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多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崇高高貴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入手下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病因
(一)生理性黃疸
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包括膽紅素生成相對較多;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能力不足;血漿白蛋白聯結膽紅素的能力差;膽紅素排洩能力缺陷;腸肝循環增加。因此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二)病理性黃疸
1.膽紅素生成過多
因過多的紅細胞的破壞及腸肝循環增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紅細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腸肝循環增加、紅細胞酶缺陷、紅細胞形態異常、血紅蛋白病、維生素E缺乏和低鋅血癥等。
2.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
由於肝細胞攝取和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常見的病因有:缺氧和感染、Crigler-Najjar綜合徵(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缺乏)、Gilbert綜合徵(先天性非溶血性未結合膽紅素增高症)、Lucey-Driscoll綜合徵(家族性暫時性新生兒黃疸)、藥物(如磺胺、水楊酸鹽、吲哚美辛、毛花苷丙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功能低下、21-三體綜合徵等。
3.膽汁排洩障礙
肝細胞排洩結合膽紅素障礙或膽管受阻,可致高結合膽紅素血癥,但如同時伴肝細胞功能受損,也可有未結合膽紅素的升高。常見的病因有:新生兒肝炎、先天性代謝性缺陷病、膽管阻塞、Dubin-Johnson綜合徵(先天性非溶血性結合膽紅素增高症)等。
臨床施展闡發
1.生理性黃疸
輕者呈淺黃色侷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1)黃疸色澤 輕者呈淺花色,重者顏色較深,但皮膚紅潤黃裡透紅。
(2)黃疸部位 多見於軀幹、鞏膜及四肢近端一樣平常不過肘膝。
(3)新生兒 一樣平常情況好,無貧血,肝脾不腫大肝功能正常,不發生核黃疸。
(4)早產兒 生理性黃疸較足月兒多見,可略延遲1~2天出現,黃疸程度較重消退也較遲,可延至2~4周。
2.病理性黃疸
常有以下特點:①出現早,生後24小時內出現;②程度重,足月兒大於12.9mg/dl,早產兒大於15mg/dl;③進展快,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超過5mg/dl;④持續時間長,或退而復現。
(1)黃疸程度 除面部、軀幹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
(2)黃疸顏色 未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桔黃或金黃色;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呈暗綠色或陰黃。
(3)伴隨施展闡發 溶血性黃疸多伴有貧血、肝脾大、出血點、水腫、心衰。感染性黃疸多伴發熱、感染中毒症狀及體徵。梗阻性黃疸多伴肝腫大,大便色發白,尿色黃。
(4)全身症狀 重症黃疸時可發生,施展闡發迴響反映差、精神萎靡、厭食。肌張力低,繼而易激惹、高聲尖叫、呼吸困難、驚厥或角弓反張、肌張力增高等。
檢查
1.膽紅素檢測
是新生兒黃疸診斷的重要指標,可採取靜脈血或微量血方法測定血清膽紅素濃度(TSB)。經皮測膽紅素儀為無創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微量血膽紅素值相關性良好,由於此法受測定部位皮膚厚薄與膚色的影響,可能會誤導黃疸情況,可作為篩查用,一旦達到一定的界限值,需檢測血清血膽紅素。
2.其他輔助檢查
(1)紅細胞、血紅蛋白、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 在新生兒黃疸時必須常規檢查,有助於新生兒溶血病的篩查。有溶血病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減低,網織紅細胞增多。
(2)血型 包括父、母及新生兒的血型(ABO和Rh系統),特別是可疑新生兒溶血病時,特別很是重要。必要時進一步作血清特異型抗體檢查以助確診。
(3)紅細胞脆性試驗 懷疑黃疸由於溶血引起,但又排除血型不合溶血病,可做本試驗。若脆性增高,考慮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癥等。若脆性降低,可見於地中海貧血等血紅蛋白病。
(4)高鐵血紅蛋白還原率 正常>75%,G-6PD(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者此值減低,須進一步查G-6PD活性測定,以明確診斷。
(5)血、尿、腦脊液培育種植提拔,血清特異性抗體,C迴響反映蛋白及血沉檢查 疑為感染所致黃疸,應做血、尿、腦脊液培育種植提拔,血清特異性抗體,C迴響反映蛋白及血沉檢查。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增高或降低,有中毒顆粒及核左移。
(6)肝功能檢查 測血總膽紅素和結合膽紅素,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害較為敏感的方法,鹼性磷酸酶在肝內膽道梗阻或有炎症時均可升高。
(7)超聲 腹部B超為無損傷性診斷技術,特別適用於新生兒。膽道系統疾病時,如膽管囊腫、膽管擴張、膽結石、膽道閉鎖,膽囊缺如等都可顯示病變情況。
(8)聽、視功能電生理檢查 包括腦幹聽覺誘發電位(BAEP)可用於評價聽覺傳導神經通道功能狀態,早期預測膽紅素毒性所致腦損傷,有助於暫時性或亞臨床膽紅素神經性中毒症的診斷。
診斷
根據臨床施展闡發及膽紅素,相關實驗室檢查等可進行診斷。重點在於識別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尋找致病緣故原由,並早期識別發生膽紅素腦病的危險。
鑑別診斷
應與新生兒溶血癥、新生兒敗血症、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G-6-PD缺乏、新生兒肝炎、完全性肝內梗阻、膽道閉鎖等疾病相鑑別。
併發症
新生兒黃疸的嚴重併發症為膽紅素腦病。當血清膽紅素重度升高或同時存在高危因素時,可以使未結合膽紅素透過血腦屏障入腦,導致膽紅素腦病。多見於出生後1周內,最早可於出生後l~2天內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溶血性黃疸出現較早,多發生於出生後3~5天。早產兒或其他緣故原由所致者大多見於出生後6~10天。當存在早產、窒息、呼吸困難或缺氧,嚴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癥、低血糖、低體溫、酸中毒或體重低於1.5kg等高危因素時,血清膽紅素低於臨界值亦可發生膽紅素腦病。一樣平常可於重度黃疸高峰後12~48小時出現症狀。
治療
1.光照療法
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未結合膽紅素經光照後可產生構形異構體、結構異構體和光氧化作用的產物,其中以結構異構體的形成最為重要,它能快速從膽汁和尿液中排洩而不需要經由過程肝臟代謝,是光療降低血清總膽紅素的主要緣故原由。
目前國內最經常使用的是藍光照射。將新生兒臥於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避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8小時(一樣平常不超過4天),可採用連氣兒或間歇照射的方法,至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
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迴響反映,故應嚴格掌握指徵,一樣平常用於光療失敗時。
3.藥物治療
應用藥物減少膽紅素的產生,加速膽紅素的清除或抑制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包括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4.支持治療
主要是積極預防和治療缺氧、高碳酸血癥、寒冷損傷、飢餓、感染以及高滲藥物輸注等,防止血腦屏障暫時性開放,預防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還有一個類型的黃疸叫母乳型黃疸
在新生兒黃疸中有一種稱為母乳性黃疸,一樣平常在生後4~5天出現,逐漸加重、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10天左右,然後逐漸減輕,3~12周恢復正常。此間哺乳、發育等均正常,大便色黃或淡白。病因尚不清楚,有專家認為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肝――腸循環增加有關;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此酶主要來源於母乳,這種酶可以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遊離膽紅索,使腸內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加之乳嬰的腸蠕動較慢,致使吸收增多而出現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可分為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一樣平常在出生後的兩三天內出現,並在一個星期內達到“頂峰”,半個月後基本可以消退,也即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的時間及達到的峰值都較相似。遲髮型常在出生後一個星期甚至是半個月後才出現,甚至常接著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有的是在生理性黃疸的根蒂根基上進一步加重。而且,母乳性黃疸比一樣平常生理性黃疸的持續時間比較長,有的長達2~3個月。 “但無論是早髮型或是遲髮型的母乳性黃疸,一旦暫停母乳餵養3~5天后,查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值可有明顯的下降。因此臨床上經常使用這種排除法來做輔助性的判斷。”瑪麗醫生指出,由於繼續母乳餵養可以使黃疸重新出現甚至加重,因此不少焦慮的家長也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有肝炎或溶血問題。這時候就應該查查肝和脾以進一步確診。一樣平常來說,出現母乳性黃疸的新生兒身體其他情況都良好,能吃能睡而且體重增加也很正常,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肝和脾都沒增大跡象,查血象也沒貧血症狀。而患肝炎的小兒除黃疸外還伴有厭食、嘔吐及明顯的肝功能異常等,患溶血病的小兒病情一樣平常較重,除黃疸外還有貧血、肝脾大等症狀。
早期預防母乳性黃疸,一是對生後3-4天的新生兒要增加哺餵次數,但每次量不宜過多。吸吮刺激腸蠕動,減少膽紅素重吸收。如果母乳量不足則應適當給予補充配方奶或其他代乳品,使嬰兒免於飢餓狀態,防止膽汁瘀積。二是可以早期對新生兒預防性苯巴比妥苯巴比妥是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誘導劑,可以減少新生兒的膽紅素重吸收,降低血中膽紅素水平,防止高膽紅素血癥。三是對已有母乳性黃疸發生的患兒,可在不停止母乳餵養的根蒂根基上,應用思密達1.5克,與10%葡萄糖溶液勻和喂服,每8小時一次,可促進黃疸較早消退,保證嬰幼兒健康發育
新生兒黃疸是比較常見的,小編家的寶寶黃疸快倆月才消退,防疫針都不讓打,目下當今也很健康和活潑,預祝每位即將來到人間的小猴子們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新生兒黃疸高住院治療好出院後要吃茵梔黃麼
健康諮詢描述: 新生兒黃疸高了,住院治療好後出院了還要不要吃茵梔黃? 想得到的幫助: 茵梔黃是否需要吃? 病情分析:你好,一般來說如果出院的時候已經好…
-
-
-
新生兒黃疸的病理及治療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
-
-
-
新生兒黃疸如何快速治療,求醫生幫解答
健康諮詢描述: 新生兒黃疸167,吃媽咪愛三天能下去嗎?現在都十二天了,愁呢?能餵母乳嗎? 病情分析:你好,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家孩子目前的黃疸是比較…
-
-
-
新生兒黃疸症狀?生理性黃疸治療小技巧
新生兒黃疸症狀是什麼樣的。新生兒黃疸一般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關於生理性黃疸有什麼好的治療措施嗎? 新生兒黃疸症狀…
-
-
-
有效,新生兒黃疸科學治療
母乳餵養治療黃疸 儘早母乳餵養。因為餵養寶寶越早,胎便就會越早排出。胎便裡含有很多膽黃素,如果胎便排出延遲或不排乾淨,膽黃素就會經過寶寶特殊的腸肝循環重新吸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