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查詢拜訪報告白皮書》近日發佈,白皮書指出,因用藥不當,我國每一年約有3萬名兒童耳聾。

查詢拜訪發現,我國兒童藥物不良迴響反映率為12.5%,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兒童不合理用藥、用藥錯誤釀成的藥物性損害更嚴重。白皮書顯示,在兒童群體中,藥物中毒佔所有中毒就診兒童的比例從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73%,從中毒年齡來看,0到14歲的藥物中毒兒童中,1到4歲兒童佔比最大。

北京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 王曉玲:因為兒童生理上還沒有發育成熟,那麼他的肝臟、腎臟,以及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所以他對於藥物的處置能力比不上成人。所以對於有些藥,可能他就更敏感,如果用的不恰當,可能會受的傷害就更大。

兒童“缺醫少藥”問題突出

查詢拜訪發現,兒童“缺醫少藥”的問題也很突出。《白皮書》指出,在中國6000多家制藥企業中,專業的兒童用藥製造商僅10餘家。目前兒童患病數量佔患者總數的近20%,而在常規藥品中,與3600多個成人處方藥相對應的是,兒童專用藥僅有60多種,不足1.7%。95%以上的藥品沒有兒童用藥安全包裝,不配備專用量器。

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常務副會長 關彥斌:從全國範圍來看,藥品批文的總量有17萬6千多條,而兒童藥呢,僅有3500多條,佔藥品批文總量才2%。還有兒童藥品數量少,從劑型上看,也單一。特別是有一些傳統的、經典的、好用的老藥,它的劑型又都是散劑,一是口味苦,孩子不願意吃,二是用水混了以後,給孩子服用的時候,孩子服用不方便。

我國兒童用藥普遍“成人化”

我國的兒童用藥目前出現普遍“成人化”現象,只能在成人劑型的根蒂根基之上減輕份量服用,醫生開給兒童患者的處方中經常出現諸如“半片”“四分之一片”的字樣。在一些藥品的包裝仿單上,甚至根本沒有兒童劑量的規定,只是有“酌情酌量使用”或者是“根據醫生指導用藥”等模糊的提示,很難做到精確用藥,為兒童用藥安全埋下巨大隱患。

專家:三大緣故原由致我國兒童藥品嚴重短缺

專家指出,造成兒童藥品短缺主要有三大緣故原由。

首先,針對兒童藥品的立法不足。我國沒有專門的針對兒童藥品的法律,在我國最重要的兩部藥品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中,均未對兒童藥品提出特殊規定。

第二,兒童藥品的研發成本接近成人藥的兩倍,而且研發風險大、價格難以補償,因此相關機構和企業對兒童藥品研發積極性不高。

第三個重要緣故原由是臨床試驗難度較大,絕大多數父母不願意將孩子作為臨床受試者。

國家衛計委近日透露表現,將加大兒童用藥保障力度,借鑑國際有益經驗和有效做法,完善兒童用藥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專門的兒童用藥的保障條例。設立建設了兒童用藥臨床評價體系,協調暢通申報審評的專門通道,加大兒童用藥優先審評審批的力度。

提示:兒童用藥五個誤區需警惕

兒童用藥安全查詢拜訪報告白皮書指出,80%以上的家長都存在用藥誤區。

誤區一:把藥溶於牛奶、糖水、粥湯中服用

由於牛奶、飲料、糖水等液體中含有多種物質,可能會與藥物結合,影響藥物的吸收,有的甚至會破壞藥物的結構,從而影響藥物治療效果。比如糖中有較多的鈣、鐵等礦物元素,可與中藥中的蛋白質起化學回響反映,混濁沉澱,致使療效大打折扣。

誤區二:擅自調整孩子的用藥劑量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服藥時,擔心醫囑用量不夠或太多,會根據自己和別人的經驗,自行調整用量,臨床醫生指出,如果劑量不足影響藥效,劑量太大會引起毒副作用,家長如果發現兒童用藥效果不佳,應該及時諮詢醫生。

誤區三:為了早日康復 擅自給孩子聯合用藥

很多家長認為藥吃得多病好得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吃。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洩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聯合用藥可能造成肝腎損傷甚至肝腎中毒。兒童聯合用藥一定要遵醫囑。

誤區四:症狀消失後給孩子自行停藥

存在自行停藥行為的家長在查詢拜訪中發現最多。由於藥物治療疾病需要一個過程,症狀消失其實不代表疾病真正痊癒,自行停藥很不科學。特別是服用抗生素,自行停藥不僅可能讓疾病東山再起,還會產生耐藥。

誤區五:濫用維生素

維生素在寶寶的生長髮育中確實起著重要作用,但不是隨意服用多多益善。不少維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迴響反映。嬰幼兒服用維生素A,如一次劑量超30萬國際單位,可引起急性中毒。維生素E過多會導致出血傾向。此外,維生素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可能誘發尿路結石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