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鈣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千年難題,感覺是一生的課題,老年人要補鈣,孕婦要補鈣,在長身體的孩子當然就更應該補鈣了!不過,凡事都是“物極必反”!鈣雖然對寶寶的生長髮育很重要,過量、或者錯誤的補鈣觀,對寶寶來說不僅無益,還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傷害哦。今天,就跟好媽一起來見證一下幾個關於補鈣的誤區吧!

誤區一:補鈣要趁早

正確:0-12個月寶寶無需額外補鈣

關於嬰幼兒補鈣,曾經有機構在北京做過一個查詢拜訪,結果顯示,在被查詢拜訪的218個家長中,有202人在給孩子補鈣,147個寶寶4個月前就入手下手補鈣,到6個月,高達86%的寶寶在補鈣。

補鈣真的是越早越好嗎?當然不是!

母乳是0-6個寶寶最佳的食物,無論媽媽的營養狀況如何,是不是缺鈣,母乳都能給6個月前的寶寶提供充足的鈣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嬰幼兒營養指南》,嬰幼兒0~6個月時,母乳能為嬰兒提供充足的膳食鈣。

如果無法堅持母乳餵養,可以用配方奶代替母乳。配方奶中的鈣含量是以母乳為參照標準的。但由於配方奶中的鈣質的生物利用度沒有母乳的高,因此配方奶中的鈣含量會高於母乳中的鈣,以期達到和母乳相同的實際鈣吸收量。

所以,6個月前,只要是科學餵養的寶寶,無論是吃母乳還是配方奶粉,都不可能會缺鈣,也無需再額外補充鈣劑。

6-12個月的嬰兒只要合理添加輔食,並且每天保證約6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就足以提供這個年齡段小朋友所需的鈣質了。

誤區二:枕禿、盜汗、夜啼就是缺鈣

正確:要根據發育情況及檢測結果綜合判斷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枕禿、盜汗、夜啼“等現象就認為孩子就是缺鈣,也有很多媽媽會帶孩子去醫院給寶寶做“微量元素檢查”來判斷寶寶是不是缺鈣。其實枕禿、盜汗、夜啼更是十分普遍的生理現象,它們與缺鈣絕不是一對一的因果關係。

而微量元素檢測只是一種篩查手段,其檢測結果只能作為參考數值來看,只依靠這種數值來判斷寶寶是不是缺鈣其實不科學,還需要結合寶寶具體的臨床症狀、飲食情況以及病史等綜合考慮。

在一樣平常生活中,媽媽們要學會經由過程觀察症狀判斷寶寶是不是缺鈣。缺鈣的施展闡發有:出牙遲,或者牙齒排列亂七八糟;學步遲,下肢彎曲,有O型腿、X型腿等;指甲灰白或有白痕等。如果寶寶出現以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症狀,那麼媽媽們就需要警惕了。此時寶寶很有可能缺鈣,而這時候媽媽應該帶寶寶去看醫生,併合理補鈣。

誤區三:寶寶補鈣補得越多越好

正確:補鈣過量,危害多

如果寶寶其實不缺鈣,那就不要給嬰幼兒補鈣。寶寶的消化系統尚不完善,當攝入的鈣超過推薦量時,過多的鈣會造成胃腸道的負擔。還會導致寶寶大便乾燥甚至便祕,甚至會導致高鈣尿症,甚至得“鬼臉綜合症”,表情怪異並且容易生病。

補鈣太多時,會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比如會導致鋅的吸收減少,鋅的不足會導致寶寶味覺減退,食慾下降,蛋白質合成不足,甚至還可能導致嬰幼兒生長髮育障礙。

誤區四:補鈣就是給孩子補充鈣片或者鈣劑

正確:補鈣先補維生素D

對於2歲以下奶製品在食物中佔用很大比重的嬰幼兒而言,缺鈣多數是因為維生素D不足而導致的。維生素D能幫助腸道中的鈣沉積到骨頭當中,從而預防佝僂病。嬰兒因為無法從飲食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所以最經常使用最有效的體式格局就是補充含有維生素D的製劑或是強化食物。

比較經常使用的有:

1、單純的維生素D製劑:即僅含有維生素D;

2、維生素AD製劑或魚肝油:其中含有維生素A和D,有的還含有DHA等營養素,適合寶寶的魚肝油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比例為2:1;

3、含維生素D的複合維生素製劑:目下當今市場中有一些複合維生素製劑中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D;

4、強化了維生素D的食品:比如含有維生素D的強化牛奶、輔食等等。

無論選擇哪種補充體式格局,都需要家長仔細閱讀說明和成分表,算好維生素D的劑量,這樣才能瞭解給兒童補充的維生素D是否是充足,有無達到預防量。

補鈣的誤區和陷進,今天我們就說到這裡,對於自家的寶寶需不需要補鈣,美媽們可能心裡都有譜啦~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