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在飲食方面,越是垃圾食品,孩子越喜歡吃。這件事讓很多家長特別無奈,但又抱著僥倖心理,覺得“應該沒關係吧”。然而,下面這5類食品真的不要讓孩子再吃了,會導致孩子變笨!

一、含鉛食物

爆米花、皮蛋

鉛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長期食用可導致人體鉛中毒,血鉛、尿鉛含量增高,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腎臟等產生危害,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經系統損傷,對兒童的認知和行為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可引起兒童多動症,導致兒童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理解力降低或學習困難,並影響兒童的生長髮育。

爆米花本身不含鉛,但是老式崩爆米花的鍋(就是開鍋時象放炮似的有巨大響聲的那種,現在已不多見),其鍋體密封處用的是熔鉛焊縫,在高溫時會有大量的鉛進入爆米花裡。

傳統的皮蛋在醃製過程中,常在浸漬液中添加鉛或銅等重金屬,以使蛋白質凝固。而“無鉛松花蛋”並不是說不含鉛,而是指含鉛量低於國家規定標準孩子處於身體旺盛發育階段,對鉛的危害反應比較明顯,還是少吃為妙。

二、過鹹食物

鹹菜、榨菜、鹹肉、豆瓣醬等

小朋友正處在長身體的時期,各組織器官及生理功能還未成熟,新陳代謝能力比較薄弱,腎臟等器官的排洩調節作用尚不完善,日常飲食過鹹容易導致體內鈉離子積累過多,腦細胞長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而智力遲鈍,記憶力下降,甚至過早老化。

如今,市場上出售的快餐食品,如干脆面、油炸薯片、三明治、蛋糕、餅乾等,對大多數兒童極具誘惑力,不少家長也經常給孩子買這類食品吃。殊不知,這些食品含鈉量都偏高。

減少孩子鹽攝入量的小竅門

  • 可以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

如番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提味,如番茄炒蛋等。

  • 炒菜出鍋時再放鹽

這樣鹽分不會滲入菜中,而是均勻散在表面,能減少攝鹽量。

  • 多采用清蒸等少油少鹽的烹飪方法

鮮魚類可採用清蒸等少油、少鹽的方法;肉類也可以做成蒜泥白肉、麻辣白肉等菜餚。

  • 儘量避免在外面吃飯

餐館做飯菜常使用較多的食鹽、味精等調味,應儘量避免在外用餐。

三、含糖精、味精較多的食物

味精、糖精

糖精是用化學物質合成的一種人工甜味劑,長期多量食用容易引起慢性中毒,對胃,腎和膀胱等內贓的牯膜有刺激作用。

長期食用味精會降低正常的人體抵抗力,減少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特別是經過高溫處理,例如油炸、燻烤或長時間蒸煮的味精對人體危害就更大,甚至可能誘發癌症。

孩子飲食以清淡為好,不宜加過多的調味料,吃多了味精容易引起孩子缺鋅,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四、含過氧脂質的食物

煎炸食物、醃製食品

過氧脂質對人體有害,如果長期從飲食中攝入過氧化脂並在體內積聚,可使人體內某些代謝酶系統遭受損傷,促大腦早衰或痴呆。

哪些食品中含有較多的過氧脂質呢?

油溫在200℃以上的煎炸類食品及長時間曝晒於陽光下的食物,如薰魚、燒鴨、燒鵝等;炸過魚、蝦的油會很快氧化併產生過氧脂質;魚乾、醃肉及含油脂較多的食品在空氣中都會產生過氧脂質。

五、含鋁食物

油條、粉絲

鋁在人體內沉積,一般很難排出,這樣會影響鐵、鎂、鋅、硒等元素的吸收。另外如果長期超量攝入鋁,會增加人體肝臟、腎臟的負擔,最主要是影響嬰幼兒智力發育。

  • 海蜇

海蜇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加入明礬,比率合適的明礬也能較好地保證產品的口味,但太多的明礬會造成鋁殘留過高,有些不良商家會將沒有完全處理的二礬海蜇產品作為成品銷售。

  • 油條

油條是我國的傳統食物,炸油條時放入明礬是為了讓油條膨脹的更好,但含鋁過多,對健康不利,因而不建議兒童食用。

雖然如今很多商販宣稱沒有添加明礬,但只要是膨脹得比較大的油條,多半都含有明礬。

  • 麻花

麻花跟油條類似,也用添加明礬做發泡劑,讓麻花更加膨脹,也有不含明礬的麻花,但鑑於麻花屬油炸食品,反覆沸騰的油會產生苯並芘,苯並芘為致癌物質,因而不建議兒童食用。

  • 粉條、粉絲等

粉條、粉絲、粉皮、涼粉、涼皮等澱粉類食品在製作時常會加入明礬,使成品在烹煮時有韌性,也就是常說的筋道,口感好。

不過,用綠豆澱粉做的粉絲是不加或少加明礬的,加明礬多的通常是薯粉粉絲。

  • 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往往加入含鋁膨鬆劑,讓質地更為鬆脆,孩子們很愛吃,媽媽要注意控制。

  • 饅頭、包子等糕點

很多商家在製作蛋糕、饅頭、包子、發糕、玉米餅等糕點小吃時,會添加泡打粉,其成分就是碳酸氫鈉和明礬。

建議媽媽給孩子食用自然發酵法或無鋁膨鬆劑製作的饅頭和糕點,鑑別的方法:不要太追求鬆軟,因為純酵母發酵和加明礬幫忙的產品相比,鬆軟多孔的程度會差很多。

  • 麵條

有的不良商家會在麵條中加入明礬,用以提高韌性、降低成本。因而,我們在吃麵條時,不要過分追求“Q彈”的韌性口感,遇到久煮不爛的麵食,更要擔心其中的鋁含量。

公眾號(微信:親子話)提到上面5類食物都對孩子智力沒好處,趕快讓朋友們都看看吧!

每日打開親子話,分享親子教育文章!

更多內容可關注微信公眾號:親子話 (ID:qingwangqinzi)

或加微信:qw14101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