性骨髓炎多由急…
健康諮詢描述: 局部紅腫,疼痛難忍,是不是被骨髓炎找上了哦, 想得到的幫助: 骨髓炎是一種什麼疾病?應怎麼治療 病情分析:你好,你目前的這種情況考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