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許多人認為,現今的孩子大都是在“蜜罐”中長大的,他們任性、脆弱、自我,因而不斷呼籲:要讓孩子多吃苦,比如吃糠咽菜、下地勞作,接受父母、教師的求全譴責……

我對這種觀點持保留態度。提倡讓孩子適當體驗挫折,是正理;但因此就將挫折教育等同於讓孩子吃苦,就太過狹隘了。對於幼兒來說,挫折教育的含義,其實不是要人為去設置一些障礙,讓他經受艱難困苦;而是要在一樣平常生活中,讓他懂得如何戰勝自己成長路上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挫折。比如:吃飯時不小心把碗打翻了、上廁所時不知怎麼尿到了褲子上……

實行正確的挫折教育,家長必須糾正包辦代替的思想,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體驗到適度的挫折;在挫折感悟、體驗的過程當中,引導孩子逐漸學會獨自面對困難、解決問題。

1. 觀察孩子的施展闡發,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策略解決問題

幼兒的生活和學習活動絕不會好事多磨。家長在日常平凡就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施展闡發,在孩子面臨挫折並經過努力仿照照舊失敗時,積極引導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

比如,3歲的孩子多次努力仿照照舊脫不下衣服,家長就能夠這樣指導――“你看,衣服還有釦子喔,釦子沒解開,衣服當然脫不了了,我們先來解釦子吧”;又或者這樣指導――“你看,衣服有兩隻袖子,只一個手往後可脫不下來,不如兩隻手在背後,一交叉,衣服是否是就脫下來了呀”。當然,這還不夠。在家長的指導下,如果孩子把衣服脫下來了,家長要鼓動勉勵、表揚孩子,這樣做,可以或許增強孩子克服其他困難的決定信念和決心。

2.抓住同伴交往的時機,鼓動勉勵孩子向困難發起挑戰

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比如,兩個孩子玩遊戲,其中一個孩子向另外一個孩子討要玩具,被拒絕了,這對孩子來說,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挫折嗎?

當孩子哭著向家長求援時,家長不要急著去幫忙討要,也不要回避和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是要和孩子商量解決的辦法,鼓動勉勵孩子勇敢地向困難發起挑戰,培育種植提拔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3.適當給予批評,讓孩子嘗一嘗失敗的滋味

目下當今有些孩子被嬌慣了,雖然聰明伶俐,但驕橫傲慢、好勝好強:在各種活動和遊戲中,只能接受自己“第一位”;在所有的場合中,只能接受自己處於被表揚、被羨慕的狀態。一朝一夕,就不克不及禁受一點挫折與失敗,偶爾接受批評,便會沮喪、惱怒或喪失決定信念,更甚者,做出後果嚴重的舉動。

所以,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更應該改變自己的“溺愛”態度,在孩子行為不當時及時引導、適當批評,指出其錯誤謬誤和不足,並予以適當的約束

讓小寶寶快樂成長,關注微信公眾號“孩子怎麼教”,微旌旗燈號:haizizenmejiao,更多育兒、親子、早教知識等資訊等著你哦!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