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秋分為陽曆9月22日,23日或24日,處於黃經一百八十度。此時,太陽又直射赤道上,即在黃赤道相交點上,晝夜平分,故稱秋分。因北半球天氣轉涼,候鳥大雁、燕子、杜鵑等都開始成群結隊地從逐漸寒冷的北方飛往南方。

秋分是農作物成熟、收穫的節氣。秋分以後,日降水量也不是很大,暴雨和大雨的機會非常小.但降水的次數卻增多起來。

秋分養生知識

秋分至,表示已真正進入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祕的原則。

按照《素問 · 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偏頗。

秋分節氣除了精神調養之外,還要注意飲食調養。

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使人心曠神怡,所有的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

在飲食調養方面,中醫也是從陰陽平衡出發,宜忌有別。利於陰平陽祕則為宜,反之為忌。

1.對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的老年人,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

2.對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

3.痰溼體質人應忌食油膩。

4.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

5.患有皮膚病、哮喘者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

6.胃寒者應忌食生冷食物等。

不論哪種人,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致陰陽失調。

飲食調養方面要體現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

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也注重調和陰陽。在食藥一體營養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產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別是補益或調養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相通。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秋分節氣的養生要注重對肺脾腎三髒養護。

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藥煎服也很有效。黨蔘,芡實,白朮,蒼朮,茯苓能補脾祛溼止瀉。芡實可防病延年。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固澀止帶,養心安神。蓮子和人蔘黃芪大棗茯苓同用,可補脾益氣。蓮子,芡實,酸棗仁,五味子有益腎氣,寧心安神治失眠。百合性偏涼,胃腸功能差者應少吃。

節氣與養生
經絡與節氣

秋分節氣對應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癸水,腎為陰髒,秉大氣中水氣而生。

水氣有封藏作用,腎經水氣的封藏作用由上而下,自足走胸,絡膀胱,主升,腎經秉陰水之氣,兼秉陰火之氣。

節氣與頸椎
秋分八月中坐功

主治:風溼積滯,腹大水腫,膝臏腫痛,膺乳氣衝,股脛外側痛,遺尿,腹脹,消谷善飲,胃寒喘滿。

功法:每天一--五時之間,盤坐,兩手掩耳,十指向後相對,上體向左側傾,至極而止。再慢慢向右側傾。左右動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十五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上。

三處地方不能亂“凍”

老話說,春捂秋凍,便能百病不生,但在目前辦公室疾病多發的情況下,脖子、腰腎、腳三個部位應做好保暖,不能瞎凍。

這三個部位是主要的生理支撐點,一旦受寒,就會引起相關部位的疾患,如果因為受寒而引發肩周炎、頸椎病就得不償失了。

1
暖頸:寒冷讓頸椎病雪上加霜

白領容易得頸椎疾病,脖子又是一個脆弱的身體部位。

讓脖子不受寒,最簡單的就是帶條圍巾或者穿高領衫等,保護好脖頸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氣入侵。

2
暖腰: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乃人體先天之本喜暖怕寒。大齡人群中比較高發的寒溼性腰痛,在陰雨天會加重,其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風寒侵襲引起。

除了藉助戴腰圍增加保暖外,也可通過按摩疏解受涼帶來的不適。雙手快速揉搓,直到把手掌搓熱後,把手掌直接捂在腎俞穴上,腎俞穴就是我們俗稱的“腰眼”,是護腎的重要穴位,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手掌上的熱量來溫暖腰腎,同時雙手順時針按揉。

暖腳:精氣之根,寒邪生於足下

寒氣一般都是從腳底侵入。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是人體“小心臟”。因此,古語有云:白露不露腳,說的就是在白露節氣後,人就不能再光著腳穿鞋,需要穿上襪子,防止受寒。此外,除了穿上厚襪子外,泡腳也是保護腳踝的很好方式。

熱水泡腳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緩解疲勞的作用。一般40攝氏度左右的水溫即可(不燙手)。泡腳時加些中草藥效果更好。

其中具有溫經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有活血通脈功效的有: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詢問醫生。

秋分睡前八忌

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季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人才能恢復體力,增強肌體免疫力。秋季氣候涼爽,睡眠的氣象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如果不適當加以注意,睡眠質量也會受到影響。秋季睡眠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忌睡前進食

因為睡覺前吃東西,會增加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還會影響入睡。睡前如果實在太餓,可以少量進食,休息一會兒再睡。

2
忌飲茶

茶中的咖啡鹼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引起興奮,睡前喝濃茶會讓人難以人睡,同時飲用過多的茶會使夜間尿頻,影響睡眠質量。

3
忌睡前情緒激動

睡前情感起伏會引起氣血紊亂,導致失眠,還會對身體造成損害。所以睡前力戒憂愁焦慮或情緒激動,特別是不宜大動肝火。

4
忌睡前過度娛樂

睡前如果進行過度娛樂活動,尤其是長時間緊張刺激的活動,會使人的神經持續興奮,使人難以入睡。

5
忌睡時過多言談

臥躺時過多說話易傷肺氣也會使人精神興奮,影響入睡。

6
忌睡時掩面

睡時用被捂住面部會使人呼吸困難,身體會因之而缺氧,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7
忌睡時張口

睡覺閉口是保養元氣的最好方法。如果張大嘴巴呼吸,吸人的冷空氣和灰塵會傷及肺臟,胃也會因之著涼。

8
忌睡時吹風

人體在睡眠狀態下對環境變化適應能力降低,易受風邪侵襲。因此睡覺時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讓風直吹。

秋分養生食譜
蘿蔔杏仁煮牛肺

原料:蘿蔔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蘿蔔切塊,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薑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蔔、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補肺清肺、降氣除痰。

服法:吃肺飲湯。每週2~3次。

蜜餞雙仁

原料: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收汁將干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功效: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當歸燉子雞

原料:當歸30克,小母雞1只。

做法:將小母雞宰殺去毛、去肚腸。將當歸填入雞腹,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爛熟。

功效:補血益氣、和胃止痛。

黃精粥

原料: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食用。每日1劑。

功效:滋陰潤肺、平咳去痰。

禁忌:脾虛有溼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天門冬粥

原料:天門冬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1.將天門冬搗碎,放入沙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2.將米洗淨,連同煎汁一起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分鐘成粥,用糖調味即成。

天門冬含天冬酞胺、黏液質等成分。近代研究證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著的作用,與粳米共煮粥,具補中益氣、益皮膚、悅顏色的作用。

功效:潤肺生津、養腎補虧。

禁忌:脾胃虛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

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淨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共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煮成薄粥。

功效: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宜於熱症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症。

海米熗竹筍

原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淨,切成條,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後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湯、味精少許,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清熱消痰、祛風託毒。

一手健康資訊,實時推送健康熱點,最實用的健康養生知識、生活小竅門、母嬰育兒等日常生活知識。在線回答健康諮詢;關注99健康網,關注健康。

◎99相伴●健康一生
更 多 精 彩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中醫祕籍:疏通經絡,負面情緒自然消失!
男人這個部位小,更能長壽!
從胃炎到胃癌僅有四步!關鍵看你會不會剎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