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對夫婦安迪和瑪吉因為無法生育子女,養了一隻名叫“海格力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鼎力大舉神)的棕熊。
熊孩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教育失敗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學校。
文/鄧娟
有這麼一類人,每當你試圖對其進行批評,非但找不到任何自卑感,反倒深感沮喪和無奈――他們打不得,罵沒用,講道理根本聽不懂;弱小更讓他們先天佔據道德制高點,手握免責金牌;而你引以為豪的心智和武力在他們面前也只是暫時勝出,你雖然方興未艾,但他們是八九點鐘的太陽,你的人生基本定局,而他們的未來無可限量。
這群全方位挫敗你的,正是傳說中比“壞人變老了”和“廣場舞大媽”更具殺傷力的“熊孩子”。
熊孩子號稱“破壞之王”。
熊孩子,在北方方言裡原本泛指討人嫌的頑童,但在最近幾年層見疊出的網絡段子中,被苦大仇深的網友們進一步界定為不守規矩、難以管教的孩子,他們破壞公共秩序併入侵你的私人領地,“他會刪掉你的存檔,摔壞你的模型,劃爛你的屏幕,甚至還死氣白賴地要搶走你心愛的漫畫、遊戲、玩偶……
100個熊孩子可能有1000種熊法,社會新聞層見疊出:有的偷開公交車,撞歪工棚,嚇壞了熟睡中的工人;有的擰開消防栓,水淹5個小區15部電梯……比起來,那個“刮花300萬豪車”都算最沒創意的。
熊孩子,聽起來萌,現實中卻叫人頭疼。熊孩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教育失敗的家庭和管理失序的學校。
熊孩子的背後是教育的失敗。
孩子們如何奪了大人的權?
在熊孩子的話題上,網絡上罵聲一片,看似是觸發了情緒的high點,實則被戳中了痛點,成人在網絡上的發洩,暴露的是現實中的孱弱。
孩子們越發橫行霸道,大人們根本hold不住:媽媽不讓吃冰淇淋,4歲女孩報警稱“媽媽死了”;爸爸不讓塗指甲油,10歲女孩報警稱“爸爸虐待”;爺爺不給零花錢,12歲孫子向奶奶告狀稱“爺爺出軌”。如果只坑爹媽也就罷了,有些孩子對他人釀成的傷害,讓你不能不懷疑《三字經》的前六個字。
什麼時候,孩子奪了大人的權?
以果殼網一篇熱帖對熊孩子“下至3歲,上至高中”的年齡劃分,如今大行其道的熊孩子,其父母絕大多數是70後和80後,這兩代人的成長回憶,多半充斥著父親嚴厲的管教、母親失望的眼淚;隱私被父母當成糗事和三姑六婆分享,自尊心被父母掛在口中的“別人家孩子”擊潰;那些“我都是為了你”“辛辛苦苦把你養這麼大”的嘮叨雖然可以理解,卻也無異於以愛為名施加讓孩子內疚、自責的親情綁架。
熊孩子的背後大多有一個失敗的家長。
但這些父母同時是趕上社會轉型期、經濟壓力最大的兩代人,他們扛著瘋漲的物價和房價,日復一日地忍受擁堵交通,奔波於家庭與職場,無法給孩子充分的陪伴。最多見的家庭模式,要麼是男人在外打拼,女人在家帶娃;要麼夫妻雙雙把教養任務讓渡給老人――前者的問題在於缺乏勇氣、負擔負責的父性教育,所以“爸爸去哪兒”成為近三年最熱門的親子話題;後者的弊端更不問可知,隔代教育最大的特點便是溺愛。
愛可以培育種植提拔孩子的“能”,過多溺愛可能慣出孩子的“熊”。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如今一些熊孩子的家庭地位甚於上帝,要有糖便有糖,要有錢便有錢,權利被無限放大,孩子當得像老子,老子當得像孫子。
過多溺愛孩子,極可能會慣出孩子的“熊”。
熊孩子最可氣的犯錯後不用負責任
每一個熊孩子背後,都有幾個熊大人;孩子行為的熊,都能在大人身上找到根源。沒有人不會犯錯,但熊孩子最可氣的是,犯錯之後永遠不用負責任;熊父母不但沒教會孩子責任,甚至推卸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
你一定聽過這些熊家長語錄:“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孩子還小不懂事”、“你一個大人跟小孩計較什麼”……他們懶得去想,對事實的認知以及是非對錯,與有沒有孩子何干?沒有人天生懂事,正因為孩子還小,才需要大人負擔負責起劃定規矩制定者甚至“懲罰者”的角色――懲罰當然不等於體罰,懲罰的意義在於幫助孩子認識哪些行為在哪些環境下是不合適的。事實上,在尊重兒童天性的西方教育理念裡,自控和責任仍然是最重要的學習內容。
《爸爸去哪兒3》裡,公認最會和孩子溝通的加拿大父親夏克立,會在女兒犯錯誤後罰站;混血兒諾一的法國媽媽安娜,早早就培育種植提拔兒子的獨立意識和“保護妹妹、保護媽媽、保護女人”的責任感,所以不到5歲的諾一能在無父母陪同的情況帶著3歲多的妹妹參加節目,而這些其實不妨礙他仍然是最相信童話、保留純真天性的孩子。
夏克立總是耐心而溫柔地與女兒交流,並且平等地對待她。
疏於管教的熊孩子,在網絡熱文裡,他們的命運除被“痛打”,還有另外一種走向:一個熊孩子拿水往親戚家的鋼琴琴鍵上倒,孩子爹媽以“哎呀,小孩子不懂事”推脫,還反說“好心幫忙洗琴”。親戚不好發火,於是笑眯眯誇熊孩子幹得好――後來熊孩子不屈不撓,在商場用可樂“洗”了一架60多萬的進口鋼琴,被索賠19.8萬折舊費。
在厭惡熊孩子的讀者那裡,這個故事的結局比“痛打熊孩子”還要“民怨沸騰”。有人“神評論”:對熊孩子最好的教訓體式格局是讚美和鼓動勉勵,這樣他一定挺不過18歲……
這樣的結果,遠遠比孩子被打罵更殘酷。負責的家長會在外界懲罰降臨前樹立孩子的是非觀念,不負責的熊家長,卻只會索求別人的包容和退讓。
放縱熊孩子,樂得看他惹禍,這比孩子被打罵更殘酷。
學校是每一個孩子必經的緩衝帶
離開家庭之後,踏入社會之前,學校是每一個孩子必經的緩衝帶。他們被輸入這架巨大的機器,根據分數給貼上優良中差的標籤,最後推向社會。
BBC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重新點燃了對中外學校教育的爭論。5名中國老師被派往一所英國中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代課,面對十三四歲的英國孩子,這些來自國內的圭臬標準教師遭遇了亙古未有的挑戰。
34歲的數學老師鄒連海在講解三角函數時,英國學生的迴響反映是:為何要學這些?我覺得一生都用不到,還不如教我們怎樣繳稅。教中文的趙老師則語重深長地傳達中國式的教育觀:讀書是為了餬口,因為生活是如此艱難。
中國教師到英國代課,透露表現要讓英國人見識“獨特的中國式教育”。
儘管最後的考試,中國老師代課的班級在成績上毫無懸念地勝出,但那所中學的校長卻並未真正認同,因為他發現英國孩子不太可能會有中國孩子的那種絕對驅動力――“作為中國人只有一條出路,那就是成功。”
有毒的成功學滲入滲出了校園,打著“德智體美勞”旗號,卻習慣用苦大仇深的體式格局,灌注貫注著高人一等的理念,這類偏重自我實現的教育,只強調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人”。
傳統的學校管理有時候簡單粗暴,標準化的大生產模式通常會削掉所有稜角,從校服到髮型,從外表到心靈,把每一個成品都磨得平整,否則就會成為另類。
這樣的校園生活,恐怕連乖孩子也很難真正快樂,那些成績不好還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感觸感染不到學習的樂趣和希望,無法得到平等和尊重的對待,就這樣被放逐了。
熊孩子很容易被孤立,從而變得原來越熊。
每個熊孩子的養成,既有個體緣故原由,也受到環境的綜合影響,他們是麻煩的製造者,也是浮躁和戾氣社會的受害者。
通往成人世界的道路危機四伏,也許今天某個熊孩子會成為未來的愛迪生,也許大多數曾經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終會安全成長,成為大千世界的普通人;但也會有一些熊孩子,錯失了被有的放矢的治癒機會,在可恨可悲的陰影路上一路狂奔,而他們原本生來無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每個熊孩子,其實都是受害者
英國一對夫婦安迪和瑪吉因為無法生育子女,養了一隻名叫“海格力斯”(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鼎力大舉神)的棕熊。 熊孩子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教育失敗的家庭和管理失…
-
-
-
中國有熊孩子,美國有“熊”父母,熊父母的存在是個世界性難題,你們醬紫真的好麼?
在美國,老師被認為是一份很“苦逼”的職業,跟中國的老師們一樣,他們既要對付美國的熊孩子們,還要對付美國的那些“熊父母”們。也許有許多小夥伴們要說了,美國的父母…
-
-
-
一人帶4個熊孩子,還發明瞭家務健身法逆襲成最美辣媽!
“等我吃飽了再減肥。”“都快40歲了還減什麼肥?”“又不用找對象了,還怕什麼身材走樣?”“要照顧熊孩子哪有時候顧自己?”…… 在變身黃臉婆的路上越走越遠,孩媽們…
-
-
-
帶娃沒時間?這位40歲博士媽媽帶了4個熊孩子,靠做家務練出了馬甲線?|
這裡有愛、有知識、還有孩子成長的故事 有寶寶的媽媽都知道 孩子是能在天使和魔鬼之間 自由切換的外星生物 寶媽的日子常常是這麼過的 你疊衣服又怎樣,哪有本寶寶扔的…
-
-
-
這位40歲博士媽媽帶了4個熊孩子,靠做家務練出了馬甲線
人生所有的沒時間,都是因為不夠想 所有的沒完成,都是因為不夠努力 夏天已經過去一半,你身上的肉肉真的還好麼 � 瑜伽、健身、馬甲線 那是理想,光說不練是假把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