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本文由一點號“精誠名醫匯”原創,經一點資訊平臺全網首發)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見一些小孩流口水。尤其是剛出生不久,六個月以上的孩子,流口水的現象更普遍。

其實,孩子流口水是正常的現象。這是因為,六個月左右的新生兒入手下手長牙齒,這就會刺激唾液分泌。但是這個時候,孩子的口腔很淺,同時也不會用吞嚥 的辦法來減少口水,所以只能讓口水不斷外流。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多在3歲之前就消失了。

那麼,孩子在3歲之後依然不停流口水,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這和孩子的脾虛問題有直接關係。“涎出於口,口為脾竅,故涎為脾液”。

這類的孩子往往有兩個傾向,一是脾胃溼熱,二是脾胃虛寒,脾胃的運化功能不強。其中,第二種情況在生活中更為普遍。這類孩子食慾不佳,生長緩慢,大便稀薄,舌淡苔白,面部肌肉鬆弛。在飲食餵養上,往往不太規律,三餐不定時,飢飽不均,或者總吃生冷油膩食物,導致傷害脾胃。

至於脾胃溼熱的孩子,則口氣重,腹脹便祕,小便發黃。這在臨床上相對少見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這種現象。這是因為,脾作為後天之本,如果從小就有問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人生的各個階段。對孩子未來的體質產生重大影響。

這個時候怎麼辦?一個小方比較管用:

益智仁40克,白茯苓40克,大米40克,先把益智仁和白茯苓烘乾,一起研末拌勻備用。將大米煮粥,快熟的時候,加入藥粉5克,稍煮即可服用。

此方有很好的健脾作用。其中的益智仁能固攝脾胃,止瀉,攝唾,溫腎固本。茯苓則利水滲溼、益脾和胃。由於用量很少,所以我們不用擔心產生副作用。它們聯合產生作用,對於脾氣虛弱、食慾較差、生長髮育緩慢的孩子,十分有幫助。不但可以改善口水多的症狀,還能為孩子未來的健康打下根蒂根基。

另外,對於家長來說,對孩子一定要做到三餐定時定量,不要讓孩子過飽或者過飢,更不要將成人不良的飲食,比如吃夜宵,總吃燒烤等,習慣帶給孩子。

(更多保健資訊,請關注微信平臺“微門診”:sywmz2014)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