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養生

中醫養生小方法,你知道多少

諸多中醫養生技巧如摩耳、摩腹、撮穀道、拍打足三裡等,匯聚了數千年中醫養生的精華,也著實讓不少人受益。本期特邀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芳玲為大家介紹一些實用易行的養生方法。

摩耳可健腎養生

腎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早就闡述了人體衰老的原因:“腎氣衰,精氣虧,天癸竭。”並強調“腎氣有餘,氣脈常通”是延年益壽的首要條件。中醫認為,腎主藏精,開竅於耳,醫治腎臟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經常摩耳可起到健腎養身的作用。

老年性聽力減弱也是很多人都在承受的痛苦。但專家表示,雖然沒有很好的辦法避免老年性聽力減弱,但經常進行耳朵保健可以延緩耳朵衰老,方法如下:

揉耳廓

將兩手掌搓熱,用兩手掌的掌心對準耳廓輕輕揉搓,先上下揉,再前後揉,最好轉圈揉,直到局部發紅髮熱為止。

拉耳垂

兩手拇指、食指捏住兩耳垂,輕輕牽拉,先向上下牽拉50下,再向前後牽拉50下。

鑽耳孔

兩手的小手指分別插入兩耳外耳道,前後旋轉,像鑽頭鑽東西一樣,連續鑽50下。

按耳屏

兩手食指按壓住耳孔前面的耳屏,一按一鬆,使外界的氣體對鼓膜產生按摩作用,連續按壓50下。

推耳背

兩手四指併攏托住耳朵後背,輕輕向前推,使耳廓蓋住耳孔,然後鬆開,如此反覆推耳背50下。

摩腹調胃腸功能

名醫孫思邈將“常以手摩腹”作為養生之道。現代醫學證明,摩腹不僅可以調節胃腸道的蠕動功能,而且還能加強胃腸道的血液循環,防止胃腸消化功能失調。摩腹可按照下面的順序進行:

1.以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劍突下(即心窩部),先左後右順著摩,各轉21圈。

2.三指由劍突下再向下順摩,邊摩邊移,摩至恥骨聯合處為止,往復21次。

3.由恥骨聯合處向兩邊分摩而上,邊摩邊移,摩至劍突下為止。

4.以臍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繞摩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繞摩21圈。

需要注意的是,摩腹宜在飯前或睡前進行。手法以柔軟舒緩為宜,體位可採取坐式或仰臥式,應凝神靜心,排除雜念。另外,消化道疾病出血或炎症期間不宜摩腹。

堅持撮穀道,健康又長壽

乾隆皇帝在歷史上頗有建樹,也是歷代皇帝中的長壽冠軍,享年88歲,這與他注重鍛鍊身體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進入中年後,主要精選了十種鍛鍊方法,撮穀道即是其中之一。

穀道即指肛門,撮即提的意思,通俗地講,撮穀道就是做提肛運動。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認為,肛門處於人體經絡的督脈處,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調節全身諸陽經氣的作用。經常撮穀道可以使中氣升提,臟腑強壯,並可調節氣血陰陽,從而達到養生健體的目的。

現代醫學也認為,提肛運動可以增強肛門括約肌功能,加速靜脈血迴流,降低靜脈壓,增強肛門部位抵抗疾病的能力,促使肛腸疾病如痔瘡、肛瘻消失,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外,提肛運動還可以調節腸胃功能,使腸道傳輸正常,對於便祕和腹瀉的患者有調整作用。

提肛運動不受時間、地點、場合的限制,坐、臥、行、站均可進行,方法極為簡便:吸氣時收縮肛門,如忍大便狀;呼氣時緩慢放鬆肛門,如排小便狀。一提一鬆即為一次提肛運動。老年人若每日堅持做2~3遍,每遍數次,每遍持續5~10分鐘,對改善肛周疾病大有好處。

拍打足三裡,勝吃老母雞

民間諺語:“拍打足三裡,勝吃老母雞。”意思是說經常拍打、按壓足三裡穴,具有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作用。

雞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外,還含有大量的鈣、磷、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等各種營養物質。傳統中醫認為,雞肉能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足三裡位於人的雙腿外膝眼直下三寸(把自己的四指併攏即是三寸,這是中醫特指的同身寸)、脛骨外一橫指處。人們在不斷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發現按壓足三裡有和食雞肉類似的作用,足三裡是人體的保健要穴,同樣可以用於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等。

歷代醫家十分推崇足三裡穴的養生保健和臨床治療作用,認為拍打足三裡不僅有利於延年益壽,還能夠治療腹痛、腹脹、食慾不振、痛經、痺症、耳鳴等多種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刺足三裡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且還能雙向調節人體機能,對循環、消化、呼吸、免疫等各系統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