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acute infectious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感染性ATIN),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急性間質性腎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個由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數天內突然發生的、以腎間質水腫和炎症細胞浸潤為主要病理改變、以急性腎小管間質損害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理綜合征。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感染性ATIN主要見於急性腎盂腎炎,也可由血源性感染引起。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真菌、病毒和原蟲感染。近來由於吸毒造成的HIV感染和在男性生殖器官的藥物濫用而引起的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也逐漸增多。感染性ATIN的病因主要有:

1.細菌 大腸埃希桿菌、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分枝桿菌、葡萄球菌、克雷白桿菌、產氣桿菌、產碱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糞鏈球菌。

2.螺旋體 鉤端螺旋體。

3.真菌 組織胞質菌。

4.立克次體。

5.病毒 巨細胞病毒、漢灘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

(二)發病機制

全身性感染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其發病機制可能不是細菌直接侵犯腎間質引起,而是細菌或其毒素對腎間質的免疫損傷。另一種可能是感染因子直接侵入腎間質引起,間質水腫和中性粒細胞炎性浸潤,主要出現在腎髓質,而皮質炎症是反應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特點。急性腎盂腎炎引起的感染性ATIN,其間質損害呈局灶性,炎症病灶呈放射狀分布,這與全身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反應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病理變化明顯不同。在後者,浸潤圍繞血管呈環帶狀,主要集中在皮質和皮髓交界區。急性腎盂腎炎是細菌直接侵犯腎間質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又稱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埃希桿菌,其次為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及銅綠假單胞菌。誘發感染的因素有尿路梗阻或其他尿路異常,妊娠、高齡、免疫力低下,尿道功能紊亂等。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癥狀

臨床主要為寒戰、高熱、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等全身感染性癥狀,以及腎小管性蛋白尿、鏡下血尿、白細胞尿、管型尿、尿比重和尿滲透壓明顯下降等腎損害的表現,嚴重者可發生急性腎衰竭綜合征。與急性感染後腎小球腎炎的腎損害出現於致病微生物感染後2~3周的情形不同,感染性ATIN發病時間較早,一般在感染的最初幾天,偶爾在感染10~12天後出現癥狀。

感染性ATIN以急性腎盂腎炎引起的臨床表現最具有特徵性,患者可突起發熱,畏寒,腎區疼痛和壓痛,尿痛,可見白細胞尿、膿尿和菌尿,尿中見管型,尿培養常陽性。

急性細菌性腎盂腎炎一般不引起腎功能下降,除非伴發或並發於糖尿病或尿路梗阻。當急性腎盂腎炎引起ATIN時,常見臨床表現為輕微的小管功能損害,可有尿濃縮和酸化功能受損,一般為可逆性,在感染控制後病情可以恢復。腎功能急性減退可見於出血熱腎綜合征、鉤端螺旋體病、布魯士菌病和念珠菌病引起的感染性ATIN。在落後地區,急性細菌性腎盂腎炎引起的ATIN可因治療不及時發生腎實質廣泛性出血壞死,導致腎功能衰竭,但較少見。

感染性ATIN的蛋白尿多為 ~腎小管性蛋白尿 ,24h尿蛋白一般少於2g,腎病範圍的蛋白尿不常見。

診斷主要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即確定有尿路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如有寒戰、高熱、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等全身感染性癥狀,以及腎小管性蛋白尿、鏡下血尿、白細胞尿、管型尿、尿比重和尿滲透壓明顯下降等腎損害的表現,嚴重者突然發生急性腎衰竭綜合征。實驗室檢查支持上尿路感染,B超、KUB、IVP檢查腎臟無形態學變化,腎活檢腎間質可見局灶性或瀰漫性炎症,單核細胞、漿細胞或多形核細胞浸潤,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有時可見免疫物質沉積等特點,可考慮本病診斷。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診斷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檢查化驗

診斷方法與尿路感染者相同,關鍵是上、下尿路感染的鑒別。

1.尿液檢查 在急性腎盂腎炎者尿抗體包裹試驗陽性,可見白細胞尿和(或)膿尿,尿細菌培養陽性;其他感染性ATIN尿中可見白細胞、紅細胞管型,以及腎小管性蛋白尿、鏡下血尿、尿比重和尿滲透壓明顯下降。尿培養通常陰性。尿NAG酶升高。尿β2-m升高。

2.血液檢查 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等全身感染性癥狀,Tamm-Horsfall抗體陽性,IgG升高。發生急性腎功能減退時可有氮質血症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最常見的血清電解質紊亂是高鉀血症、高氯血症和低碳酸氫根血症。高鉀高氯性代謝性酸中毒常在GFR嚴重降低(小於20ml/min)以前出現,當濃縮能力下降時可出現高鈉。如果近端小管功能不全加重,可出現血鉀正常的代謝性酸中毒、低磷血症和低尿酸血症。

3.腎活檢對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診斷及治療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病理上腎間質可見局灶性或瀰漫性炎症,單核細胞、漿細胞或多形核細胞浸潤,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在腎間質有時可見免疫物質沉積。

4.特殊檢查 B超、KUB、IVP檢查腎臟無形態學變化。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鑒別診斷

感染性急性間質性腎炎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時需和腎血管炎、急性腎小管壞死、急進性腎小球腎炎、粥樣硬化栓塞腎病和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進行鑒別。

這些疾病均可發生腎衰竭,但應有原發病的臨床特點。急性腎小管壞死,少尿或無尿時間長、尿濾過鈉分數>1、尿鈉濃度>40、腎衰指數>2、尿滲透壓<250mOsm/L。急性腎小球腎炎通常在感染後1~3周後發病,血尿和高血壓見於90%以上病例,有腎炎性水腫、一過性低補體血症。急進性腎炎通常亞急性起病,病變進行性加重。鑒別有困難時,腎活檢可澄清診斷,急進性腎炎約半數以上腎臟腎小球有新月體形成。近年有學者報告67Ga掃描檢查,急性間質性腎炎其腎攝取增加呈高密度陰影,而急性腎小管壞死則不能攝取,有助於鑒別診斷。

另外,應與腎結核相鑒別,腎結核可有肺或肺外結核;尿中可找到結核桿菌;尿培養有結核菌生長;IVP有特殊的結核影像學改變。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併發症

嚴重者可並發腎實質廣泛性出血壞死性急性腎衰竭綜合征。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主要是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感染和系統性疾病積極對症治療,預防引起間質腎炎的發生。對本病更應密切注意液體和電解質失衡。適當加強營養支持療法,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等致命併發症發生,採取多種措施避免加重感染和促使胃腸道出血的因素。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西醫治療

藥物治療

本病治療目的在於儘快控制炎症反應,防止纖維化的發生。治療原則包括:尋找併除去病因,切斷致病因素的來源;積極控制感染,阻止致病因素對腎臟的進一步損害;維持足夠的尿量和水、電解質、酸鹼平衡,防治腎功能惡化;如有腎功能不全,應早期進行血液凈化治療。根據病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感染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宜用敏感抗生素積極控制感染;值得注意的是,要嚴密觀測藥物的副作用,以防發生新的過敏和腎毒性。多數病例在全身或局部感染控制以後腎臟病變得到緩解。以急性腎盂腎炎為病因的ATIN,治療應選用血濃度較高的抗生素。在病變進展為慢性間質性腎炎、間質纖維化、小管萎縮和殘餘腎時,病情已進入慢性腎功能衰竭期,此時以對症治療為主,並應積極預防和治療反覆發作的感染。

1.病因治療 各種感染性疾病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均宜積極治療原發病。間質性腎炎常因原發病的好轉而好轉、加重而加重。積極抗感染和對症治療,能有效緩解病情。大多數急性間質性腎炎去除病因後,腎臟可以完全恢復正常。有人認為,急性間質性腎炎發病後2周內即行有效治療,血肌酐水平最終常可降至88.4μmol/L;而3周後方明確診斷再進行治療,則血肌酐有的只能降至265.2μmol/L。急性間質性腎炎延誤診治可導致不可逆的慢性間質纖維化,最終發生尿毒症。因此,早期正確的診斷並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而治療的關鍵就是去除病因。有的甚至只需去除病因,病情就可自然緩解。

2.抗感染 針對感染所致的急性間質性腎炎,尤其是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應積極抗感染治療。其原則是合理選擇抗菌藥物,即以最少的不良反應、最低的治療費用、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具體選擇包括:

(1)對致病菌敏感的藥物:培養結果未出來之前,宜選用對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的抗生素,因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大多由大腸埃希桿菌引起,宜選擇有效殺菌劑。

(2)在尿和腎內藥物濃度較高的抗生素:腎盂腎炎是腎實質的深部感染,抗菌葯在尿內和血中要有較高的濃度,才能使腎內達到有效濃度。

(3)對腎臟毒副作用少的抗菌藥物:儘可能避免使用腎毒性抗生素,特別是對腎功能不全者,尤應注意。使用β-內醯胺類抗生素前,必須做皮膚葯敏試驗。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用藥要謹慎,以免發生藥物性急性間質腎炎。

(4)嚴格掌握聯合用藥指征:避免用相互有拮抗作用或毒性疊加作用的藥物。聯合用藥只適應於單一藥物治療失敗、嚴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有耐葯菌株出現的情況。

(5)確定治療療程:如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多採用14天療程。中等度的急性化膿性間質性腎炎,可口服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復方新諾明)2片/次,2次/d以及碳酸氫鈉1g/次,2次/d;或口服氧氟沙星(氟嗪酸)0.2g/次,2次/d。嚴重感染者宜靜脈給予抗生素,可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3g/次,每8~12小時1次;或頭孢噻肟(Cefotaxime)2g/次,每8小時1次;或頭孢哌酮(Cefoperazone)2g/次,每8~12小時1次;或頭孢曲松(頭孢三嗪)(Ceftriaxone)1g/次,每12~24小時1次。

3.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 急性間質性腎炎,無論是否並發急性腎衰竭,均要注意休息。同時既要加強營養,又要避免可能致敏的蝦、蟹等動物蛋白的攝入。多給予低蛋白高熱卡飲食,低蛋白飲食可減輕腎單位的負荷,高熱卡可減少體內蛋白質的分解。

4.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急性間質性腎炎並發的急性腎衰竭,相當一部分是非少尿型的,注意攝入適量的水、鈉、鉀,避免脫水對腎臟的進一步損害,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可根據血容量及血生化指標,調整每天輸液的質和量,量出為入,保持足夠的尿量。

5.其他支持治療 包括口服雙嘧達莫、維生素E;靜脈點滴三磷腺苷、肌苷等;合并尿少水腫而又不能進行透析治療時,可用呋塞米或布美他尼(丁尿胺)等利尿葯以及血管活性葯。維生素E可促進依前列醇的合成,抗血小板凝聚和擴張血管,改善腎血流量;雙嘧達莫及丹參均能抑制凝血,丹參還能調節腎臟的血流動力學,改善微循環;三磷腺苷能刺激腎臟合成前列腺素,提高細胞內三磷腺苷含量,保證細胞的正常功能和存活;呋塞米與多巴胺合用,可加強利尿和利鈉效應,使腎小管阻塞緩解,降低管內壓,增加腎小球濾過率。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的護理

多數與藥物和感染有關的ATIN是自限性的,在找出並去除可能的致病因子後許多病例腎功能在數天內得到改善。甚至在控制感染後ATIN可以治癒。能否完全治癒與腎功能衰竭持續時間有關。持續和活動的小管間質炎症易導致疾病不能痊癒與不可逆的間質纖維化。另一影響預後的因素可能是間質受單個核細胞浸潤的程度和範圍。如不能去除繼續侵犯的因素,患者可能進展到終末腎。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吃什麼好?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吃哪些對身體好?

(一)低蛋白

供給量據病情而定,癥狀較輕者控制在20~40g/d,以減輕腎臟的負擔;低蛋白飲食時間不宜過長,防止發生貧血。一旦血中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接近正常,無論有無蛋白尿,蛋白質供給量應逐步增加至每天0.8g/kg,以利於腎功能修復。選用含必需氨基酸多,而非必需氨基酸少的優質蛋白,如雞蛋、牛奶、瘦肉和魚等;不宜選食豆類及其製品。

(二)限制鈉及水分

發病初,水腫為主要癥狀,腎臟不能正常地排泄水鈉。限制飲水和忌鹽,是消除水腫的好方法。應根據病情,尿量及水腫情況,給予低鹽、無鹽或少鈉飲食。少鈉飲食除不加食鹽或醬油外,還要避免用含鈉高的食品。具體參考第二十七章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的飲食營養治療原則。

(三)控制鉀攝入

少尿或無尿時,應嚴格控制鉀供給量,水分限制在500ml/d以下,避免食用含鉀高的食品,如鮮蘑菇、香菇、紅棗、貝類、豆類、蔬菜及水果類等。

(四)熱能

治療以休息、藥物和飲食營養治療相結合,嚴重者需要卧床休息,故熱能消耗降低,活動少使食慾降低,每天供給熱能不必過高,按0.10~0.13MJ(25~30kcal)/kg,全天以6.69~8.37MJ(1600~2000kcal)為宜。

(五)碳水化物和脂肪

飲食熱能大部分由碳水化物供給,補充足夠碳水化物,可以防止熱能不足,也使食物供給少量蛋白質完全用於組織修復和生長發育;宜增添甜點心、粉皮、涼粉等。不需嚴格限制脂肪總量,但少給含動物油脂多的及油煎炸的食物。急性腎炎常伴有高血壓,不宜多食動物脂肪,以防血脂升高;宜增加甜點心、含碳水化物高的蔬菜,飲食以清淡為佳。

(六)供給足夠維生素

多用新鮮的綠葉蔬菜及水果。新鮮蔬菜能增進病人的食慾,除非是在少尿期限制鉀時,需限制蔬菜;否則應多給時鮮蔬菜。恢復期可多供給山藥、紅棗、桂圓、蓮子、銀耳等有滋補作用食物。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1:、鐵等,均有利於腎功能恢復及預防貧血,食物中應足量補充;可選食醋溜捲心菜、番茄炒雞蛋、炒胡蘿卜絲等食品。

(七)多供給成鹼性食品

急性腎小球腎炎時尿液偏酸,食物酸鹼性可調節尿液pH值。供給成鹼性食物,使尿液近中性,有利於治療。少尿期應限制含鉀多的水果和蔬菜,預防高血鉀的發生。成酸性食物是指在體內代謝後生成偏酸性物質,以糧食、豆類和富含蛋白質的肉類食物為主(表19—1),而成鹼性食物有蔬菜、水果和奶類等食物組成。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不要吃哪些食物?

1、不能吃或少吃高脂食物。慢性腎炎患者有高血壓和貧血的癥狀,動物脂肪對高血壓和貧血是不利因素,因為脂肪能加重動脈硬化和抑製造血功能,故慢性腎炎病人不宜過多食用。但慢性腎炎如果沒有脂肪的攝入,機體會變得更加虛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植物油代替,每日60克左右。

2、不能吃高鹽分的飲食。慢性腎炎的水腫與血容量、鈉鹽的關係極大。每 1克鹽可帶進 110毫升左右的水,腎炎患者如果進食過量的食鹽,而排尿功能又受損,常常會加重水腫癥狀,血容量增大,造成心力衰竭。所以必須限制食鹽的攝取,給予低鹽飲食。每日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4克以下,以防水腫加重和血容量增加,發生意外。

3、限制嘌呤含量高及含氮高的食物。為了減輕腎臟的負擔,應限制吃刺激腎臟細胞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蘿卜、豆類、豆製品、沙丁魚及雞湯、魚湯、肉湯等。因為這些食物中嘌呤及氮的含量高,在腎功能不良時,其代謝產物不能及時排出,對腎功能有負面影響。

4、忌用性味強烈的調味品。性味強烈調味品如胡椒、芥末、咖膽、辣椒等對腎功能不利,應忌食。由於味精吃多了之後會口渴想喝水,在限制飲水量的同時,也應少用味精。

5、限制植物蛋白質的攝取。蛋白質攝入量應視腎功能的情況而定。如病人出現少尿、水腫、高血壓和氮質滯留時,每日蛋白質的攝人量應控制在20~40克,以減輕腎臟的負擔,避免氮質在體內的積存。特別是植物蛋白質中含大量的膘吟碱,能加重腎臟的中間代謝,故不宜食用豆類及豆製品作為營養補充。豆類及豆製品包括黃豆、綠豆、蠶豆、豆漿、豆腐等。

感染性急性小管間質性腎炎食療方

(下麵食療方資料為網友共享,沒有經過醫生審核,僅供參考)

1)鯉魚赤豆飲 大鯉魚1尾,赤小豆60克,煮食飲汁,一頓服盡。注意不宜加鹽。本方適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明顯且小便赤澀的患者。

2)胡椒雞蛋 白鬍椒7粒,鮮雞蛋1個。先將雞蛋鑽1小孔,然後把白鬍椒裝入雞蛋內,用麵粉封孔,外以濕紙包裹,放入蒸籠內蒸熟,服時剝去蛋殼,將雞蛋胡椒一起吃下。成人每日2個,小兒每日1個。10天為1療程,休息3天後,再服第二程。適用於慢性腎炎脾腎兩虛、精血虧虛型。

3)二蛟湯 赤小豆120克,商陸9克,為1日量,加水,煮湯飲之,連服3-5日。適用於急性腎炎風熱郁肺、濕毒蘊結型。

4)蕺菜車前草湯 魚腥草60克,車前草60克,加水煎湯服。適用於腎炎水腫明顯兼舌苔黃膩者。

5)赤豆桑白皮湯 赤小豆60克,桑白皮15克,加水煎煮,去桑白皮,飲湯食豆。對慢性腎炎體表略有浮腫,尿檢又常有少許膿細胞者,用作輔助治療,甚為適宜。

6)茅根煮赤豆 白茅根250克,赤小豆120克,加水煮至水干,除去茅根,將豆分數次嚼食,急、慢性腎炎各型均可服食。

7)蛙螻葫蘆散 青蛙(干品)2隻,螻蛄7個,陳葫蘆15克,微炒,研成細末或作丸劑,以溫酒送服,每次服6克,日服3次。適用於急性腎炎服食。

8)鯽魚羹 大鯽魚500克,大蒜1頭,胡椒3克,川椒3克,陳皮3克,砂仁3克,蓽茇3克。將蔥、醬、鹽、花椒、蒜等放入魚肚煮熟作羹。用於慢性腎炎各型均可服用。

9)水紅子豬肉湯 水紅花子30克,瘦豬肉120克,水煎喝湯吃肉,每日劑,分2次服。治療慢性腎炎水腫、蛋白尿較多者。脾腎陽虛、水濕泛濫型及脾腎兩虛、精血虧虛型均宜服食。

10)冬瓜鯉魚羹 鯉魚500克,冬瓜(切塊)200克,一同煮熟,服用前放蔥白(小段)10克,食鹽少許。適合於慢性腎炎患者服食

參看

  • 腎內科疾病

炎症分類常見炎症消炎抗生素對症用藥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感染性肋軟骨炎 下一个: 感染性關節炎>>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