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締組織性腸炎


結締組織疾病累及胃腸道的有硬皮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其中以硬皮病最為突出。  

治療措施

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腸受累,小腸受累者50%,伴吸收不良綜合征及脂肪瀉,這是由於腸腔擴張、淤滯,導致菌叢大量繁殖,分解膽鹽使結合膽鹽減少,從而影響微膠粒形成和脂肪的吸收,細菌通過和維生素B12內因子複合物的結合來阻礙後者的吸收。應用抗生素抑制腹腔內細菌繁殖,可使特徵性的糞內脂肪和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在幾日內恢復正常。

2.系統性紅斑狼瘡 藥物治療以腎上腺皮質激素、硫唑嘌呤為主。對腸穿孔等併發症需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3.結節性多動脈炎 強的松可減輕胃腸道癥狀。 如無明顯腸出血,可加用抗凝劑,腸道大出血或穿孔者應儘早施行手術治療。  

病理改變

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腸受累,小腸病理變化有平滑肌萎縮,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斑片狀膠原纖維沉積,粘膜固有膜有慢性炎細胞浸潤。

2.皮肌炎時小腸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及分節變化、伴低動力和通過時間延長。肉眼可見腸壁水腫、增厚。鏡檢示多處粘膜糜爛、粘膜下層水腫、肌層萎縮和纖維化伴淋巴及漿細胞浸潤。腸管粘膜下層至漿膜層小動脈、小靜脈內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閉塞。

3.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腸道損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結果,表現為纖維蛋白樣變性、血栓形成、出血和缺血,主要侵犯腸道粘道下層、肌層和腸系膜小動脈、小靜脈。

4.結節性多動脈炎可累及腸道的任何部位,但主要侵犯腸系膜中、小動脈及粘膜下層和肌層小動脈,其次為小靜脈。損害呈節段性分布,管壁各層均被累及。組織學特點為纖維蛋白樣變性、壞死及血栓形成,伴有炎性細胞浸潤。

5.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並發小腸吸收不良、脂肪瀉和選擇性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是因並發小腸澱粉樣變性所致,還可伴胃腸道蛋白質丟失。  

臨床表現

1.硬皮病患者臨床可有腹部不適、腹脹、食後腹鳴、食慾減退、噁心、嘔吐以及間斷性腹瀉便秘交替等腸道功能失調錶現。

2.皮肌炎時小腸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及分節變化、伴低動力和通過時間延長。肉眼可見腸壁水腫、增厚。

3.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腸道損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結果,常見胃腸道癥狀包括腹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少見腹瀉、黑糞,偶見腸梗阻。少數患者有絨毛萎縮,伴發小腸吸收不蛋白丟失性腸病、局限性腸炎、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急性闌尾炎等。

4.結節性多動脈炎 腸道癥狀很常見,腸道局部缺血時,出現腹痛、惡嘔吐或腹瀉。病變血管閉塞可引起腸潰瘍、梗死、穿孔。有時臨床癥狀酷似局限性腸炎或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輔助檢查

1.硬皮病 X線檢查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擴張具有特徵性,有時整個小腸擴張,環狀皺襞往往增粗。充鋇腸腔邊緣呈毛刺狀。

2.皮肌炎 鏡檢示多處粘膜糜爛、粘膜下層水腫、肌層萎縮和纖維化伴淋巴及漿細胞浸潤。腸管粘膜下層至漿膜層小動脈、小靜脈內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閉塞。

3.結節性多動脈炎 X線檢查顯示小腸粘膜紊亂、潰瘍、息肉狀增生、節段性狹窄等,也酷似局限性腸炎或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X線表現。

 結締組織性腸炎的表現

 結締組織性腸炎的病理1.硬皮病患者57%有小腸受累,小腸病理變化有平滑肌萎縮,粘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斑片狀膠原纖維沉積,粘膜固有膜有慢性炎細胞浸潤。

結締組織性腸炎的病理2.皮肌炎時小腸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及分節變化、伴低動力和通過時間延長。肉眼可見腸壁水腫、增厚。鏡檢示多處粘膜糜爛、粘膜下層水腫、肌層萎縮和纖維化伴淋巴及漿細胞浸潤。腸管粘膜下層至漿膜層小動脈、小靜脈內膜增厚易有血栓形成及管腔閉塞。

結締組織性腸炎地病理3.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腸道損害主要是血管炎的結果,表現為纖維蛋白樣變性、血栓形成、出血和缺血,主要侵犯腸道粘道下層、肌層和腸系膜小動脈、小靜脈。

結節性多動脈炎可累及腸道的任何部位,但主要侵犯腸系膜中、小動脈及粘膜下層和肌層小動脈,其次為小靜脈。損害呈節段性分布,管壁各層均被累及。組織學特點為纖維蛋白樣變性、壞死及血栓形成,伴有炎性細胞浸潤。

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並發小腸吸收不良、脂肪瀉和選擇性乳糖耐受不良。吸收不良是因並發小腸澱粉樣變性所致,還可伴胃腸道蛋白質丟失.

結締組織性腸炎應該如何預防

一 注意家戶衛生、裝紗窗、撲滅蒼蠅 蟑螂,以及環境清潔。

二 避免帶小兒到公共場所。

三 避免吃生冷不潔東西。

四 小兒之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潔。

五 隔離病人及小心處理其排泄物。

六 個人衛生及衛生教育,尤其帶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 給小兒換尿布以後即要洗手;在接觸小兒泌物後亦要洗手,以免細菌傳染給小兒。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結締組織增生性毛髮上皮瘤 下一个: 結腸脂肪瘤>>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