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育兒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

家有小寶寶,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睡覺問題了,孩子不睡,大人也休息不好,一旦趕上鬧覺更是雞飛狗跳。作者經由過程觀察總結,條分縷析地解讀了鬧覺的定義、緣故原由、方法、關注點,挖掘瞭解決寶寶睡覺問題的兩個終極法寶,值得新手父母們借鑑。

作者:若遊

Oh NO!寶寶入手下手使勁揉眼睛了,邊揉邊哼哼,接著張開嘴哭起來,然後是大哭、聲淚俱下、撕心裂肺哭個不停……相信帶娃的父母們都經歷過這個場景吧――沒錯,你的孩子鬧覺了。

如果把每次鬧覺比作一場“戰役”,我和家人也算“身經百戰”了。每次寶寶的聲嘶力竭,大人們的疲憊不堪,回想起來都讓人絕望。穿過痛苦的沼澤地,我們把作戰經驗濃縮昇華出了兩個字――“哄”、“吃”。

聽起來好簡單,但在我家,這兩個字真的是最精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了。

第一次碰到鬧覺,可把我們嚇壞了,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寶寶沒有緣故原由地大哭不止,誰也哄不好,怎麼哄也沒用,那哭聲簡直了,就像殺小豬一樣。一直到寶寶哭累了,倒頭睡過去,才忽然理解�⒗聿竊�來是鬧覺。

鬧覺說白了就是不克不及正常入睡,需要“鬧”一下才行。究其緣故原由,實際上是寶寶已經困了,但是睡不著,或者是累壞了,總之是無法自然地進入睡眠狀態。

其實每一個人進入睡眠模式,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種切換不會像按鈕一樣,按到“OFF”就馬上睡著。而作為神經系統未發育完全的寶寶,和大人又有所不同,很多時候沒辦法藉助自己的力量平穩順暢地入睡。這時候就需要大人們推一把,幫寶寶設立建設睡眠通道的連接,儘可能縮短入睡過程。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鬧的是否是“覺”呢?方法也很簡單,一“聽”二“看”蒐集事實證據。

所謂“聽”,就是經由過程哭聲做判斷。掌握語言之前寶寶經由過程哭聲表達,父母要學會聆聽。帶過一段時間孩子的父母都能摸到規律,餓了、困了、大小便、難熬痛苦、生病、意外傷害,孩子的哭聲都是有差別的。如果寶寶哭到撕心裂肺的程度,那就只有兩種可能――要麼是餓,要麼是困。

餓和困的區分有點難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奶吃,如果寶寶一會兒狠吃起來,那很明顯就是餓了,如果不吃奶繼續大哭,有多是困了,也有多是又餓又困(這種情況後面會詳細說)。

所謂“看”,就是經由過程寶寶的行為動作判斷。其實鬧覺是有明顯標誌的,比如眼皮耷拉下來,打哈欠,稍大一點還會自己揉眼睛,情緒的煩躁在表情上也有體現。另外時間也是一個輔助工具,查看一下寶寶的餵養作息表,從睡覺間隔可以幫助判斷寶寶是不是需要休息。

確認寶寶是在鬧覺後,家長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鬧覺的痛苦大家都有體會,眼看著孩子撕心裂肺地哭,傷心的眼淚刷刷往下掉,哭得厲害了連氣都上不來,大人們被折騰得疲憊不堪,但就是一籌莫展,有時不由得耐性,難免會急火上攻,或是埋怨家人沒幫忙賜顧幫襯好,或是對孩子發脾氣。

我理解不由得發脾氣的狀況,但那樣對解決問題於事無補,反而推波助瀾,不如馬上試試我的雙字要訣。

第一個是“哄”字訣。誰都知道孩子哭了要哄,但靠硬哄是肯定沒戲的,大人孩子都累。要訣其實在於“經由過程切換場景去哄”,就是在孩子對一件事情感到煩躁之前,及時切換到下一件足夠吸引TA注意力的事情上。

通常寶寶活動的典型狀態是:自己玩或大人陪著玩――煩了――換別的遊戲或動作――煩了――抱著溜達――煩了+累了――入手下手鬧覺!

你看,寶寶鬧覺之前,場景實際上是一直在切換的,只不過寶寶壞情緒的積累比較平穩,切換的過程顯得比較從容。一旦煩躁情緒到達某個極值,鬧覺就入手下手了,而且從安靜冷靜僻靜到痛哭的過渡時間特別很是短,你還沒來得及迴響反映,寶寶已經嚎起來,眼淚撲簌簌往下掉。父母們往往一會兒慌了神,馬上開啟硬哄模式――提高嗓門大聲安慰,或者抱著寶寶使勁拍,或者硬把奶瓶往寶寶嘴裡塞――這些只能加劇寶寶的煩躁心理,於是哭得更厲害了。

當我們發現這個祕密後,採取了不同的做法,寶寶入手下手鬧覺後,不是停下來馬上硬哄,而是延續之前的活動狀態,繼續切換場景,只不過注意兩件事:一是切換過程要快;二是注意觀察,做到提前切換。

比如我家寶寶入手下手哭鬧,我們通常會豎著抱起來,滿屋子溜達,帶著她在家裡探險,四處走走看看,一圈圈地轉悠。其實這個過程就是場景的持續切換,寶寶通常會比較專注,看得多了就累了,合上眼睡過去。

可以切換的場景需要日常平凡多積累。比如舉高高,聽音樂,放在嬰兒床上玩床鈴,用柔軟的小被子把寶寶裹起來,用貨郎鼓、沙錘、會叫的玩具吸引注意力,都可以在這個時候輪番登場。

如果寶寶能暫時停止哭鬧,然後高興一會兒,證明這個場景有效,就要千方百計讓這種狀態持續久一點。同時嚴密觀察,一旦有煩躁的前兆(比如在你懷裡狂打挺),就要馬上切換到下一個場景中去。直到寶寶折騰到累得不行了,基本就可以哼哼著睡著了。

有一次我也真是著急,眼看著各種場景都不好用,就急得跳起來,寶寶一愣,朝我這邊看過來。我馬上加上了手部動作,一邊跳一邊揮舞胳膊,衝著寶寶大唱“咚咚鏘、咚咚鏘”,沒想到這番賣力演出竟然博得好感,寶寶停下來看著我,然後咯咯笑起來。

有時候單用一個“哄”字訣,就可以成功挽救一次鬧覺,但更多時候只是緩兵之計,真正解決問題還是靠“吃”,也就是第二個要訣。

“吃”字訣,其實就是所謂的“奶睡”,讓寶寶藉助吃奶的過程感到安慰,進入睡眠狀態。在“吃”字訣裡,首選方案當然是媽媽的母乳。我家寶寶後來鬧覺的時候,總是下意識地要往懷裡鑽,不管誰抱著都要使勁往裡拱,這就是寶寶自己在尋找解決辦法,看到這個明確的旌旗燈號,我家都是直接換媽媽上。

如果沒有條件,也能夠用奶瓶。但這種方法要留神,有時候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寶寶伸長脖子腦袋後仰,拼命躲開奶嘴,大喊大叫哭得更急了。TA多是在提示大人們,“我沒那麼餓,我目下當今是困了!你們怎麼不懂我!”這時候如果強行餵奶,很容易嗆到寶寶,只能回到第一個 “哄”字訣上面。

如果寶寶剛吃完奶不久入手下手鬧覺,奶睡也能夠藉助安撫奶嘴,或者TA日常平凡喜歡放在嘴裡的玩具、咬咬膠、磨牙棒等體式格局來實現。

“哄”字訣和“吃”字訣配合使用,能解決80%的問題,還有20%的情況,是怎麼也不行。這也是正常,據我所知很多家庭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最後只能是讓寶寶哭下去,直到哭累了就可以自己睡了。

但是別高興得太早,十分困難睡下的寶寶,常常是半個小時不到又醒過來(不過這時候候寶寶不會再鬧了),醒了就接著玩,或者繼續吃奶。我家的情況,經常是鬧覺哄睡後很快又醒過來,然後吃很多多少,接著再繼續睡上一大覺。

這種情況後來我們的總結是,寶寶既困又餓,但是困的優先級更高(所以沒辦法在困的狀態下吃東西),於是就選擇先解決困的問題,經由過程鬧覺讓大人幫忙哄睡,迷糊一下暫時不困了,然後再醒過來解決吃的問題。

最後,寶寶偶爾鬧覺是正常的,父母們沒必要太焦慮,更不要對寶寶吼叫發脾氣,試試“哄”字訣和“吃”字訣,慢慢找到自家孩子的規律,有新的發現記得回來告訴我哦~

(作者簡介:若遊,做過五年記者,如今是一個0歲女寶的奶爸,測驗考試用敏銳的觀察力理解這個世界,和女兒一同成長。)

本頭條號擁有30餘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背景的專家學者,將與活動號(微信公眾號:親子溝通如何說)一起,致力於推動有品質的親子溝通,“你問我答”功能已經開啟。歡迎關注!

轉載須徵得本頭條號作者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孩子大人怎麼新手父母拿走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 家有小寶寶,最讓人頭疼的就是睡覺問題了,孩子不睡,大人也休息不好,一旦趕上鬧覺更是雞飛狗跳。作者經由過程觀察總結,條分縷析…

  • 朋友之間不過可是你做到了嗎?

    我有內麼一群傻姑娘們,沒混熟的時候一個比一個文靜,混熟了個個都隨從跟隨神經病院跑出來似的,激動就愛彪髒話,伸手就愛摸人胸,一個比一個流氓,一個比一個厚臉皮。但…

  • 孩子怎麼辦?

    健康諮詢描述: 寶寶晚上持續鬧覺已經半個多月了,每天睡覺前就大哭,一定要抱著才肯睡覺,還要邊抱邊走才可以,睡著了才可以放下,有時候哭的實在是太厲害,就感覺像是哪…

  • 家長總愛說這難怪孩子愈來愈墨跡!

    文|文兒 生活中總能聽到家長說:快點穿衣、快點吃飯、快點走等等,好像慢就意味著落後、被淘汰了,其實家長這樣不是在幫孩子,因為孩子的節奏被打斷後,反而會更花時間…

  • 出生可是孩子手指彎曲是是很嚴重

    健康諮詢描述: 孩子出生快兩個月,可是孩子手指彎曲,是不是很嚴重,請問怎麼處理? 想得到的幫助: 問題嚴重嗎?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的描述情況,孩子…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