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美國《預防》雜誌總結了免疫力最差的九種人,看看你是否已中招?要怎樣應對呢?

免疫力最差的九種人

1

悲觀的人

研究發現,當悲觀者積極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時,體內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增多,他們的身體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建議

每天5分鐘,一邊深呼吸,一邊做做白日夢,讓愉快的畫面從腦中飄過,可以增加免疫細胞的數目和活力。

美國德州大學的教授指出,經常做白日夢有利於精神放鬆,免疫系統的損耗也就隨之降低。

2

有話憋在肚子的人

研究發現,喜歡探討問題的夫妻,血壓、心率會降低,而和免疫相關的白細胞數量會升高。

建議

有話就說,不要憋在肚子裡,這和適度鍛鍊對人體的好處差不多。

3

整天鴨梨山大的人

一份讓你內心不得安寧的工作,會對免疫力造成深深的傷害。另外據調查,人在喪偶後的一年內最容易生病。

建議

騎自行車、參加瑜伽課程、學做美食都是減壓的好辦法。

另外,按摩也會使身體放鬆,減少壓力荷爾蒙的釋放。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接受45分鐘的按摩,1個月後免疫細胞數目增加,免疫功能有明顯改善。

4

笑點太高的人

幹嘛總是緊繃著臉悶悶不樂呢?加利福尼亞洛馬琳達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大笑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的分泌,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

建議

在午休時間可看段搞笑視頻、分享笑話或漫畫,這些都能讓你獲得快樂。笑可以減少“壓力荷爾蒙”。據說笑能使干擾素明顯增加,刺激免疫功能,免疫細胞因此變得更活躍。

5

朋友是大煙鬼的人

統計表明,美國每年有3000名非吸菸人員死於肺癌,30萬兒童患呼吸道感染,二手菸對健康的影響毋須多言。

建議

應儘量遠離二手菸環境;另外,飲酒也應適量。酒精會抑制製造抗體的B細胞,增加細菌感染的機會。

6

睡眠不好的人

經常剋扣睡眠時間會讓身體產生的免疫細胞數量銳減。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對於每天睡7~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液裡的流感抗體只有前者的50%。

建議

睡眠不足會使免疫系統功能降低。體內的T細胞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如果得不到充足的睡眠,T細胞的數目會減少,生病機率隨之增加。

不過不一定要睡8小時,只要早上醒來覺得精神舒暢就可以。

7

常以車代步的人

有車一族越來越多,大約25%的人已經丟掉了走路的習慣。研究發現,整天開車的人比喜歡走路的人,生病的時間長2倍。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研究指出,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週5天,持續12周後,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會相對增加。

建議

運動只要心跳加速即可,太過激烈或時間超過1小時,反而會抑制免疫系統的活動。

8

喜歡宅著的人

研究證實,一個人結交的朋友越少,身體越易生病,甚至壽命也大受影響。研究人員發現,朋友數目超過6個的人抵抗感冒病毒的能力提高4倍。

建議

友誼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良好的社交關係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對免疫細胞功能的影響。

但是與太多人往來,也可能變成一種壓力。不要勉強自己,三五知心好友比一堆泛泛之交重要得多。

9

依賴抗生素的人

研究發現,一出現感冒症狀就服用抗生素只會讓病毒產生抗藥性,導致更嚴重的感染。

建議

有些感染,如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除非確定遭到細菌感染,否則,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1

蘑菇

富含維生素B群維生素D原和蘑菇多糖,可有效提高免疫力,抗腫瘤、降血脂,大家每天都可以多吃點。

2

紅蘿蔔

紅蘿蔔含有一種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和木質素,增加機體免疫力,防癌抗癌的作用,並可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3

蜂蜜

蜂蜜有極好的抗菌消炎、防腐的功能。長期服用,能提高免疫力。

4

娃娃菜

據測定,每百克娃娃菜中約含有287毫克的鉀,經常有倦怠感的人多吃點娃娃菜可有不錯的調節作用。

5

蓋菜

芥菜的葉酸含量是綠葉菜中排行第一的。芥菜維生素C的含量也僅次於甘藍菜。其還含有類黃酮素、蘿蔔硫素和吲哚素等,可預防細胞老化、腫瘤和癌症,提高免疫力。

6

紅棗

紅棗中的蘆丁可軟化血管,而環磷酸腺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

7

紫薯

紫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夠防止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膠原病發生。

8

香蕉

香蕉富含維生素B6,而維生素B6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良好的作用,它還可以防止皮膚癌和膀胱癌。

9

葡萄乾

葡萄乾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天然果糖,可快速補充能量對緩解手腳冰冷、腰痛、貧血等現象,對提高免疫力都有好處。

10

魔芋

魔芋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植物纖維及一定量的黏液蛋白,具有預防動脈硬化作用。吃魔芋還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