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反思一:是孩子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從收到放的過程。

我兒子今年22歲,回顧他10多年的成長曆程,我曾經對孩子要求很嚴厲甚至很苛刻,是孩子從根本上改變了我,我對孩子的教育有一個從收到放的過程。其間,有兩件事讓我從根本上動搖了原來的教育觀念。第一件事發生在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的冬天,當時,他還不足8歲。那天,外面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雪景很美。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孩子寫一篇《下雪了》的日記,就把他領到陽臺上,讓他仔細觀察,把看到的景色講出來,我再幫助他補充一些。然後,我引導孩子說:“雪景這麼美,咱們寫一篇下雪的日記吧?”可孩子卻堅決不同意,說:“老師沒有佈置,我不寫。”我好言相勸,他還是堅持回答兩個字:“不寫”。我權勢鉅子受挫,特別很是惱火。一把把他拉到客廳,揚起手照他的屁股上連打數下,每打一下,追問一句:“寫不?”越打越氣,和孩子較上了勁,幾乎不知道怎麼停下來。無論我怎麼打,他只有一個回答:“不寫!就不寫!”我打得越重,他越不屈服。最後,還是我不能不先停了手,選擇了妥協。因為我發現,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已經黔驢之技,無法左右孩子的意志。

意外的是,孩子捱打後,一聲不響地走到書桌前坐下,邊哭邊寫。這篇日記,沒有寫下雪,而是對我做法的“聲討”。孩子年齡還小,很多字還不會寫,這篇拼音夾雜著漢字的“聲討書”的開頭是:很多父母認為,打是親、罵是愛,父母打罵孩子是為孩子好,但我們不需要這麼多的“愛”!如果爸爸媽媽分隔隔離分散,我選擇跟爸爸,不跟媽媽!看到這些,我很震驚。一方面,我驚訝一個不到8歲的孩子內心竟然會有這樣的設法主意,另外一方面,我意想到,我對孩子的教育體式格局,在不自覺地重複我母親的體式格局,如果不加以改變,就會讓孩子重複我當年經受的痛苦。

反思二:父母的生活體式格局、思維體式格局、教養體式格局,這些因素對一小我私家個性發展的影響難以估量。

說一點我的成長經歷,你就會理解理睬我的擔憂了。我兄妹3個,我是最大的。小時候,我的母親很愛我,但她教育我的體式格局是非打即罵,打得很重,罵得很凶,這種教育體式格局給我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我甚至為此離家出走過,多次有過自殺的念頭。多年之後,仍對母親充滿怨恨,無法釋懷,更無法與母親有身體的親近。我用了很多年,經由過程各種途徑去修復這段創傷,修復與母親的關係,但過程特別很是艱辛。和兒子的衝突讓我意想到,我如果再繼續重複和母親一樣的“愛”的模式,帶給兒子的,同樣將會是痛苦和傷害。

我們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行為模式,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從原生家庭學得的。可以說,父母怎樣對待我們,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以同樣的體式格局對待我們的孩子。正確的教養體式格局和有缺陷的教養體式格局,就會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用一個心理學術語,就是“強迫性重複”。我們在家庭中經歷的痛苦與快樂,都可以構成“強迫性重複”,但痛苦給我們的印記更深。後來,我做心理諮詢中也發現,許多虐童事件的施害一方,本人在年幼時大多有過受虐的經歷。就是這樣,別人用在我們身上的,我們會習得,然後用在別人身上。所以,那一次打完兒子後,我很內疚。我就問兒子:“你希望媽媽以後怎麼做?”兒子還是用拼音夾著漢字的形式,寫了這樣的話:“媽媽,我希望你以後永遠不要再打我。”我痛下決心,決定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反思應該怎樣成為一個愛孩子更要會愛的母親。後來,我小心地把那張紙條貼在臥室的門上,讓它時刻提醒我,鞭策我,不要重蹈覆轍,讓孩子重複我曾經經歷的痛苦。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打過孩子。

反思三:我們都需要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多一些反思,並主動地加以改變,從而超越上一代人和我們自身的侷限。

其實,回想起來,我之所以選擇心理學這個專業進行研究,並對家庭教育問題高度關注?這實際上也是源於我小我私家特殊的生活經歷,讓我有更強的成長動力。

心理創傷變成情結,情結意味著心理能量的不斷投注,最後固定化,這也是很多人難以從心理創傷中恢復過來的主要緣故原由。學習心理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助人、自助,經由過程不斷學習與反思,在對自己與上一代的關係、與下一代的關係進行梳理的過程當中,我慢慢變成了一個更加智慧的人,更加會愛的母親。我很希望經由過程自己所學,幫到更多與我一樣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摸著石頭過河”、有著諸多困惑的父母和他們的孩子。

中止那些給我們帶來傷害的“強迫性重複”,這不單單是我一小我私家要面對的問題,在做心理諮詢中,我碰到過很多這樣的案例,很多父母都要面對這一個樣難題:我們都在無意識地傳遞著上一代人帶給我們的錯誤的、有缺陷的教養體式格局,我們都需要對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多一些覺察,並主動地加以改變,從而超越上一代人和我們自身的侷限。

我們要時時警醒,家庭會傷人,愛也會。我們的愛要讓孩子舒服而不是讓他們感到壓抑、感到窒息,甚至想要逃離、想要自傷、想要傷人。我們決不克不及以愛子之名,行害子之實。愛的有沒有,愛還是害,取決於被愛者,而不是施愛者。給孩子所需要的愛,而不是我們自以為是的愛,才是真正愛孩子。

反思四: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的“愛”其實讓孩子感到壓抑和窒息。

還有一件事,是孩子讀初二時,那年他14歲。初中階段的孩子,面臨的各方面壓力都比較大,但他們不再像童年時代那樣,對父母無話不談,他們入手下手有了獨立思考的習慣,並把許多設法主意藏在心裡,不隨意馬虎向父母訴說。兒子就是這樣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有一天晚上,他的舉動有些反常,放學回到家不是接著寫作業,而是悶不做聲躺在床上,過了一會兒竟抽泣了起來,我能感觸感染到他在極力剋制自己。我趕忙問孩子發生什麼事了,孩子哭著說:“如果不是為了你們倆,我都不想活了。”“不想活了”,這樣的話從一個14歲孩子口中說出,這讓我大腦中一片空白,我不知道孩子正在經歷著什麼,更不知道該怎樣幫助他。但母子連心,看到孩子這麼痛苦,我也不由得在一旁陪著流淚。後來,我和老公分別與兒子談心,才知道是多個因素疊加起來的心理壓力讓兒子不堪重負。比如,他對學校的教育體式格局有些反感,產生了厭學情緒;他學習壓力很大,產生了自己難以排解的焦慮;還有我母親的因素。我母親從我兒子一出生就一直在我家幫助賜顧幫襯孩子。老人很愛孩子,對外孫的生活賜顧幫襯得無所不至,但她沒有受過教育,不太懂得尊重孩子的隱私,常常偷瞟孩子在屋裡幹什麼,翻看孩子的東西,孩子對此十分反感。孩子說:“我姥姥特像克格勃,媽媽,能不克不及讓姥姥去別的親戚家住一段啊。”

正是這樣一個契機,讓我一會兒理解理睬,我們日常平凡給孩子的所謂的“愛”其實不一定真的讓孩子感觸感染到了幸福,很多時候,我們的愛讓孩子感到的是壓抑和窒息。

反思五:遺憾的是,目下當今可以或許主動體察孩子內心的父母很少了。

兒子的那句“不想活了”,是孩子向我們發出的求救旌旗燈號,讓我們意想到問題的嚴重性,體察到孩子正在經歷著多重壓力的煎熬和嚴重的心理危機。我和孩子的父親總結了一下,在各種壓力中,最主要的壓力是學習壓力,我們要首先想辦法幫他減輕這方面的壓力。首先改變的是家長的“成才焦慮”,調低對孩子的期望值。我們告訴自己,這個世界上成才的路有很多,並不是只有學習成績拔尖的孩子才能成功,並不是只有讀名校才算成才。而且,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概念沒必要那麼狹隘單一,我們需要拓寬自己的視野,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人生短暫,孩子的健康幸福比社會所定義的成功更重要,孩子的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其實,“成才焦慮”不僅是我們的困惑,它也在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很多父母都在心裡對自己說一句話:在激烈的競爭中,我們的孩子不克不及輸!

我們都知道,目下當今學生活得特別累,他們除要完成學校的作業,還要上父母給他們報的各種輔導班。他們很忙,幾乎沒有空閒時間去娛樂,甚至難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這樣的輔導班,孩子有多少興趣呢?學習效率如何呢?父母似乎並沒有想,他們只是覺得,報了班,自己就盡力了、心安了。

很多為人父母者也許沒無意識到,報輔導班只是緩解了父母自己的焦慮感,而未必真的能幫到孩子。當孩子的學習成績稍有退步或起伏,父母就很難接受,卻不知,這正是我們的“育兒焦慮”、“成才焦慮”在作怪。

我想告訴家長們的是,目前的教育體系體例是一種批量培育種植提拔的模式,而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們也要理性地看到這一點。所以,作為父母,要保持對目前教育體系體例和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清醒認識,要對自己的從眾心理有所覺察,要對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進行理性分析,並有所取捨,要避免完全被社會、被他人的價值取向牽著走。要可以或許跳出社會的框架去看自己和孩子,學會處置懲罰自己的育兒焦慮。避免生孩無意識、養孩無意識。

父母們把一個社會主流價值模式強加到孩子身上,似乎唯有學習這一件事是通往成功的,只有學習好了,才算成才。這樣一個模式像枷鎖一樣生硬地套在孩子身上,造成了孩子日復一日的疲勞,也讓他們揹負著難以承受的壓力和焦慮。

孩子的負面情緒越積越多,又沒有學會用無害化的體式格局進行宣洩和處置懲罰,時間久了,孩子變得脾氣暴躁,一點小事就可能讓他迴響反映過激。因為,巨大的壓力和內心衝突讓孩子的內心像一個一點就著、隨時有可能爆炸的火藥桶,隨時有可能使自己和身邊的人陷入危險的境地。

父母盲目地隨大流,孩子就會活得很衝突,很壓抑,甚至很無助,很憤怒。負面情緒不克不及得到及時釋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甚至出現惡性事件。周口高三學生僱凶殺父殺姐的悲劇就是這樣一個徹徹底底的愛的悲劇,這悲劇本可避免。孩子其實之前在QQ空間裡發出過一些求救旌旗燈號,只是未能引起注意,更沒有人可以或許讀懂,給予及時的疏浚溝通和引領。慘劇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釀成。

一些父母不太會體察孩子的內心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和獨立性,被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牽著鼻子走,甚至有些父母對那些虛幻目標的追逐已經陷入瘋狂的、非理性的境地。望子成龍的心,每一個父母都有,這無可厚非。關鍵是,父母們能不克不及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覺察到自己的行為給孩子釀成的影響,避免愛孩子變質為害孩子,甚至為孩子所害。

說句調侃的話,我們不僅要“感謝室友的不殺之恩”,甚至也要“感謝孩子的不殺之恩”。看似輕鬆的調侃中,其實蘊含著複雜的人生況味。我真希望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更希望這真實的荒謬足以讓天下為人父母者,慎為人父,慎為人母,學會反思,不斷調整,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可以或許“三思而後行”。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公眾號,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並請推薦給您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們。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大家的通力合作普及科學保教的理念與方法。學前雲教研將為大家持續推送實用的教研資源。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