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前一段的熱播劇《歡樂頌》裡,勝美的父母說是一對重男輕女,並且極度偏心的父母,他們對勝美的壓榨,讓不少觀眾唏噓怎麼會有這樣的父母。目下當今,有兩個孩子的家庭愈來愈多,能否處置懲罰好長幼之間的關係,將直接關係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不妨反思一下,你真的做到公平了嗎?

古今中外,幾乎所有家長都會用毋庸置疑的口吻�趟咦約旱暮⒆用牽何頤薔雒揮釁�心眼,你們幾個我們都愛。但事實上,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心領神會的事實:父母總會更寵愛某一個孩子。

偏愛誰?

2010年3月,一名兩個孩子的美國母親在Babble.com網站上發了一個名為“我認為我愛兒子多一點”的帖子。她描述了相比女兒,她從小兒子那裡得了到更多的溫暖。不出所料,她遭到了攻擊,有人迴應說,“我為你的女兒感到傷心!”但是也有人迴應說:“我完全理解你。我也這樣覺得。”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和社會發展學��授凱瑟琳?孔戈爾(Catherine Conger)曾對384對兄弟姐妹及其父母進行了�x究,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透露表現自己偏愛某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通常是老大。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查詢拜訪出來的比率比實際偏低,因為在�x究過程當中,父母們總是儘可能掩飾自己的偏心。

熱播劇《歡樂頌》裡,樊勝美的父母就是一對典型的偏心父母。

美國《時代》週刊資深編輯兼作家傑弗裡?克魯格(Jeffrey Kluger)最近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手足效應: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向我們揭示了什麼?》(The Sibling Effect:What the Bonds Among Brothers and Sisters Reveal About Us)。他寫道:“科學家無法看透這個家庭祕密,但這統統瞞不過孩子們的眼睛。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兄弟姐妹們就會為了爭得父母的寵愛使盡渾身解數。我最聰明!我最有趣!”誰能贏得父母的寵愛是很難預測的,在有的家庭裡,父子關係猶如鐵哥們;而有的家庭裡,女兒則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在有的家庭裡,知女莫如母,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但也有些家庭母女間有隔閡,母親更喜歡兒子。當然,這些劃定規矩在施行計劃生育以及重男輕女的社會裡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在家庭中,受寵的孩子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但很少聲張;而不受寵的孩子只能像受傷的小貓那樣痛苦不堪,獨自舔噬傷口。偏心無疑會給孩子造成傷痛,很難理解這為何會成為人類本性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天生反叛》一書的作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 蘇洛威(Frank Sulloway)用達爾文主義來解釋這一問題:這是父母希望經由過程繁衍後代來複制自己的生物學自戀情結,因此爸爸媽媽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因為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獲得成功,把家族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這是一種最原始的動物本能。長冠企鵝(crested-penguin)媽媽會把兩個蛋中較小的那個踢出巢外,這樣它才好全心全意孵那個大蛋。黑鷹媽媽對於它的大寶寶把小寶寶撕成碎片,基本上置若罔聞。俄克拉荷馬州大學的動物學��授道格拉斯?莫克(Douglas Mock)說:“要老二是為了保險起見。如果老大健康,老二就無關緊要。”固然人類要比黑鷹聰明很多,也更具愛心,但是我們還是從潛意識裡繼承了這種動物本能。

為何老大通常最受寵愛?

箇中緣故原由企業家最瞭解――這類似於經濟學和商業決議計劃制定過程當中的沉沒成本劃定規矩,即你在開發一個產品時付出更多的精力,你就會更積極地期待它結出碩果。這種投入往往是有回報的。在大多數家庭中,老大通常最高、最健康,因為在老大小時候沒有人跟他爭搶資源。2007年挪威的一項�x究表明,老大的智商比弟弟妹妹們平均超出跨越3分,部分緣故原由就是老大在人生早期階段佔據了父母的全部注意力。不要小瞧這3分,蘇洛威指出:“這意味著,很多家庭中第一個孩子能進哈佛,第二個則不克不及。”

老小們也自動發展出一套防守餬口生涯技能,他們具有我見猶憐的魅力。�x究兄弟姐妹關係的心理學家們稱之“弱勢策略”,對於年紀最幼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在遊戲中餬口生涯的必要技能。偏愛最弱小的孩子,是一個有悖於“優勝劣汰,適者餬口生涯”劃定規矩的選擇。

不過,愛心並不是人類獨有,只是人類應用更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人類學家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發現,歐美常見的一種水鳥黑鴨(coot)和其它鳥類不同,並不是專注於撫養最強壯的雛鳥,而是儘量賜顧幫襯到那些弱小的孩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後代的餬口生涯數量。黑鴨從外表上來看都一樣,如果母親記不得誰是最小的,大自然會給予特別很是理解�⒗聿俏尬蟮奶崾盡�―幼小者頂部有一簇紅色羽毛。這點紅色羽毛不會保留很長時間,但在這段時間,黑鴨媽媽會多給紅腦袋的幼鳥一些食物。

父母們還都不肯承認自己偏心長得好看的孩子,但科學家們不相信,因為無論在家庭、職場還是婚戀市場,一直都存在著外貌偏見。除外貌之外,性別所起的作用更大。父親會在“前世的小情人”面前視為心腹,母親則對兒子百般寵愛。總體來說,母親愛長子,父親愛小女。

對此,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戀母情結”作為解釋,但現代�x究已經排除這一因素。矛盾的是,父母似乎更看重異性子女與自己的性別特徵相關的部分,比如敏感的母親偏愛具有詩人氣質的兒子,從商的父親偏愛讀MBA的女兒。這其中繁殖自戀情結可能再次發揮作用,複製一個自己是很難的,但即便孩子在相貌上不像你,至少可以在行為上像你。有時這些特質多是孩子與生俱來的,有時也多是一種獲取多一點寵愛的戰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就像樹葉,會自動分散排列,防止上面的葉子把陽光全部遮住。“孩子們比心理學家聰明多了,他們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以從父母那裡得到最大的好處。”蘇洛威說。

偏愛的後果

印第安納波利斯大學心理學家維多利亞?貝德福德(Victoria Bedford)對父母偏心作了廣泛�x究。她說,偏心給孩子們釀成的影響是可怕的。

1999年根據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自傳色彩小說《大衛·科波菲爾》改變的同名電影劇照

如果一個孩子不克不及指望得到父母的投資,他就必須接受這一現實,並考慮其他選擇。這一主題使很多小說家著迷,但最動情描寫這一主題的要數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他家境貧寒,11歲時父母把他撇在家裡“給父親擦皮鞋,照看其他弟妹,還幹些跑腿兒打雜的事”,而他的姐姐則去皇家音樂學院唸書。12歲生日剛過2天,狄更斯便被送進一家皮靴上光廠去做工,後來因為父親的緣故原由被解僱,狄更斯的母親便力圖把他再送回工廠。雖然最終他得以繼續留在家裡,但狄更斯內心的苦澀並未因為時間流逝而減輕,他後來強調說:”我從未忘記、以後也不會忘記、也不可能忘記,是我的母親很熱衷於把我送回工廠。“事情過去20年,他仍在極具自傳色彩的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寫道:“直到今天,雖然出了名,受到愛撫而且幸福,我在夢中還常常會忘卻我有親愛的妻子和孩子;甚至會忘掉我已經是一個大人,又會回到我一生中的那段時光。”

丹佛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克萊爾?斯托克(Clare Stocker)說,那些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的孩子更容易產生焦慮、自卑和抑鬱情緒。部分孩子還會產生行為問題,於是父母會懲罰他們,結果加劇了與父母間的隔閡。

父母寵愛可能會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決定信念。但�x究表明,受寵的孩子也會變得傲慢、自私、妄自尊大,但在走上社會後卻發現,別人其實不拿他們當回事。

阿瑟·米勒著名小說《推銷員之死》初版封面

家中的寵兒成年後在社會上遭受打擊的故事在戲劇裡和歷史上觸目皆是。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代表作《推銷員之死》,講述的不單單是主角威利?洛曼的悲劇人生,同時也展現了他的兩個兒子的悲劇人生。尤其是長子比夫從小生活在眾星捧月的家庭中,結果發現社會上實行不同的劃定規矩。長大後,比夫理解�⒗聿橇蘇庖壞覽恚�但他不是自省,而是把失敗的緣故原由歸咎於父親沒有對他進行他正確的人生��育。

並不是所有受寵的孩子都會遭受比夫那樣的人生悲劇,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委屈是進入社會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步驟。不受寵的孩子可能會缺乏自信,而走出家庭之後,可能會在處置懲罰社會關係上做得更好。

此外還有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有些受寵的孩子也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一名已經有了兩個女兒的母親,回憶起小時候父母的“偏心眼兒”說:“我媽媽喜歡我,不喜歡我姐姐。大家都以為我過得很幸福,但姐姐一直對我不好。真的不知道在一樣平常生活中,父母的寵愛和姐姐的仇視,究竟哪一個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有時候一個家庭中必須要給某個孩子更多關愛,比如孤獨症或者其他疾病的兒童,人類這時候就像黑鴨媽媽,會給最弱小的孩子更多賜顧幫襯。為了更多地緩解偏愛給孩子造成傷害,父母應該對孩子們推心置腹地說明區別對待的緣故原由。孩子們也理解,哥哥姐姐將享受弟弟妹妹們無法得到的某些特權。父母對老大擔心的更多,定的規矩更多,弟弟妹妹則相對寬鬆,他們享受特權的時間基本上也比老大早。

好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因父母偏心釀成的衝突也會隨之緩解。不過,誰也無法完全忘卻童年時代的種種不快。誰賜顧幫襯年邁父母,誰獲得大部分遺產之類的生活問題可能會成為導火索,那些歷史舊帳就會被重新翻起。

轉載自果殼網科學人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童學館,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