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被父母嬌慣長大的孩子會認為你永遠都欠他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名六旬老母親,因沒辦法繼續滿足不願正經做事,同心專心只會從家人身上壓榨錢財的被寵壞兒子的要求,萬般無奈下,她選擇忍痛親手結束愛子生命,並在監獄的悔過書上重重寫道:“我萬萬沒有想到,我會做出這麼喪盡天良的事,害死了自己的兒子……想到我所愛的兒子,我日常平凡慣著,寵著,護著的兒子,最後卻在我的手上這樣離開了人世,我不克不及原諒自己……”

母子相殘,到底誰傷害了誰?

看完後,我的心情極度複雜。一方面我很同情這位媽媽,對她那個一次次伸手向家裡要鉅額的錢來搞所謂的創業,遭遇失敗後又繼續躲家裡頹廢,稍有不順就對父母拳腳相加的混賬兒子恨得痛心疾首。

另外一方面我又覺得孩子才是最可憐的,媽媽從小就慣著他,慣壞了,他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索取,他哪知道這麼做是不應該的啊?到最後卻被不堪重負的媽媽片面撤回了這一“特權”的愛,不僅如此,還被“判定”了死。

溺愛關係裡,恃寵而驕的孩子與叫苦連天的父母

想一想也是,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都是正常的教育,沒有嬌慣和溺愛,沒有“你要了我就算扒層皮也要給你”愚鈍不討好的犧牲,孩子就不會覺得自己是皇帝,父母必須“掏心掏肺”地滿足自己,否則就是犯上作亂,不可容忍。

令人倍感遺憾和不解的是,儘管已經有數不過來的溺愛釀成的悲劇,告訴家長不克不及再溺愛孩子了,現實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這些畫面:

為了絕對安全,不讓孩子跟其他孩子玩,或者一帶他出門就要把他裹得緊實放到推車,怕走幾步會累著他;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時間都要給孩子留著,吃飯的時候還要把他最愛吃的菜擺眼皮底下,怕他夠不著;

要什麼就給什麼,小到孩子在商場吵著要卻沒有多稀罕的玩具,大到一點頭就要好幾千的蘋果手機和電腦,就算經濟不怎麼允許,也要咬緊牙根,很苦逼地替孩子買到;不讓孩子沾半點家務,還苦苦央求他認真學習,甚至會不遠千里跑到孩子學校洗衣做飯當陪讀,就怕他應付不了……

驕縱任性的孩子在邁出家門後往往阻礙多多

有些父母也會說,孩子都是父母心上的肉,掌上的寶,難道想要用盡全力為孩子爭取最好的,賜顧幫襯好他吃的穿的,讓他可以多點時間,多點精力放到對他未來很重要的學習上,不是很正常,很應該的嗎?

確實,這也許是每位用盡心力疼愛孩子父母共同的心聲。孩子是要愛,但這種愛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度,超過這個度,任何“為孩子好”的愛最後都會變成捆綁孩子的一根繩索,讓他很難離開家走出去。

因為家裡和外面對他來說,完全就是兩個世界。在家他是有求必應,恩寵萬千,他所體驗到的是一種超級舒適自在的全能感

但是到了外面,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沒有頭角崢嶸特權的陌路人,別人會拒絕他,還有沒有數的失敗在迎接他,而他會的索取和享受不但發揮不了作用,還會受到他人反感地孤立,這種無能的感覺簡直叫他難以忍受。因此,他會愈來愈依賴家,而不到外面苦哈哈地爭取。

有界限的愛,能讓孩子更清晰自己,更感恩於你

究竟什麼樣的愛算得上溺愛?

那麼,父母關愛、賜顧幫襯孩子生活的限度究竟在哪?要怎麼對待才是不溺愛呢?

溺愛,指的是賜顧幫襯者(通常是媽媽或老人)袒護孩子,同時也妨礙孩子試圖做出獨立行動的任何努力。簡單說來,就是過分愛護。

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孩子明明可以下來走路,而且晒一點太陽也不會怎麼傷著孩子,就沒有必要給他製造一個溫暖舒適的“行走溫室”;不克不及怕受欺負,就將孩子隔絕保護起來,大不了孩子玩具被搶了哭幾聲,滑梯被佔了焦炙焦慮委屈幾下,這些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是孩子該承受和學習的,要還給他;

真實的愛是教給孩子應有的獨立與規矩,再望著她遠去

給孩子買東西,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孩子已經有很多玩具,一個玩具買回來沒兩天就被置之不理,這種貪新鮮勁兒下喊著要的,就快拒絕別買了。

另外,對孩子提出來的虛榮超過實際的需求,比如孩子要個手機能打德律風就行,就不要揪心錘骨地照他說的買蘋果,只感動了自己的犧牲沒用

身為家裡的一份子,孩子享受過家裡提供的物質,就得適當做好一些家務,這是他應盡的責任。

要是為了孩子能心無旁騖地學習,就將這些生活不容易和艱辛的一面實實地擋在他的世界之外,讓他以為讀書是世上最痛苦、最難以忍受的,那他永遠也難以找到努力爭取,認真生活的動力,會好好學習才怪。

被溺愛的孩子總把拒絕視為敵意

父母一味地溺愛孩子,會讓孩子失去獨自生活的能力,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就如最前面那則新聞裡提到的那樣,本來孩子長大了,應該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但是這些從小被嬌慣壞了的孩子,就不克不及很好地“斷奶”。

適度的愛,孩子可以知道她能做什麼和她要做什麼

他們不想自己出去辛苦地打拼,就會用各種創業的理由問年邁的父母要錢,但真的開了店,嚷著要創業的兒子又“每天睡到中午才開門營業”,媽媽只好早早起來替二十來歲的兒子守店。本是兒子創業,但最終卻變成了父母在替孩子創業。

另外一方面,他們又特別執著於坐享其成的享樂,並認為別人為自己所做的都是天經地義,有求必應的相處模式深深印在他們的認知裡,不克不及理解也絕不接受他人正常的拒絕。如果不再得到別人的關心和呵護,就會認為有人在背後攻擊。

還是接著剛才所說到的,兒子創業失敗了,又想父母再給自己提供30萬元開公司。老夫婦倆怎麼可能拿出這麼多錢,考慮比較多的爸爸想要反對,但還是拗不過妻子,兩人四處借錢,辛苦賣快餐湊足錢給兒子,卻再一次被他敗得精光。

誰不同意供著自己,孩子就會將你當做敵人來對待

經歷了兩次失敗後的兒子,意志消沉,終日將自己關在家,還亂砸東西。爸爸實在看不過去,他曾好言相勸,也動過手,但沒換來孩子的振作,反而更加厭惡和抵觸他。只要他在家,兒子就夜不歸宿,無奈,他只好搬到女兒家住,一住就是五年。

到了後來,兒子又跟媽媽商量把房子賣了,去外面闖闖。這次是姐姐出來反對他,並見弟弟還是一副不爭氣的頹廢樣,氣憤地把已經給了他的四萬塊中剩餘的三萬拿了回來。為此,弟弟對姐姐產生了怨恨,還總說要報復她。

而正是這句他一直威脅媽媽的話,讓媽媽感到萬念俱灰。長久以來她過著被兒子討債、不斷精神折磨的生活,她已經嚐到了慣壞孩子的惡果,但她卻力所不及,她不想再讓兒子去禍害連累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這才痛心親自了結了兒子。

獨寵的寶座,絕對不可拱手相讓給他人

一個從小就只懂得索取和享受的孩子,不僅會讓主要的當事人深受其累,還會讓周邊跟他親近的人也一起遭殃——他的慾望就是一個無底洞,你又不克不及對他說不,因為他聽不懂,他會把你的拒絕視為敵意,進而盡心盡力地想要報復你。

被寵壞的孩子,會使出所有手段來維護自己獨享的愛

此外,他們還會時刻盯緊自己的“寶座”,一旦預感到自己的位置可能會被人取代,便會無法忍受,會覺得周圍人都對他們有所虧欠。

之前就有新聞說,有一13歲正讀初三的女孩,在得知媽媽懷孕要生二胎了後,脾氣愈來愈大,經常亂扔東西,還用逃學、拒絕中考等事情來威脅父母,最後還和他們說,只要生二胎,她就自殺。擔憂女兒狀況卻又力所不及的媽媽,只好在懷孕13周零5天后含淚到醫院終止了妊娠。

像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父母從小慣著孩子,老了老了還要跟欠了孩子似的,不斷地填補自己錯誤釀造而成的“只會吞不會謝”的無底洞,卻怎麼也填不滿,直至心力全被耗損,崩潰地想要來個決斷。父母被得寸進尺的孩子逼得跳了樓,早已見怪不怪。

只有善待世界的孩子,才可得到世界的眷戀和賜顧幫襯

因為愛孩子,我們都巴不得想要把全球都給他,但你真的必須承認,你給不了全球,你沒辦法讓全球跟著你一同依順從制服從孩子,所以請一入手下手就不要給孩子造成這樣的錯覺。

對孩子愛的表達要恰到好處,不要天天都圍著他轉;對待孩子無理過分的要求,要硬起心腸說不;孩子漸漸長大,衣服不要再幫他洗,房間也不要替他收拾,不然孩子永遠也不會成長成熟,還會很懶惰。

你今天的溺愛,將來孩子會賴著要你加倍償還給他,還不容你不許,那個時候,就不是誰解決得了的問題了。因此,請慎重愛。

微信搜索“青芽兒”關注;呵護幼小心靈,托起來日誥日的太陽!關注兒童心理,傳播科學的育兒理念。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價值,請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