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往往有一些情況容易引起家長的忽視,以下三點少兒教育行為就是在早都時期普通存在的現象,您知道嗎,這些行為是危害兒童心理髮育的。

1、退縮性行為

有些孩子聰明又健康,學習成績也不錯,唯一不好的就是畏縮,在人多的場合,他總是靜坐在一旁,別人問話,他臉漲的通紅,不答話,有時咬鉛筆、吮手指,對旁人似乎沒有什麼興趣。像這種情形,一般稱為“退縮性行為”。有這樣行為的孩子在團體中很容易被別人忘記其存在。產生退縮性行為的原因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但與所受到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

2、破壞性行為

首先要分清什麼是破壞性行為。孩子的某種行為從表面上看是破壞性的,但經分析,其目的很多卻是建設性的。例如,孩子把鬧鐘拆開,想了解它是怎麼響的;把彩色的玻璃鏡砸開,想看看裡面有沒有花等。孩子就是通過這種貌似破壞的行為來探究和認識事物的。因此,這類行為是健康行為。但是,有少部分孩子經常故意打破學校或鄰居的玻璃窗、燈泡。故意搞髒別人晾晒的衣服、床單等,以損壞他人的財物為樂,那就是破壞行為了。引起孩子破壞性行為的原因各異,由敵對情緒引起報 復、由不愉快情緒引起的發展、為了炫耀自己“能幹”等都會導致幼兒的破壞性行為。出現嚴重的破壞性行為時要注意及時進行心理諮詢。

3、性別倒錯

“性別倒錯”是指一個人的心理上的性別認同與生物學上的性別不吻合,即生物學上確定性別的男性或女性,卻強烈地認為自己是個異性。具體來說,有這樣一些表現:持續地嚮往穿著異性的服裝;對異性 感興趣,不喜歡和同 性在一起;長期認同異性,比如小男孩常告訴別人自己是小女孩。經常表現出異性的儀態、聲調、姿勢等,而且在外界壓力下仍無法克服;經常不被同伴接受等。出現這種性別倒錯,應及時帶領孩子到專業醫療部門就診。

在孩子的早期少兒教育中,我們作為家長要多一些理性的觀察,心細一些,把這些容易引起危害孩子心裡發育的行為杜絕掉,讓每個寶寶都能健康的成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