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認為,人體有“三寶”,精、氣、神。此三者為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精滿、氣足、神旺,人才會健康,才會少生疾病。道醫養生有什麼好的方法呢?
一、何為精氣神?
精,泛指人體一切營養物質,有先天、後天之分,先天之精稟受於父母,後天之精來源於飲食,能量來源於腎,常常有“腎精”之稱。“人始生,先成精”,“精”不僅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體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的過程。
△精足以鹿為代表,鹿每年只交配一次。鹿因精足,從幼鹿到成鹿一直都很可愛。
氣,是維護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精微物質,是推動人體臟腑組織機能活動的動力。它既是物質的指稱,又是功能的表現。氣在人體有推陳出新、溫煦臟腑、防禦外邪、固攝精血、轉化營養等重要職能。“人之有生,全賴此氣”。氣能周流不息,如環無端,人才能夠健康無病。
神,是指人體的一系列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為心所主。心為人體的最高指揮,神則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則神氣充足,神氣充足則身強,神氣渙散則身弱,故《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
二、怎樣才能精滿、氣足、神旺?
精滿、氣足、神旺,是健康的保證;精虧、氣虛、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氣、神雖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存則僅存,亡則俱亡。張景嶽說:“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明代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指出:“精能生氣,氣能生神,則精氣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儲氣,儲氣以養神,此長生之要耳。”
△氣足以龜為代表,烏龜長年不食仍可生存。龜因氣足,生命力非常強,所以為長壽之表徵。
有醫家認為精、氣、神為“內三寶”,耳、目、口為“外三寶”,要養生保健長壽延年,必須“常使內三寶不逐物而流,外三寶不誘中而擾”。保養精、氣、神三寶,關鍵在於修身養性、清心寡慾,這樣才能心不外馳、意不外想、神不妄遊、情不安動、氣不外耗。
靜養功法就是通過自我調節、控制心身,以達到人體精氣神旺盛的一種較好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靜心寧神、摒除雜念、全身放鬆,以達到萬念皆空的狀態。久而久之,能起到保養精氣神的功效。
精滿、氣足、神旺則精神煥發、行動矯健,老年人能鶴髮童顏,延年益壽,青年人可長葆青春,延緩衰老。
總之,精氣神旺盛對人體健康、益壽延年非常重要,人尤其要注重對於“神”的保養。日常生活中要經常保持精神愉快,心胸寬廣,情緒穩定,這樣才能避免精神疾病的侵襲。
財、色、名、食、睡,古代稱為五欲,實際上也與五行、五臟相對應。財為金,應肺,色為水,應腎,名為火,應心,食為土,應脾,睡為木,應肝。五欲之中,以色、食、睡最難去除,佛道都有相應超脫的方法和境界。
古代道家說:“精滿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旺不思睡。”實際上就是不斷地充實相應的臟腑之機,最後實現水火既濟,而超越五欲的過程。精足不思淫,對應的是道家百日築基之初始階段,酒色財氣超越後,斷除邪淫之心,不斷固攝元精,恢復赤子未瀉、未經的狀態;氣足不思食對應道家煉精化氣階段,化淫慾為火光三昧,打開了與宇宙能量相溝通的通道,所謂“採氣”大關。這時會有不思食的效果,古代也有辟穀、食氣之說。 “神旺不思睡”,古人稱為“斬睡魔”,在道家對應煉氣還神的過程,這一個過程若修得好,可以夜不倒單,實際上這與氣歸臟腑、入中脈使得中脈通透有關。一般人只能氣走十二正經,按子午流注的規律,必然會有特定時辰氣的勝衰,造成人一天內心理和生理的變化,睡眠也由此原因導致。當氣入中脈之時,全身臟腑經脈之氣都比較充足,這時身體不受氣脈盛衰的約束,也就可以不用睡覺而不受其約束。
△神旺以鶴為代表,鶴飛千里,只稍一休息,又可翱翔千里。就壽命而言,有“千年龜,萬年鶴”之說。
一般來說,築基初級補漏階段完成才能精足不思淫,不思淫才能煉精化氣,煉精化氣完成才能氣足不思食,不思食方能煉氣化神,最後才能煉神還虛。
天地萬物都有一種本能,就是必須“傳宗接代”的潛能。人類和所有動植物都有這種本能,所以當人縱慾過度時,極易耗盡生命。所以,道家養生一直提倡清心,寡慾。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由中華道友會弘道編輯部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出處。中國道教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daoyuancn,歡迎添加關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道醫養生養什麼?
道醫認為,人體有“三寶”,精、氣、神。此三者為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只有精滿、氣足、神旺,人才會健康,才會少生疾病。道醫養生有什麼好的方法…
-
-
-
道醫養生有三大法寶,那就是養精、養氣、養神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來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適量運動、戒菸限酒,是健康長壽的基礎;而我們中國人的三大法寶--養精、養氣、養神,是對長壽之路更高深的總…
-
-
-
道醫談陽氣與養陽
一、陽氣對人體意味著什麼 我們的生命即是一團陽氣,治病或養生總需在陽氣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復,是因為邪退而陽氣得安;身體之所以健康,是因為陽氣旺盛而邪不能客…
-
-
-
初春養生養肝護肝為老大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祖國中醫學認為: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更活躍。因此,初春養生以養肝護肝為先。 下面簡介幾種養肝…
-
-
-
時感乏力?氣促、易感冒?道醫教你最簡便的補氣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不少人都有過這種體會,時感乏力,稍活動一下就出現心慌、氣促、易出汗,稍不留意就會感冒,而且一旦感冒了,症狀往往就非常重,常需掛點滴才能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