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手足口病!!究竟是種什麼病?

深港君必須在這裡跟大家普及一下,

深港君(微旌旗燈號:loveszhk)有一名朋友的侄女,

近來正是得了這種病,

整整大半個月沒去學校上課,

小侄女可桑心了呢。。

可是沒辦法,這種病還真得隔離起來!!

據瞭解,每一年5~7月是廣東省手足口病的流行高發期。目前廣東省手足口病已進入流行高發期,手足口病發病將在近期維持較高水平。

學校、幼兒園、其他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實際上是特別很是危險的地方,因為小朋友都聚集在一起,人數過多,交叉感染和傳染性極高!!

截至5月16日,今年廣東省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88366例死亡3例

!較2015年同期病例數(51327例)上升72%,死亡數持平;較2014年同期病例數(138513例)下降36%,死亡數下降86%。

深港君(微旌旗燈號:loveszhk)看著這些數據,已經嚇到不行了。。

家長們!!注意啊!一定要警惕啊!

那麼問題來了,

怎麼辨別孩子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

有無啥辦法可以預防?

得了手足口病又咋辦?

大人會感染手足口病並傳染嗎?

彆著急,彆著急,

深港君(微旌旗燈號:loveszhk)逐個為大家解答疑問。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症,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兒童發病率最高,其他年齡也可發病。

症狀:手足口病潛伏期一樣平常2~7 天,沒有明顯的預兆,多數寶寶突然起病,早期施展闡發主要是發燒,隨後會出疹子。

手足口病引起的疹子是一種透明的水皰,主要集中在手、腳、口腔和肛門周圍,疹子不癢、也不會留疤。出疹子的同時,寶寶可能還會出現類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

怎樣區別手足口疹和其他疹子?

丘疹性蕁麻疹 VS 手足口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屬於一種過敏性皮膚病,一樣平常是因為過敏性食物、藥物或者昆蟲叮咬而出現的水皰、丘疹等皮疹。蕁麻疹的疹子呈淡紅色或淡褐色,摸起來較硬,大小不等,周圍無紅暈,多會劇烈瘙癢,以夜間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寶寶睡眠。可群集或散佈,多見於胸背和四肢。

手足口病:多為大米狀的卵形白色水皰,周圍有紅暈,不會瘙癢,散佈於指腹、手掌心、腳掌心、口腔等部位。

(手足口病的疹子多長在這些部位)

水痘 VS 手足口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水痘的疹子一樣平常會遍佈全身,以前胸後背部最多。此外,頭皮、腳底、手指、手掌都可能出現疹子,特別很是癢,呈現透明的水泡,泡內液體較多。

手足口病:疹子主要出目下當今口腔黏膜、手、腳和屁股等部位,泡內液體較少,比較乾癟,同時伴隨口咽或口腔潰瘍,寶寶會因咽痛導致拒食。

皰疹性咽峽炎 VS手足口

皰疹性咽峽炎:這是種比較特殊的感冒,皰疹僅僅出目下當今口腔內,初為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圍紅暈,以後變成發亮的皰疹,破潰以後變成小潰瘍。多數可見丘疹、皰疹和潰瘍同時存在。

手足口病:多為嗓子裡先有皰疹,後發展到手心腳心,並伴有發燒。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該怎麼辦?

根據病情輕重可以將手足口病分為兩種情況:

1、輕症手足口占比99%左右。只是發燒和出現皰疹,可以居家照顧護士,只要對症照顧護士得當,隨著身體免疫力的提高,自己可以把病毒清除掉。

寶寶1~2 周可以自愈;由於目前還沒有針對腸道病毒治療手足口病的藥物,所以治療手足口病就只有盡力去緩解它施展闡發出來的症狀。

經醫生診斷為輕症手足口的患兒,家長就能夠從以下方面注意進行照顧護士:出了高燒症狀,就使用退燒藥;出現了嘔吐和脫水等症狀,就給他們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即使用口服補液鹽;飲食上應給予流質、溫度偏涼的食物,以免刺激潰瘍造成痛苦悲傷。

2、重症手足口,佔比1%左右。會出現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嚴重併發症,需額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療,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死亡。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置懲罰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置懲罰汙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暢通流暢差的公開場合,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晒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置懲罰。

6.每日對玩具、小我私家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同時,家長們應關注寶寶周圍其他小朋友生病的情況,避免與生病的寶寶緊密親密接觸。還要注意環境衛生以及寶寶的小我私家衛生。儘可能避免帶寶寶到人群密集的公開場合,如電影院、公園、商場等,以免交叉感染。

另,目前全球首個針對手足口的EV71滅活疫苗已上市,近期正在昆明、北京市朝陽區等部分省市地區開展上市後臨床研究,其研究結果會為該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提供重要數據,現階段該疫苗還沒普及。

so……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五句真經一定要記得: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晒太陽

家長最關心的四個問題

問題一:得了手足口病的寶寶要隔離多少天?

A:手足口病的隔離期應該是從感染後的14天結束。通常潛伏期2-7天,所以一樣平常隔離10天左右,可以帶寶寶到沒有小朋友的地方進行戶外活動,既能滿足寶寶玩耍的需求,又能避免把病毒傳染給別的孩子。

問題二:得過一次手足口病,以後還會得嗎?

A: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導致手足口病,得過一次手足口病的寶寶有可能因感染不同種病毒(或不同的血清型)而導致多次發病。所以,即使得過手足口病的寶寶也還是要預防。

問題三:可以用開喉劍或利巴韋林來預防嗎?

A:開喉劍和利巴韋林都是藥物,而不屬於疫苗的範疇,起不到預防手足口病的作用,濫用反倒會帶來新的疾病。那些傳言說吃維生素B族、喝板藍根可以增加抵抗力預防手足口病的說法也不靠譜,千萬別相信!

問題四:成人會被生病的寶寶傳染手足口嗎?

A:人類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成人大多因已經經由過程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成人即使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在自身抵抗力強時也不會施展闡發出症狀,但當成人忙於賜顧幫襯生病中的寶寶而疲勞過度,抵抗力低下時,也會有部分被寶寶傳染上而發病,通常病情較輕、病程較短,有人會誤以為是口腔潰瘍。所以提醒家長們在賜顧幫襯寶寶的同時,也一定要賜顧幫襯好自己。

重要提醒出現下列情況,家長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1、持續高燒不退;

2、頻繁嘔吐;

3、四肢抖動、癱瘓或者抽搐;

4、精神差,白天過度睡眠、容易驚醒、煩躁不安 ;

5、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難,口脣發紫;

6、面色蒼灰、皮膚出現花紋、四肢發涼,出冷汗;73歲以下的寶寶,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內的,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展為危重症,應緊密親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變化請及時就醫。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