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腺多形性腺癌


淚腺多形性腺癌(pleomorph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lacrimal gland),又稱惡性淚腺混合瘤,其臨床表現類似良性多形性腺瘤,在組織學上具有良性和惡性兩種細胞特徵。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發病機制

機制尚不明確。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癥狀

多形性腺癌的臨床表現類似多形性腺瘤,但病程短,淚腺惡性腫瘤的病程平均為1.66年,因腫瘤無包膜而常呈浸潤性生長。臨床表現為眶外上方粘連性腫塊,邊界不清,壓痛,眼球向內下移位。臨床上具有惡性腫瘤癥狀的是疼痛。Wright報告淚腺惡性混合腫瘤的主要臨床表現是眶部腫塊(83%),眼球移位(67%),疼痛(33%)。Rootman認為有3種可能考慮是惡性混合瘤:①長期的淚腺腫塊突然增長;②有疼痛、骨侵蝕和腫瘤增長迅速;③既往已切除的淚腺多形性腺瘤突然複發。惡性混合瘤是原發還是繼發,目前意見不一。有學者認為惡性混合瘤開始為良性,而後轉變為惡性,但無可靠根據。Henderson認為原發性惡性混合瘤有3種類型:①病史短,腫瘤第1次切除時即為惡性;②起初為良性混合瘤未完全切除,而幾年後第1、2次複發時即為惡變;③患者有進行性眼球突出,眼球移位,無疼痛數年,近期出現上瞼腫脹,疼痛。此類型第1次開眶手術,病理上往往具有惡性和良性混合瘤的雙重改變。

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特徵基本可以確定診斷。該病的確診要依賴病理學檢查。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診斷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檢查化驗

1.流式細胞儀計算技術顯示:良性瘤細胞有二倍體DNA含量特徵,異倍體為惡性瘤細胞特徵。

2.病理學檢查 腫物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切面呈灰白或灰黃、質脆,鏡下見良性多形性腺瘤病變中有灶性惡變。可見核異型上皮細胞島,管腔不規則,出現異常核分裂現象。惡性部分多為中、低分化腺癌,間質呈透明變性。少數為腺樣囊性癌或鱗狀細胞癌表現。電鏡可見瘤細胞類似正常淚腺的腺泡細胞,但其腔面細胞微絨毛數目正常,頂部複合連接保持良好,其餘細胞連接加寬,無橋粒連接,可類似導管內層細胞。

3.X線 可發現眶容積擴大,淚腺窩溶骨性破壞是惡性混合瘤的主要標誌之一。但和其他淚腺惡性腫瘤產生的骨破壞不易區別,都可顯示淚腺凹擴大。

4.超聲探查 A超顯示淚腺窩佔位病變,入腫瘤波較高,聲衰減明顯,內反射呈「M」形,聲衰減明顯。B超可見淚腺區佔位病變,形狀為類圓形或不規則形,內回聲不均或呈塊狀,聲衰減較多,具有不可壓縮性。腫瘤體積較大時可顯示視神經受壓向下移位。

5.CT掃描 早期不易和多形性腺瘤區別,形狀為類圓形,高密度,局部有骨凹形成或骨破壞,增強現象明顯。但多數腫瘤邊界不清楚或形狀不規則,局部骨破壞是惡性腫瘤的標誌。一般惡性混合瘤的瘤體較多形性腺瘤大,晚期可見廣泛骨破壞,病變向前、中顱凹及顳凹或鼻旁竇蔓延,尤其以增強CT掃描為顯著。病變內部可有鈣化、骨化或壞死區。

6.MRI 對惡性腫瘤尤其是腫瘤向眶外蔓延時MRI顯示良好,不僅能顯示病變範圍,還可顯示腫瘤內有無壞死腔;如侵及顱內還可顯示周圍有無腦組織水腫等繼發改變。增強掃描顯示病變範圍較大,腫瘤內可有壞死腔。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鑒別診斷

1.多形性腺瘤 病程較長,一般無疼痛感。影像學檢查有較特徵性的發現。

2.淚腺其他惡性腫瘤 臨床表現均很類似,不易區別。

3.其他腫瘤 可參考多形性腺瘤的鑒別診斷。

4.眼眶外側轉移癌 如無既往淚腺腫瘤手術史,在臨床和影像學上和淚腺惡性腫瘤鑒別困難,關鍵在於全身檢查。轉移癌發展較快,病程較短。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併發症

眼球運動障礙及周圍骨壁侵犯。

淚腺多形性腺癌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此類腫瘤體積多較大,侵及周圍軟組織和骨質結構,手術宜採取大範圍切除或眶內容切除,術後放射治療。

(二)預後

惡性混合瘤的治療方法與腺樣囊性癌相同,但預後比後者差,因前者除侵犯鄰近眶骨以外,可侵犯顱腦,可較早發生淋巴結轉移,最終轉移至肺,文獻報道,多在術後1/2~3年內死亡。

參看

  • 眼科疾病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淚腺多形性腺瘤 下一个: 淚囊腫瘤>>

相關問題


  • 淚腺性腺(其他名稱:惡性淚腺混合瘤)

      淚腺多形性腺癌(pleomorph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lacrimal gland),又稱惡性淚腺混合瘤,其臨床表現類似良性多…

  • 淚腺性腺瘤(其他名稱:淚腺混合瘤)

      淚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lacrimal gland)又稱為淚腺混合瘤,是一種淚腺的上皮性腫瘤。 1.宜吃寒…

  • 性腺瘤局灶可見包膜侵犯

    健康諮詢描述: 你好醫生,我的鼻子下面和上嘴脣之間長了一個小綠豆大小的包,有兩年多了,不疼不癢。前段時間去醫生口腔科以為是皮質腺囊腫就切除了,切出一完整小圓球,…

  • 性腺

      腮腺混合瘤又稱多形性腺瘤,是一種含有腮腺組織、黏液和軟骨樣組織的腮腺腫瘤,故稱“混合瘤”。腮腺混合瘤為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腫瘤之一。來源於腮腺上皮。腫瘤內除上…

  • 咽部混合瘤(其他名稱:涎腺性腺瘤)

      咽部混合瘤起於小涎腺的上皮,之所以稱為混合瘤是起初對此瘤結構的多樣化認識不清,誤以為其來源於兩個胚層組織,現認為腫瘤各種成分均來源於腺上皮,故稱涎腺多形性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