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注:本文作者系一名監獄警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該民警充分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術為許多高牆內外有心理問題的人送去了關愛。該文講述了他其中的一個矯治案例,從中告誡我們:要反思自己的“黃金規則”!

應一位好友之約,春節期間接手一個心理諮詢案例,求助者是他的一位朋友的父母,也是自己雞年以來的首個案例。諮詢者是一對老年夫婦,60多歲了樣子。老伯淚流滿面,伯母情緒也極度底落,並已經準備好安眠藥,隨時準備自殺。

原因:這位老伯11歲時喪父,青少年便極為艱辛,受盡了苦,撐起了家庭全部艱辛。後來成了家,含辛茹苦養育兩個兒子。如今兩個兒子都已過不惑之年,成家立業,並都有了自己的子女。二老已經老了,老伯兩鬢斑白,有心臟病,老伯母也患了關節炎,行動非常不便。養兒防老,二位老人自然想到了兩個兒子的贍養問題。想想艱辛地把孩子們拉扯大,又給他們蓋房子,娶媳婦,現在又給他們帶大了5個孩子,分了家,並且自己從來沒跟他們要過糧食和錢,每次孩子們來,都是吃了喝了拿著走,自己滿對得起他們了。現在自己老了,孩子們也該回報了。二老來到老大家,結果是閉門羹,並且為了件小事,老大媳婦還堵到了自己家門口罵了一頓。自此與老大家恩斷義絕,互不往來。來到縣城老二家,開始融洽,沒過多久也便漸起隔閡,多次遭兒媳側目相視。雖無爭吵,卻讓二老傷心至極,不得已又回到村裡。這個春節,二老情緒非常低落,也沒準備魚肉。二兒媳知道後非常生氣,覺得自己三個孩子如果回老家後將沒肉吃。想想兩個兒子都指望不上了,很是失落,尤其是伯母,一想到自己將老無著落無人管,更是絕望想到了自殺。

為了方便閱讀,本文沒按案例格式進行記錄,談話重點摘要如下:

諮詢師:你們認為對子女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進行了無私的付出,能為子女們做的都做了,現在人老了,需要他們幫助的時候,但並沒有得到孩子們的孝敬和回報,覺得很委屈、很無望,是不是?

求助者:是的。

諮詢師: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孩子們並沒有做錯,其實是你們做錯了!

兩位老人都同時擡起了頭,帶著疑問看著我。

諮詢師:因為你們在撫養孩子的時候,都帶著一顆求回報的心,都帶著一顆有所得的心去做的。你們認為“我們對你們好,你們就應該對我們好。我們養大你們,就是為了我們老了你們養我們。”對不對?

求助者:對。

諮詢師:但是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認為:“你們對我們好,是有目的的,是求回報的。我們可以對你們不予理睬,甚至不對你們好,因為你們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好。將來我們也可以象你們一樣,對我們自己的孩子好,但這和對你們好不好沒有任何關係”?

求助者:沉默後,二老點了點頭。

諮詢師:所以說,不是孩子們做錯了,真的是你們自己做錯了。那錯在哪裡呢?錯就錯在你們的做法,是用了“反黃金規則”。什麼叫“反黃金規則”呢?通俗說就是“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必須對我怎樣”。在心理學上,你們這樣的做法就是絕對化的要求。當這種絕對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你們便產生憤怒、悲傷、敵意、失落、甚至絕望的情緒,也是必然的。

求助者:是這樣的。那我們該怎麼辦?

諮詢師:要想糾正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要學會運用“黃金規則”。所謂“黃金規則”通俗講,就是“像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你希望別人對你好,你就對別人好。你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從現在起,你就開始尊敬身邊每一個人。你希望你有困難的時候別人幫助你,那麼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就要主動去幫助別人。就拿你們的事來說,你們要做的,是更加尊敬和孝敬自己的老人、長輩。你們去這樣做了,子女也自然地跟你們學,去孝敬他們自己的父母和長輩。他們這樣做,也是在給他們的子女樹榜樣,進而他們的子女也會效仿他們。就是說,你們要想得到孝敬,你們要做的,是孝敬你們的老人和長輩,並且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求老人和長輩任何回報,不帶有目的性。這就是你們自己的“黃金法則”。

求助者:嗯,真的沒往這方面想,確實應該這樣。

諮詢師:其實,你們的老人和長輩們撫養關心你們這麼多年,也是你們該回報的時候了。而你們現在做的,在我看來,反而卻是在“孝敬”子女,並且給他們的子女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在你錯誤做法下,你們的子女也認為你們這樣做是應該的,因為將來你們要指望他們,有求於他們。該他們做的事情,你們卻做反了,他們會樹立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這是你們的錯。比如過年你們沒肉吃,做為子女,應該主動了解情況,主動給父母買肉買菜,而不應該意味責怪父母沒給他們以及他們的子女肉吃。你們要教會後代,行孝是要往上行,不是往下行。

求助者:嗯,這下我真的明白了,看來不能全怪孩子們,我們確實也有責任。

針對要自殺的伯母,我也另外進行了專門的心理諮詢,不再詳述。這位伯母很快也想通了我所講的道理,當下釋然了。分別時刻竟然展顏而笑,笑地很開心,並說原來自己鑽了死牛抵角,現在的心結一下子給打開了。

此案例中,我用的是合理情緒療法。找準求助者的“ABC”,針對求助者不合理信念中絕對化的要求及糟糕至極的表現,在修通階段運用了“黃金規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的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不知不覺運用了“反黃金規則”而不自知?在追求金錢的路上,在通往官位的途中,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在與朋友的處世之道中,在謀劃工作的思維上……

哎,是到了該檢點我們自己“黃金規則”的時候了!

本文打賞全額返還作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