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有一種孩子,小的時候最招大人們喜歡,因為他們很乖,不哭不鬧,大人讓做什麼就去認真的做,從來不會和父母對著幹。

豆媽就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小時候一直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被多少父母拿來教育自己家的小孩,“你看看人家誰誰誰,從小就那麼乖,你怎麼就知道調皮搗蛋!”。可是,出人意表的是,作為所有人眼中的乖小孩,朋友卻沒有成長為大家所期待的樣子,而是愈來愈孤僻,性格懦弱,最後一事無成。

所以,一味地想讓孩子變“乖”,這樣真的好嗎?

1、壓抑自我的“乖”

朋友說在她小時候,有一次親戚家的表弟來做客,媽媽擅自把她最喜歡的玩具送給了表弟,朋友想反對,可是媽媽卻說她不懂事,沒有禮貌。最後,為了討好父母,她就把自己真實的設法主意壓抑著,直到成年後,她已經習慣了討好周圍的人,好像只有得到別人的肯定她才能開心。這樣的“乖”真的是父母想看到的嗎?

2、不會表達情緒的“乖”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對孩子說:“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小孩子正是心理最敏感的時候,聽到媽媽這樣的話,雖然會停止哭鬧,但心底卻沒有了安全感,時間久了,就會壓抑自己的情緒,很少向父母表達自己的設法主意,這樣的“乖”會讓孩子變得愈來愈懦弱,做事。

3、沒有主見的“乖”

對父母百依百順,從來不會認真思考“為何”的孩子,雖然在幼年的時候比較聽話,是大人心目中的“乖孩子”,可是到了社會上之後,做事往往優柔寡斷,沒有自己的主見,在生活上也很難做到獨立。

豆寶孃親,復旦醫學博士。歡迎寶媽們關注微信公眾號【豆寶孃親】

寶寶早教問題免費解答傳播分享千萬媽媽的育兒經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