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Pan 作品)

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佈修改茵梔黃注射液仿單的通知佈告,提出“本品不良迴響反映包括過敏性休克”(後面的不良迴響反映還列了整整8條),第一次明確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作為新生兒黃疸治療的經常使用藥,茵梔黃一直存在各種爭議,卻也一直穩坐新生兒黃疸治療的“頭把交椅”。所以消息一出,曾給寶寶用過這個藥的媽媽們紛紛透露表現“震驚了”。

“我寶寶小時候就吃過,醫生都推薦這個……”

“什麼鬼!身邊的寶寶基本都用過!”

“賣了幾個億了你才說,也太遲鈍了吧!”

“很多多少醫生正在家裡打臉~~”

目下當今通知佈告雖然只對注射液的不良過敏迴響反映作了明令禁止,但相關的顆粒、沖劑、口服液也不建議媽媽再給寶寶使用了。

很多剛出生時白白嫩嫩的寶寶,兩三天後眼睛、臉上會顯出黃黃的顏色。家裡有經驗的老人就說這是在出黃疸,多晒晒太陽就行了;有的醫生還會建議,繼續變黃的話就先停掉母乳觀察一下。如果黃疸持續一段時間不退,吃茵梔黃肯定沒錯!

親愛的你造麼,晒太陽、停母乳、茵梔黃,這應對新生兒黃疸的“三駕馬車”,完整絕對是錯誤的!

新生兒黃疸究竟是什麼?

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媽媽們都知道,胎兒期的寶寶是經由過程胎盤進行新陳代謝的。當他出生後入手下手獨立呼吸,子宮環境內用於攜氧的紅細胞就完成使命了。但此時肝臟功能還不完善,大量紅細胞“退休”產生的膽紅素沒辦法代謝掉,積蓄在寶寶體內就形成了生理性新生兒黃疸。

出生28天內新生兒大部分出現的都是生理性黃疸,一樣平常在寶寶出生後3~5天出現、出現一週後消散。母乳餵養的寶寶,黃疸持續時間會比吃配方奶的寶寶略長

坊間流傳的祕訣:晒太陽真的可以“褪黃”嗎?

晒太陽褪黃,這絕對是大部分媽媽聽到並實踐過的方法,甚至有些醫生也會建議這樣做――簡單方便零成本,堪稱低配版“藍光治療”。真相透露表現呵呵噠~~

醫療藍光是特殊波長的光,並且需要足夠的照射面積和時長才能起到治療作用,所以醫院採用的都是雙面藍光箱,在家晒太陽根本無法達成。

並且新生寶寶特別很是嬌嫩,陽光中的紫外線會傷害他的眼睛、皮膚,陽光的溫度引起寶寶體溫升高,造成二次傷害。在室內晒太陽看起來能控制溫度讓寶寶更舒適,但玻璃其實已經把能起到一點點作用的光線波段阻隔了(沒錯,隔著玻璃等於白晒)。

晒太陽褪黃這種低效又不安全的做法,不靠譜!

黃疸是母乳惹得禍?母乳透露表現:這鍋我不背!

母乳性黃疸分早髮型“母乳餵養性黃疸”和晚髮型“母乳性黃疸”,兩字之差,天上地下!

“母乳餵養性黃疸”大部分在寶寶出生一週內就會發生,主要是因為母乳不足導致寶寶吃不飽、不克不及及時排洩降低了代謝速度。

需要暫停母乳的是出生兩到三週後比較嚴重的“母乳性黃疸”,持續的時間也會比較長。暫停母乳2~3天后黃疸就會明顯減輕,但是具體發病緣故原由目前還沒有定論,還是需要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判斷才能確診。

盲目的經由過程停母乳來控制黃疸,剝奪新生兒“最好的糧食”,是不負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種多是病理性黃疸的徵兆,一旦出現,媽媽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及時就診:

  • 出生後寶寶黃疸水平就偏高且持續升高;

  • 寶寶的腹部、手臂或是腿也逐漸呈現黃色;

  • 寶寶的眼白是黃色的;

  • 寶寶因黃疸變得很難叫醒,煩躁,或是不吃奶。

糕媽說

茵梔黃已經被官方蓋章“坑娃”,晒太陽和停母乳這兩點,看完今天的文章也就理解�⒗聿橇恕�

除文中提到的三大誤區,其實民間還有很多退黃的土方,什麼喝葡萄糖水啊,多喝白水啊(中國的寶寶們真的好艱辛),今天糕媽告訴你,完整絕對不靠譜!而其它中成藥,也不推薦給寶寶使用,這些不良迴響反映“尚不明確”的藥物,是寶寶不克不及承受之重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每天餵養寶寶8-12次,讓他吃飽,增加代謝,促進膽紅素排出。當你覺得孩子很嚴重,自己沒有能力判斷的時候,去看靠譜的兒童保健科醫生,請醫生來幫你做出正確的判斷(是不是需要照光等處置懲罰)。這些土方子,不但沒用,還會害了嬌嫩的新生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