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讀書會的PHP(Parents helping parents父母幫助父母解決問題)案例週上,一個媽媽分享了最近一件讓她內心不安的事情:3歲多的兒子竟然學會撒謊了!

那天下戰書,她在廚房炒菜,她聽見孩子跑去和爸爸說:“媽媽說我可以再吃一跟冰棍!”爸爸心知肚明,他知道孩子剛剛吃過一根,便沒有迴應。過了一會兒,孩子又跑到廚房找媽媽:“媽媽,爸爸讓我再吃一根冰棍!”

媽媽很生氣,入手下手質問孩子:“爸爸說你可以吃冰棍了嗎?”孩子低著頭,眼睛不敢看媽媽了。又指著媽媽鍋裡的菜問媽媽在做什麼來故意岔開話題。媽媽覺得孩子“心眼”太多了,蹲下來很嚴肅地教育孩子:“說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都不喜歡,你能不克不及答應媽媽,以後不要撒謊了?”孩子滿口答應,可過不了幾天又故伎重演。

這位媽媽分享完這個案例,我們進入了“相似度分享和案例共情”環節,很多家長都透露表現自己家也出現過這種情況,很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也同樣拿孩子的撒謊迫不得已。

這時候群裡的一名媽媽補充到:有研究表明,3-4歲的孩子說謊是正常現象,而且還能說明孩子的智商很高呢!

一句話,讓很多媽媽都覺得寬慰很多。切實其實如此,孩子說謊是智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的產物,當他入手下手理解�⒗聿撬�說謊話別人卻不知道,並且能為他帶來某種好處,他就會運用這種體式格局。我們其實不需要把孩子打上“心眼多”、“壞”的標籤,也不克不及以此定義孩子的品質不好。

接著進入了頭腦風暴階段,大家一起幫助這位媽媽找解決辦法。有的媽媽說:“孩子撒謊,必須要懲罰他,這是個嚴肅的問題,要讓他長個記性!”,有的媽媽說:“當場戳穿他,不要讓他有僥倖心理”。

但很快就有媽媽入手下手反思,這樣的方法有效嗎?想一想我們小時候,也有說謊被揭發被懲罰的經歷,我們當時是怎樣想的呢?我們想的是:真倒黴!怎麼被爸媽識破了,下次要換個理由撒謊!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的說謊技能在一次次被識破中也練的出神入化,最後說不定真能把我們唬住。“看來這不是個好辦法。”大家自己否定了想出來的主意。

這時候,有個媽媽回憶起我們讀書會學過的內容:“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有其動機,我們要透過行動找到動機才是關鍵。”是啊,哭泣的孩子或許是受了委屈,打人的孩子或許是覺得不公平,那撒謊的孩子呢?是否是背後也有其真實的意圖?如案例中的這個“撒謊”的孩子,他想多吃一根冰棍,但是怕爸媽不同意,所以撒謊。

發現了意圖,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時候候又可以用到咱們讀書會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

  • 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撒謊了,不要明知故問

比如看見孩子沒有寫完作業,卻問孩子:“你作業寫了嗎?”,看見孩子的房間沒有打掃,卻故意問:“今天你打掃房間了嗎?”孩子們討厭這些圈套,討厭在笨拙的謊言和尷尬的坦白之間做出選擇。這些問題還極可能激發孩子的防禦性撒謊。

避實就虛的好處是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上,而不是處置懲罰糟糕的情緒上。明知故問不僅能激發孩子撒謊,同時也傳達了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損害親子關係,更不利於解決問題。

  • 幫助孩子說出他的設法主意和顧慮,與孩子共情

你可以把孩子抱起來說:“媽媽知道,你一定希望每天能吃很多多少冰棍,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沒人阻止你吧?但是你知道媽媽不同意,所以你就說謊了,媽媽能理解,媽媽小時候也和你一樣,那時候,好吃的東西特別少,有次媽媽的舅舅送給媽媽一大盒的‘高樂高’,媽媽從來沒有喝過那麼好喝的東西啊!可外婆規定我每天只能喝一杯,有一天呀,我一小我私家在家,看著高樂高就眼饞,實在不由得就喝了一杯,後來心想,反正我喝了外婆也不知道,於是外婆回來我就撒謊說我今天還沒有喝,這樣又能混到一杯啦!”

這個是正面管教裡的小工具:共情以及糾正前先連接。我們和孩子共情,其實不是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正確的,而是能被理解的,就算他撒謊了,也不克不及代表他是“壞小孩”,減輕了孩子的“內疚感”,孩子反而能自我反思。

  • 誠實的告訴孩子你設法主意,用啟發式問題向孩子提問

你繼續問:“媽媽規定你一天只吃一根冰棍,是擔心你吃多了會生病。你能理解媽媽的擔心嗎?那你覺得有無什麼好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接下來,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確定劃定規矩了。孩子可能會說:“媽媽,我能不克不及一天吃兩根?”如果你覺得不可以,就告訴孩子不同意。或許他又能想到:“要不一根冰棍我分兩次吃,上午半根下戰書半根”,或許他會提出“每週四可以吃兩根,別些天都只吃一根。”這些其實都是能接受的。

在與孩子制定劃定規矩時,要儘量的留有餘地,比如可以允許孩子有一天晚睡,有某個特殊時光專門吃零食。如果對孩子要求過高過嚴,難免孩子會經由過程撒謊來達到他的目的。

因為可以商量,足夠民主,可以表達,就算是消極的設法主意也能被接納,孩子就知道沒有必要向我們撒謊,他便能擁有誠實的品德。

作者簡介

心心媽:育兒路上努力追求自我成長的全職媽媽,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認證講師,堅信先有好父母,再有好小孩,而學習是成為好父母的唯一捷徑。關注微信公眾號:一起學育兒,ID:xinxinmayuer,一起評論辯論學習育兒問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