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各位親愛的粑粑麻麻,國慶節快樂!當你假期休閒打開手機看公眾號的時候,是否是發現了這個看上去全新的公眾號?甚至想不起來什麼時候有關注過這個號?其實我不是“新號”,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盛成媽媽網”(ID:mama_cn)
國慶節前夕我偷偷的洗面革心,想給你們一個驚喜,因為在之前的文章中,我發現爸爸媽媽們對一些家庭親子教育的文章關注度特別高,在教育孩子這個道路上,確實所有的父母都想做到滿分,所以我也決定專注於給大家分享一些家庭教育故事,幫助大家努力做個好父母
如果你喜歡,請繼續關注我,有什麼家庭教育難題,歡迎留言告訴我。如果覺得我還不錯,也希望你將我分享給你的朋友!
作者|安安米琪 來源: 育嬰師安安米琪

那天陪王子去海洋樂園玩,有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哭得聲嘶力竭,一邊哭一邊叫“媽媽抱抱……媽媽抱抱……”
媽媽一臉氣急敗壞地喊“自己走,你又不是不會走路!”
小男孩先是不停跺腳,見媽媽沒回響反映,又往地上一坐用力蹬腿哭起來。
媽媽氣得扭頭就走,邊走嘴裡邊嘀咕“不慣你這臭毛病!”
小男孩一看媽媽不管自己走了,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哭喊著“媽媽媽媽”追了上去,小短腿跑得太急,一個趔趄就摔了一跤。
摔的我都心疼,而媽媽這時候依然在遠處大聲喊:“快點,自己爬起來!”

小男孩趴在地上哭的眼淚鼻涕一把抓,嘴裡不停叫“媽媽”,媽媽究竟是沒來扶她,最後小男孩自己爬起來哭著追上媽媽拽住媽媽的衣角走了。
這種場景在生活中應該其實不少見。但自從生了王子後,就愈來愈見不得這種場景。
第一、 寶寶小短腿走不快,大人走一步,孩子要走兩三步,你覺得很短的距離,在孩子眼裡就變得很長。更何況,逛海洋公園真的很累。
第二、 孩子站的低自然看得不遠,你說“寶寶快看前面有隻海豚”,孩子看到的是別人的腿,聽你一路描述這個那個,孩子看不見啊,但他又不會表達,只會說“媽媽抱”。

孩子要個愛的抱抱怎麼這麼難?
孩子要“抱”,你說“好”,很簡單的事,怎麼非要上升到這個那個理論高度把它整得那麼複雜?
抱抱孩子,不需要什麼理論和理由,你願意,最重要。
孩子對愛的渴望永遠不嫌少,磕了碰了受傷了需要愛的抱抱,渴了餓了無聊了需要愛的抱抱,有時候吃飽喝足四體舒坦也想被媽媽抱抱,沒有理由,就是想賴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這種情感需求一生都不會消失。
我認為不論是剛出生的小寶寶,還是進入terrible 2的小淘氣,不論是孩子高興的時候,還是難過的時候….父母給孩子一個抱抱,總能讓孩子感觸感染到我們來自內心深切的愛。

有次聽到一名奶奶自誇:“我這小孫女自打會走路以後我就從來沒抱過她,我就不會慣她這壞毛病,哭就哭去,千萬不克不及妥協,目下當今孩子精著呢,你同心專心軟她就蹬鼻子上臉,讓她狠狠哭幾回,她就知道在你這兒沒門兒,就不再讓你抱了。我兒子打小也是這樣訓練的,所以我兒子特獨立,凡事不讓我操心……”
聽到這裡,我竟然有些心疼。
您知道為何您家孫女那麼獨立嗎?
因為您一次次的推開,一次次向孫女透露表現“我不會抱你”,後果就是,孩子不敢向您提起他要求,因為她知道,凡事到了您這裡都是絕路末路一條。
即便是十分困難再向您提一次要求,她也會事先內心交戰,怕您拒絕,怕面對被拒絕後的沮喪。萬一很不幸地又被您拒絕了,她可能真的不再會向你索取什麼了,她愈來愈獨立,您愈來愈不操心。
嗯……慢慢的寶寶會入手下手壓抑自己的需要,去迎合周圍人的需要,不久你可能會看到一個討好型的乖孩子誕生了,成就了您眼裡的乖乖女。
我們會發現很多聲淚俱下的寶寶,排除掉餓了,尿了,冷了,熱了等緣故原由,多半是無聊,只要我們抱起來他,往往就不哭了。因為抱抱能讓寶寶得到的滿足和快樂。
但依然有一部分媽媽是隨寶寶哭的,或者媽媽想抱,家裡老人出來阻攔:“你就慣著孩子吧,不要抱,不克不及把他寵壞。”甚至有人還配上動作刮刮臉“羞羞羞”。
難道抱抱不應該嗎?寶寶小不克不及抱,怕脊柱發育不好,寶寶大不克不及抱,怕慣壞……無窮盡的理由。
可能很多育兒書上也在這麼有板有眼的來教你如何帶寶寶,先讓寶寶哭多少分鐘,我只想說,那是你的孩子,不是所謂的“育兒專家”的孩子,孩子又不是批量生產的,整個世界上,只有你知道如何迴應寶寶,你是與他骨肉相連的人,如果連你都不去理他,那寶寶不會再相信自己的暗示能被媽媽理解。如果我們經常不克不及做出及時迴應的話,那麼寶寶可能會對你失望甚至不信任。
寶寶切實其實不哭了,但缺失的安全感誰來補償?

嬰兒期缺乏擁抱的寶寶會愛哭、易煩躁,脾氣大,但是經常抱抱以及被撫摸的寶寶,其心理素質就健康得多。並且更快樂。
美國兒童健康顧問多薩利·萊切斯克說:人有一種飢餓,天餬口生涯在而又不為人知,這種飢餓就是人對撫摸的需求,尤其是嬰幼兒,對相互接觸和撫摸需求更加強烈。
目下當今的小寶寶從出生第一天入手下手,醫生就會給他們做撫觸,還會叮囑我們,回家要給寶寶多做按摩撫觸,這對寶寶的情感發育以及身體發育幫助都很大。
無論是撫觸,還是抱抱,適度的刺激經由過程皮膚感觸感染器傳達到孩子的大腦,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進而提高寶的情商和智商。
但是總有很多寶媽,希望寶寶快快獨立,希望2歲的孩子自己走,不要再黏人討抱了;希望3歲的孩子獨立睡,不要一直來找爸媽陪睡;希望4歲多後,能獨立上學,不要分離焦慮。
怎麼就那麼著急呢?
寶寶從小就知道,餓了會有奶喝,拉便便了會有人處置懲罰,冷了會有人給他蓋被子。寶寶安心的、毫無愧疚的、本能的接受著媽媽的愛和賜顧幫襯。
那寶寶還不會講話,該怎麼讓媽媽知道他餓了,拉了,想抱抱了呢?
唯有哭啊。
哭是寶寶試圖和媽媽、這個世界發生連接的一種體式格局,這個聲音怎麼會讓我們心煩呢?

每一個寶寶都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存在著。因為獨特,所以每一個嬰兒的需要是不同的,有的嬰兒特別依賴媽媽的懷抱;有的嬰兒拉便便的頻率比較高;有的嬰兒特別容易餓,有的寶寶脾氣特別急……
可能有的寶媽說“那為何誰誰家的孩子從來不哭,難道沒有需要嗎?”
我要呵呵了,說這話的寶媽只看到了人家孩子不哭,卻沒有看到孩子的媽媽及時的滿足了她家寶寶的需要。
我一直跟寶媽們講,只有高度親密,才能順利分離。只有和媽媽設立建設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寶寶才會更自信、更積極地探索外部世界。
不要擔心會寵壞小嬰兒,如果他們需要,就儘管抱吧:兒時,孩子身體接觸的多少與長大後的身心健康相關度很大。
肌膚接觸的同時,寶寶會感觸感染到爸媽的呼吸、溫度、心跳和氣味,那都是令人安心、熟悉的觸感,這會讓寶寶感到安靜冷靜僻靜、安全,於是可以更專注在其他能力的發展上。
我並不是支持大家無論什麼時候何地都要抱著寶寶。而是在寶寶需要我們跟他來一個親密接觸的時候,不要吝嗇。
如果只是可以或許提供奶水,而無法提供溫暖,那麼寶寶就不願意依附這樣的媽媽。寶寶最需要的、最喜歡的,是可以或許提供安全感和擁抱的溫柔媽媽。
THE END
【更多熱文】
? 為何道理你都懂,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 生孩子後的第一年,是婚姻最動盪的一年!說到很多媽媽心坎裡去了
? 如果你不由得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這篇文章,看過的媽媽都流淚
讚一讚,生活更美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