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我國傳統養生學歷史悠久,歷代名家輩出,還留下很多養生詩歌傳頌至今。從本期開始,《生命時報》帶您尋找這些詩話,從中學習名人的養生之道。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學家,著有醫學專著《千金要方》,被後世尊奉為“藥王”。
除了治病救人,孫思邈還非常重視養生,提出了“善養性”、“治未病”、“消未患”等養生法,自己也收穫101歲的高壽。他在《孫思邈方書》中說過一句話:“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依次四少,神仙訣了。”寥寥數字,道出了最簡單易行的養生道理,適合我們學習。
1.少說話,以防損傷肺氣:現代社會處處需要溝通,工作中免不了隨時接打電話、彙報請示,下了班很多人也喜歡聚會聊天、唱唱卡拉OK。然而,成天說個不停會傷氣,尤其是肺氣和心氣。正所謂“日出千言,不病自傷”,消耗肺氣容易使體內元氣不足,外邪乘虛而入。因此,適當放慢語速、少說些話,可保護、收斂肺氣,給身體“節能”。
2.少思慮,避免氣機鬱結:當前社會節奏快、競爭壓力大,不少人揹負重壓,心事重重,甚至吃不下、睡不著。正所謂“思則氣結”、“多思則神殆”,思慮過度容易導致氣機鬱結不行,進而引起疾病。不妨順應自然,不要反覆糾結一些小事,更不可鑽牛角尖,抱著樂觀的心態解決問題。
3.少吃點,避免心氣不足:隨著物質生活改善,人們吃得越來越好,很多人甚至以“吃貨”自居。然而,《古樂府》三叟詩中提出,“量腹節所受”是老人長壽的因素之一。現代醫學和營養學家也證實,吃“七分飽”有助養生。吃太多容易導致氣滯,使心氣不足,增加腸胃負擔,還會導致肥胖、高血脂等問題。要做到七分飽,必須細嚼慢嚥,在“似飽非飽”時馬上撂筷子。
4.少賴床,以防氣血不暢:
許多上班族平時工作累,週末喜歡睡懶覺;也有人因工作壓力、生活瑣事等心煩意亂,夜不能寐。中醫認為,睡眠的目的在於調整陰陽平衡,睡多睡少對身體都沒有好處。孫思邈還說過:“養生之道,常欲小勞。”睡得太多、缺乏活動,會引起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筋骨脆弱,臟腑功能減退。最好保持規律的作息,睡前不宜運動,也不宜大喜大悲,可以適當靜坐、散步,或聽點舒緩的音樂等,使身體漸入佳“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說話多易損肺氣!揭祕孫思邈的養生四少決
開欄的話:我國傳統養生學歷史悠久,歷代名家輩出,還留下很多養生詩歌傳頌至今。從本期開始,《生命時報》帶您尋找這些詩話,從中學習名人的養生之道。 孫思邈是唐代傑出…
-
-
-
孫思邈養生六字訣
六字訣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吐納類功法。據考,該功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尚書》。具體的操作方法始見於南北朝陶弘景的《養性延命錄》:“納氣有一,吐氣六。納…
-
-
-
孫思邈“養生十三法
“藥王”孫思邈,著《千金要方》,相傳百餘歲時仍耳不花眼不聾。他的養生方法至今值得借鑑:發常梳、頭常搖、面常洗、目常運、耳常鼓、齒常叩、…
-
-
-
想把嗓子弄啞,話多家人討厭我,最好不可以
健康諮詢描述: 想把嗓子弄啞,話多家人討厭我,最好不可以說話 想得到的幫助: 快速開點藥,能儘快不可以說話 病情分析:你好,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能是由…
-
-
-
孩孑好動,不集中,話多,請幫幫我
健康諮詢描述: 我小孩太好動,一分鐘都閒不住,上課不集中總是左轉右轉,話多,做什麼事都做不好,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可以讓他少動一點,請問醫生這是多動症嗎?要怎麼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