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疾病大全 > 呼吸內科疾病 > 氣單胞菌肺炎介紹

氣單胞菌肺炎


氣單胞菌屬(aeromonas)目前有10個菌種,主要有嗜水氣單胞菌(A.hydrophilic)、豚鼠氣單胞菌(A.caviae)及溫和氣單胞菌(A.sobria)等。以往多認為氣單胞菌是一種低毒力的條件致病菌。近年來,由它引起的急性胃腸炎、敗血症和呼吸道、膽道、泌尿道感染性疾病報道日益增多。

氣單胞菌肺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嗜水氣單胞菌是早在1937年Miles等自一名結腸炎病人的大便標本中分離得到。本菌屬為革蘭陰性短桿菌,(1~4)μm×(0.4~1)μm,排列成單或成雙,兩端鈍圓,單鞭毛,有穿梭樣動力,無芽孢,有薄莢膜。本菌屬需氧及兼性厭氧菌。在血平板上形成灰白色、光滑、濕潤、凸起、直徑2mm左右菌落,76%菌株有β型溶血環,3~5天菌落成為暗綠色。在腸道選擇性培養基 (如S.S、EMB、麥康凱瓊脂平板等)上形成乳糖不發酵菌落,菌落較混濁、乳灰色無臭味。氧化酶試驗陽性,可與大腸桿菌區別。本菌屬對糖類的利用是發酵型的,產酸或產酸產氣,以資與假單胞菌屬區別。

在30℃條件下培養本病菌,在葡萄糖、甘露醇、麥芽糖和海藻糖中產酸,通常伴有產氣;還在蔗糖、阿拉伯糖、山梨醇中產酸產氣。本菌的抗原結構尚不清楚。

(二)發病機制

致病性氣單胞菌可以產生腸毒素、溶血素、殺白細胞素、上皮細胞黏附因子、細胞固縮因子;還有各種細胞酶,如蛋白酶、明膠酶等,產生腸毒素的菌株菌體表面在電鏡下可見濃密的纖毛覆蓋。腸毒素可使乳鼠的腸積液水腫而透亮;還可使CHO細胞(中國倉鼠卵巢細胞)形態改變,自卵圓形變為梭形,甚至萎縮崩解。溶血素可使人、兔、羊的紅細胞發生溶解。本菌對蛙及魚等冷血動物有強烈致病性,豚鼠、大白鼠、地鼠等溫血動物接種該菌後,可致全身肌肉壞死而死亡。當機體全身或局部防禦機能減退時,本菌可以引起肺炎、急性胃腸炎、蜂窩織炎以及膽囊炎、腦膜炎等多種疾病。

氣單胞菌肺炎的癥狀

1.肺炎型 常繼發於某些慢性病,如血液病、肝硬化、尿毒症、腫瘤等。肺部損害時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胸痛等癥狀,若合并敗血症,則預後較嚴重。

2.急性胃腸炎型 主要表現有低熱(38℃以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呈水樣便或霍亂樣腹瀉。腹瀉有時遷延數周。一般臨床表現輕,無併發症,病程較急性菌痢為短。

3.局部皮膚感染型 傷口因接觸污染的土壤、水源後可發生局部感染。局部可呈現潰爛、壞死或蜂窩織炎以及皮膚軟組織膿腫。

4.其他 可累及其他多種臟器,如發生腦膜炎、膽囊炎、骨髓炎、心內膜炎、骨關節化膿性炎症和壞死性肌炎等。

診斷須結合臨床綜合判斷,參考流行病學史,若血、痰液培養陽性可確診,若肺炎合并胃腸炎型者,糞便培養可獲得致病菌,有助於診斷。

氣單胞菌肺炎的診斷

氣單胞菌肺炎的檢查化驗

1.直接塗片 一般可以採取痰液、膿汁和糞便標本,經直接塗片,乾燥固定用革蘭染色後鏡檢。氣單胞菌呈革蘭陰性短桿菌、兩端鈍圓、無芽孢。

2.細菌培養 標本可用磷酸緩衝劑於4℃作低溫冷增菌,每隔1、3、7天移種於麥康凱平板,可直接分離接種於麥康凱平板,然後置35℃培養24h,本菌屬呈乳糖不發酵菌落,菌落較混厚、灰白色、大小約1.5~2mm。

X線表現有大葉性肺實變或瀰漫性斑片狀陰影,少數呈支氣管肺炎或兩側肺外周浸潤。

氣單胞菌肺炎的鑒別診斷

本病須與急性乾酪性肺炎、支氣管擴張和其他細菌引起的肺炎相鑒別。胃腸炎型需與其他病原引起的腹瀉相鑒別。

氣單胞菌肺炎的併發症

合并敗血症。

氣單胞菌肺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治療本菌對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氯黴素、磺胺甲噁唑(SMZ)、多黏菌素B均高度敏感,對四環素中度敏感,因可產生β-內醯胺酶,故對多數青黴素和頭孢菌素均不敏感。最近發現有對氯黴素、鏈黴素耐葯株。在較長期用藥中應密切注意藥物的毒副反應,尤其是氯黴素對骨髓的抑制作用。此外,應積極治療原發病並輔以對症及支持療法。胃腸炎型者通常為自限性經過,一般無需抗菌治療;對重度腹瀉者應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可加用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司氟沙星(司帕沙星)等喹諾酮類抗菌藥物。

(二)預後

若合并敗血症,預後嚴重。

氣單胞菌肺炎的護理

主要措施:①避免進食被污染的水和食物。②盡量不與病人和有病動物接觸。③積極治療原發病,嚴防交叉感染的發生,提高機體抵抗力。

參看

  • 呼吸內科疾病

炎症分類常見炎症消炎抗生素對症用藥

注:僅供參考,身體疾病請咨詢專業醫生。

<< 上一个: 氣管腫瘤 下一个: 臍炎>>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