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本頭條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小馬君就是我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現居美國,任職於美國最大的早教機構之一的Bright Horizon,擁有紮實理論基礎和豐富實戰經驗。

(小馬君受常爸之邀,到“常青藤爸爸”公眾號開設專欄,每週三和大家聊聊科學育兒。)

◆ ◆ ◆ ◆ ◆

“你們這裡中午的時候,我可以來給孩子餵飯嗎?”

“我的孩子還不太會走路,我能先陪他一起上幼兒園嗎?”

……

最近有一批新家長參觀我們幼托中心,八成你已經猜到了,會問這些問題的,大部分都來自亞洲國家。園長在做解釋的時候,時常難以理解家長們的想法,為此,我便客串了一把溝通“中美文化差異”的紐帶,但說實話,每每無力辯白時,我也要忍不住嘆口氣,唉。

比如,園長問我:“為什麼孩子自己不能吃飯呢?”

我說,“有家長喂的話,孩子確實會吃得更多。長身體的時候,大人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吃一點。”

園長又說,“可孩子需要對自己的肚子負責啊,如果真餓了,他們一定會吃。如果實在不吃,很可能是飯菜不合胃口。如果父母直接喂,就永遠不知道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

在老美的教育裡,“take responsibility(負責任)”確實是一個會被頻頻提到的詞語,這種教育會從孩子很小開始,一直貫穿到他們長大成人,小到自己吃飯穿衣,大到鼓勵孩子做決定,並勇於為之承擔後果。而在教孩子學會負責的同時,大人們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捨得放手。

不試怎知他不行?

兩歲左右的孩子,特別喜歡攀爬。只要有桌子和椅子,他們就不會讓自己閒著,其間當然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有一次我就看到一個男孩被撞破了皮,哇哇大哭起來。老師聽見了,並沒有責怪他,清理完傷口之後,還讓這個小男孩來挑選喜歡的創可貼。挑完之後,老師讓孩子自己撕開創可貼,並且自己把它貼在傷口上。

這時候孩子已經開始�N瑟了,全然忘記了剛剛摔跤的疼痛,開始向全班孩子炫耀自己的創可貼。

除了貼創可貼,冰袋也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東西。如果孩子摔傷有淤青,老師都會陪著他一同去準備冰袋。孩子們會跟在老師後面去冰箱裡取出冰塊,然後一同把冰塊放進封口袋中。他們還會輪流給受傷的同伴敷冰袋。孩子們把傷口處理的過程看作為一個遊戲。如果其中有人哭泣,總會有小夥伴非常主動地去給予擁抱,因為他們從嬰兒時期就知道,擁抱可以讓對方的心情變好。

從小到大誰沒摔過磕過呢,反觀一下我們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會受到怎樣的“待遇”?比如我吧,如果小時候從桌上摔下來,擦破了皮,我媽一定會一邊把我抱起,一邊緊張地說道,“囡囡啊,弄要緊伐?(孩子,你有沒有事啊?)”,然後不出一秒鐘,老爸應該就會責怪老媽,“叫弄伐要釀伊布臺子(叫你不要讓他爬臺子!)”總之從頭到尾,他們可能都會互相埋怨或是深深自責,但不管怎樣,就是沒有我什麼事。

隱約覺得這樣好像不對,是的,這樣做至少有兩點不好:

第一,大部分的時候,孩子摔倒了並沒有什麼感覺,反而是成人過度的情緒反應感染到了孩子。經常在嬰兒室我就發現,其實大多數寶寶摔倒後都會笑得特別開心,只要成人沒有特別的反應,他們自己馬上就站起來了。

第二,如果我摔倒了之後,全權由父母替我處理,我還是不會明白需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小時候,孩子最擅長模仿,父親對母親的責備,很容易讓我產生聯想,我摔倒不是因為我爬桌子,而是因為母親的照看不夠盡責。如果這種關係一旦被建立,我就更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

年齡小的時候不覺得什麼,時間長了,到了父母覺得你該“懂事”的時候,又會常常指責你“怎麼這點兒事都做不好,這麼沒有責任心呢?”寶寶好冤哪。

所以,父母們現在有沒有反思,到底是孩子沒有責任心,還是自己根本就沒有給孩子提供負責任的機會呢?

這裡要提到美國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等人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一個理論叫做self-determination theory(自我決定論),其中最主要的觀點是人對於“自治權”的渴望是一種生來就有的基本需求。只有這種需求被滿足之後,人才會非常積極地用內在動力去處理事情。

通俗一點講,就是如果孩子想要自己獨立做事就和想要喝奶一樣,是一種基本的需求。Ryan還發現,如果早期孩子的“自主權”被關注到,那麼他們未來在社交領域會變得更加優秀,也更有貢獻精神,並且幸福感也更強。研究中還指出,父母簡單的語言反饋或者表揚並不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只有語言內容有直接對於孩子貢獻感和自制力的正面表達,才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成就感。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讓父母知道,孩子本來就需要“自己”做事,我們只要滿足他們這種天生的需求就好,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限制他們的“自治權”,自己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本來就是一個特別自然的過程。

參考文獻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好了,首先感謝這麼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能看到這裡,雖然我敢保證你們中會有不少人正在撅著嘴擺著手,“讓孩子自己做事?那怎麼行?他不搗亂就阿彌陀佛了!”

當然,孩子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但如果我們不讓他嘗試,慢慢地他就會失去這種興趣和能力,這裡給父母推薦一些在美國,我們建議2、3歲孩子可以力所能及完成的事情,並且附上了我自己的註解,從現在開始,一點一滴地培養起孩子的責任感吧。

2歲開始,學會自己負責

2歲

1.可以在成人的幫助下收拾玩具,但是不需要歸類。

2.照看好自己的鞋子

小馬君解讀:這個年齡的孩子太喜歡把鞋子亂踢,每天都會有家長跑來辦公室和我說,自己家孩子的鞋子又不見了,給孩子提供自己找鞋的機會簡直太重要了。

3.幫助父母做簡單的家務,比如把髒衣服放在洗衣機中

小馬君解讀:孩子從學步期就特別喜歡幫大人做事,只是有的時候被父母的“你不行”“等你大了再說”“你能管好自己就不錯了”之類的話潑了冷水,慢慢地他們就覺得自己真的不行,也不願意再提供幫助了。從小就給孩子幫你做家務的機會,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有自信,未來他們不但願意對自己負責,也更會主動去承擔其他責任。

3歲

1.獨立收拾玩具,並且可以進行簡單的分類。

小馬君解讀:有些孩子特別不願意收拾玩具,這裡教給大家一個小妙招。一般我想讓孩子收拾的時候,會反覆刺激正面行為而故意忽略錯誤行為。比如我看到小A小B都在積木區,小A在收拾,小B在搗亂。我並不會馬上去制止小B,而是會說,“喲,我看到了小A同學正在把彩色的樂高放在籃子裡,我太開心了,你真是一個好幫手!” 這時候,本來旁邊的小B不願意收拾,聽到我說了小A好,他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只要我看到一個積極地行為,都會毫不吝嗇的直接反饋和鼓勵,很快孩子就把東西全收拾好了。

在家裡,父母也可以複製。 媽媽可以讓爸爸和孩子一同收拾玩具,把收玩具變成一個好玩的遊戲。孩子都愛聽好話的,與其問他“為什麼不收拾?”不如積極反饋他好的行為。至於玩具分類,這裡需要給父母提一些意見。很多時候,我看孩子不願意收拾玩具問題並不出在孩子,而是收納的容器上。我就看到過家長要求孩子把拼圖全部拼好再放回架子上,這本身就不符合孩子的發展。要是我,我也不願意收拾,因為太麻煩了。如果這時候容器換成一個籃子,或者小盒子。孩子只要把部件一扔就完事兒,相信很多孩子都會願意收拾的。父母需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容易”自己做事情的環境。如果你自己都覺得這麼收拾太麻煩,孩子又怎麼會願意呢?

2.上完廁所之後,提醒他自己沖水。

小馬君解讀:之前也寫過文章說美國老師怎麼做如廁訓練。孩子除了學會自己上廁所之外,還要記得“沖水”,這是對他人負責的表現。每次孩子從廁所出來,老師都會再問一遍孩子,你沖水了嗎?從小養成了這樣的習慣,長大了在公共場合也會是個有修養的人。

3.自己學會穿衣服。

小馬君解讀:有媽媽曾經和我抱怨,自己家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每次出門都特別費勁,讓他自己穿衣服都要磨蹭半天。幫她穿完,連拖帶拽出門了還要發個公主脾氣。而我的建議是,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穿衣服,最好前一天晚上就讓她選擇好第二天要穿什麼衣服。成人需要知道,孩子的速度沒有我們那麼快,他們需要時間。同時,他們也要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真的是故意磨蹭,成人連催都不用催,就可以直接和他說,“你花越多的時間穿衣服,那我們玩的時間就會越少。”這也是我經常和美國孩子說的,巧妙地利用自然結果,孩子一聽覺得有道理,馬上加快了穿外套的速度。很多時候,成人太替孩子著想了,該承擔的結果,他們就需要自己來承擔的。

4.開始學習使用餐具。

小馬君解讀:回到開頭我與園長間的辯論,其實經過我的觀察美國老師也不是從不餵飯,在2歲之前,老師們還是會喂的,只是到了3歲左右,孩子們被鼓勵自己使用餐具,不但是教他們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更重要的是對他們fine motor skill小肌肉運動技能的培養,家長如果3歲之後接著餵飯,孩子就失去了自己使用筷子或者勺子的機會。如果他們早期的小肌肉發展遲緩,會影響到未來的書寫姿勢從而影響到他們寫作的自信。這裡建議家長,如果孩子3歲了,能不餵飯還是別餵了。

給大家列舉了這麼多例子,最後還再補充一點,讓孩子自己做事的過程中,還可以藉助很多“視覺化”小工具的幫助。

上面這個道具特別有意思,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製作一個提示表單,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情,就可以自己把紙翻上去。這樣,孩子對於自己什麼事情沒做,什麼事情已經完成就一目瞭然了。如果孩子到了4-5歲,父母還可以給每一件事情標上相應的時間,這樣也方便孩子對時間的管理。

孩子可以把這些冰棒放在小桶裡,每天隨機地抽幾樣完成。如果等到孩子到了5-6歲,還可以鍛鍊他們的數學能力,比如挑幾件事情加起來等於1個小時。這個過程也是讓孩子更好地感受到自己對於事情的“控制權”,而不是隻能聽從父母的指揮。

總結一下

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討了如何讓孩子從小對自己的事情負責。問題的關鍵,是父母需要學會放手,滿足孩子的“自主權”。當成人給孩子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他們會變得特別願意自己去承擔責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孩子學會負責自己沒有捨得放手

    本頭條號由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 小馬君就是我 賓夕法尼亞大學教育學碩士,現居美…

  • 就是孩子可又害怕

    健康諮詢描述: 孕期媽媽有精神病,舅舅可能也有精神病。但我不清楚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反正外人都說有遺傳。對我無形造成很大壓力 想得到的幫助: 精神病遺傳嗎,我…

  • 不知如何治療好卵巢囊腫孩子

    健康諮詢描述: 左側卵巢囊腫4.5*3.3,之前幾天是5.3*3.3!是否需要手術!彩超顯示邊界清,內透生好,可見點狀血流信號.近期想要孩子,手術好還是保守好!…

  • 年紀大了孩子是不是隻能去做試管嬰兒

    健康諮詢描述: 我已經35歲了,但是還想要一個孩子,是不是隻能做試管嬰兒,自然受孕有沒有可能成功? 想得到的幫助: 能不能自然受孕,會流產嗎 病情分析:…

  • 孩子做什麼檢查

    健康諮詢描述: 想要孩子做什麼檢查,想知道下我們想要孩子的,需要做哪些檢查的,應該怎麼辦啊,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的,有幾個月沒有懷孕了,我們想著做下檢查看看的,然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