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張德芬是通過《遇見未知的自己》,而我卻是從克里斯多福《親密關係》推薦序的文字裡。一起參加P.E.T. workshop的週週曾經力薦《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這本書,當時不知道里面講的什麼,單單書名就足矣讓你好奇。
因讀了張德芬女士推薦和翻譯的《親密關係》受益匪淺,於是,《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這本書自然得到厚愛,從書堆裡脫穎而出。
經歷了各種晦澀、燒腦的閱讀後,這本書如一縷清泉、一抹紅霞、一陣芬芳,可以讓你在紛擾的世間裡,放下幾縷凡塵,悠悠地在心靈的港灣裡愜意地與文字起舞,時而靜觀自己,時而撩撥往事,無關對錯,只為陪伴那個久違的、被遺忘在歲月的角落裡孤單的自己,你抱著TA說,我拉著你,讓我們一起長大。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是一本關於“關係藍圖”的書。這裡講述了你與自己、與愛人、與父母、與孩子、以及與外界一切的關係。這一切關係的根本是你與自己情緒相處的能力,正如她在《遇見未知的自己》書中所說:“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投射與原生家庭
作者說,親密關係中的問題,都是我們與父母之間問題的反映和投射。
這裡,又不得不提原生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生命樣本,我們從出生後,所有的情感處理模式、應對模式都在效仿父母。父母間的溝通模式深深地影響著我們。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認知後,我們知道在這個家庭裡,面對父母的種種,絕對需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有時,我們對父母的“缺點”深惡痛絕到絕對不允許自己沾染,更不能讓自己的伴侶攜帶。帶著這份“暗示”,我們走向了婚姻。
曾經做過原生家庭父母優缺點和自己優缺點比照的人都知道,自己身上並沒有如我們所願只遺傳了好的部分,那些不好的部分也在我們的一葉障目下如影隨形。
而且,我們不僅在重複自己父母的溝通模式,竟然也會千挑萬選地找到一位和自己父親或者母親在個性上很相像的人。然而這些,也只有部分人在婚後帶著自我覺察才會發現。
從小有個喜歡控制和指責的父親,那這個女孩子很可能找到一個和父親性格大同小異的丈夫;一個有著喋喋不休媽媽的兒子,也可能找一個不斷抱怨和指責的女人做妻子。
作者說,這就是我們在父母那裡未完的功課,需要用餘生去繼續完成。
什麼是投射?
投射的概念是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提出的,用以分析和了解“說者的內心世界”。 投射是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
簡單的說,就是推己及人。一個自己守信的人,會認為大家都是守信的,一個慣於欺騙的人,不會相信任何人。
所以,當夫妻間爭吵、婆媳不和、朋友誤解的時候,我們多數都是在投射自己的觀念和情緒。
“你今天怎麼穿這件衣服?”
對方一個簡單的句子,你會有多少種解讀?你想當然句子的背後承載了什麼樣的情緒和暗示?
指責?
不滿?
挑剔?
否定?
肯定?
……
不同的生長環境,形成了不同的認知,不同的認知又帶給我們不同情緒體驗和評價,隨即便產生了不同的投射。
因此,你喜歡一個人、討厭一個人,都是你的心境和信念決定的,與那個人真的無關。
情緒
情緒是主觀的認知經驗,只要是人,就有情緒。開心、愉悅、興奮,這些情緒都被標籤為正向的,積極的,受歡迎的,而沮喪、悲哀、憤怒、痛心、恥辱、羞愧、恐懼,這些被人們厭惡的、拒絕的負向情緒是不受歡迎的,也是不被允許出現的。
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大家都勸你開心點,別掃了大家的興;當你失戀時,朋友們勸你不要垂頭喪氣,一起喝一頓就好了;當你因壓力一籌莫展,你的愛人會說,車到山前必有路,不要庸人自擾……
總之,這些所謂的負向情緒我們自己都不願面對,我們怕被這些情緒啃噬、吞沒的感覺,我們恐懼那種深深的無能為力。
但是,娑婆世界,人總有喜怒哀樂愁,怎麼辦?一旦情緒來了,我們就習慣地通過指責、討好等方式轉移出去。
有時成年的我們還是要對父母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哪怕是自己認為不妥的、不合適的,有悖於自己的想法,自己也要去完成。這並不是粉飾的孝順,而是不願面對因拒絕父母而導致父母失望後、自己揹負的愧疚感。有時,我們發現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打人,家長暴跳如雷,指責批評孩子,其實,你的批評和指責也只是在隱藏自己的自責和羞愧。
所以作者說,你永遠不是為了你認定的理由去生氣。
我們要通過覺察,學會和自己的情緒相處。著名心理學家榮格說,你必須去感受,才能夠療愈。
當你肯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待在一起,去感受它,觀察它,你才能夠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負責。
把處理問題的權利留給擁有問題的人
這個觀點與P.E.T.的理論有些相似,誰擁有有問題誰就有解決問題的權利。
這一點,對於中國父母,真的太難了。
因為我們不願意看到孩子受苦、受委屈,我們不想因此心痛,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掃清障礙,解決問題。
但是,最後的結果是,孩子並沒能從中得到教訓和成長,一路坦途,也不知道如何面對挫折和壓力。當他們長大了,父母又在抱怨,何時可以獨立和自強。
人生就是經歷,把人生的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去選擇、去嘗試,在經歷中成長。
這裡的“放手”不是全然不管,而是在父母的權衡利弊的引導下,孩子自主地選擇並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也許就是“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吧。
我們終究要學會做自己
怎樣做自己,是我們一生的課題。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我們就要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內心,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粉飾、不逃避。生活中很多人的痛苦都是源於想的、說的和做的都是擰巴的,導致身心靈的不統一,這種擰巴讓我們不堪重負,逐漸讓身體遠離了心靈。
那怎麼樣才可以做自己呢?
不被別人的期待綁架,不被“為你好”桎梏,不為愧疚犧牲,不被恐懼裹脅。
在不傷害別人利益的前提下,做到內外一致,肯定自己的光鮮,接納自己的不堪,不委曲求全、也不口是心非。
看破不說破,說真不說全。時刻帶著覺察,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書沒讀完,就推薦給了很多朋友。其實,看透了這本書,你就看透了你和世界的關係,也會明白如何和自己相處。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活在當下,時刻覺察。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期待你的留言。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帥媽手記(shuaimashouji)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
很多人知道張德芬是通過《遇見未知的自己》,而我卻是從克里斯多福《親密關係》推薦序的文字裡。一起參加P.E.T. workshop的週週曾經力薦《捨得讓你愛…
-
-
-
“捨得讓你難過的人,能有多喜歡你?”
1. 捨得讓你難過的人能有多喜歡你。 2. 你以為熱情主動他會感動,你以為你患得患失他會心痛。其實都沒有,只有你一次又一次犯賤再主動。 3. 認識你之前,我…
-
-
-
讓愛人銷魂的“親吻技巧”
超凡的吻是一種絕妙的平衡,可是一套完整的學問。該如何訓練自己成為吻的專家?以下是善吻、好吻人士的經驗之談。 讓愛人銷魂的“親吻技巧” 充分的肢體語言 先用…
-
-
-
各位爸媽,你捨得讓自己孩子走彎路嗎?
感謝您關注中國教育報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總是以自身的人生經歷和家長的威嚴去教育孩子少走彎路…
-
-
-
你怎麼捨得讓孩子喝奶粉?
奶粉被“神化”,在中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誰家孩子能一次喝240ML?好厲害!充滿羨慕的目光! 誰家孩子三歲了還一天喝三次?好胃口!肯定長的胖! 凡此種種,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