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希恩博士文章的最新摘錄集錦,他曾經是、也永遠是――體育哲學之王。
在熱情、鼓舞、激情的背後,一定是希望。
心繫1970年代跑步運動的跑者和讀者一定記得喬治・希恩博士,這位新澤西的心臟病專家和作家寫了大量文章,推動了美國的第一次跑步熱潮。
要是你不知道他,可以去問問你的父輩。作為《跑者世界》的專欄作家、暢銷書作者和場場爆滿的熱門演說家,希恩博士已經成為了一代跑者的代言人。在他以前,沒有人像他一樣如此簡單、善辯、真誠的解釋,為什麼跑步成為生活,以及跑步如何成為生活。跑者們經常說跑步可以幫助他們“找回自我”。對許多人來說,喬治就是指路的明燈。
當然,他1993得癌症去世以後,這項運動繼續大熱,許多在這一波浪潮裡成長起來的跑者也許並不瞭解喬治的歷史貢獻。但是他談及的跑步――包括如何積極、光榮、實現自我、真實的生活――這比以往的任何人的作用都更大。
下面的文章來自《希恩跑步哲學精華》(《The Essential Sheehan》的暫譯名),其內容為希恩博士生命最後20年發表過的雜誌專欄和圖書的精選。我們希望本文可以激勵你前行,就像喬治活著的時候做過的那樣。
――《跑者世界》主編大衛・威利(David Willey),摘自《希恩跑步哲學精華》一書前言。
這本書是中國跑步愛好者熟知的《跑步聖經》。
也許今天,就是你離開英雄的日子。
我在上一個電視節目訪談秀,跟一位從來不鍛鍊的女士討論如何鍛鍊。“我的精神有意願”,她跟我說,“但我的身體卻很孱弱。”
我當然無數次聽過這種藉口了。但是第一次,我覺得反過來說也是對的。身體有意願,意志卻很薄弱。其實我們的身體有能力做大部分讓人震驚的壯舉,但是我們意志卻停留在電視上、收音機裡、車庫的汽車裡。
身體不僅僅有意願,它還渴望行動。身體裡充滿了所有意志所欠缺的東西:力量、能量、耐力、活力。我們為了覓食用腳步跨越大洲,從南極跋涉到北極。即便是現在,我們也看到家庭婦女在跑馬拉松、新入職的股票經紀人在做拓展訓練、退了休的高管在爬珠穆朗瑪峰。
我們的軀殼渴望更多的挑戰,尋求更多的突破。我們缺少的是身體上的能量。燃料就在那裡,等著我們去引燃。我們需要一點點星星之火來點燃那種讓我們真正能付諸行動的東西。
從我們早上睜開眼的那刻起,我們就想盡辦法抓住各種“精神有意願,但是肉體很孱弱”的藉口。鬧鐘響的時候我們賴在床上,收音機響的時候我們賴在床上,家人過來搖我們起床時,我們還賴在床上。直到能賴的最後一分鐘以前,我們還在跟床單做著艱苦卓絕的鬥爭。那麼,戰勝惰性,從床上爬起來,究竟要消耗多少卡路里呢?誰的身體累壞了,腳都不能沾地了?我可以藉口說我半昏迷了,身體不能協調運動了,但是每天都會重複無數次這樣的情況。身體準備好了,意志準備好了,精神卻原地踏步、停滯不前。沒有感情,也沒有動作。
缺少的這種精神能量叫“熱忱”。每天,我們的精神都會很多次缺乏熱忱。當我們充滿熱情,我們會有讓肌肉有耐力的決心,不屈不撓讓心臟跳動起來的勇氣,讓我們的身體野蠻其體魄的激情。
想要成功,就要有激情。你必須有一點點狂熱。如果你想讓其他人動起來,你必須先讓自己動起來。艾默生說過,想要鼓動其他人,必須先把自己鼓動起來。每次做演講的時候,我都非常清楚這一點。在演講前一個小時,你們就可以看到我會一個人走走,跟自己嘟囔著什麼,逐漸讓自己熱起來,這樣我站在桌子上完成這次演講的時候,我脫的只剩下牛仔褲――褲腿還得捲到膝蓋上。
但是精神遠比這種激動要多的多。當不再激動的時候,精神可以給我們動力。精神是所有其他都失敗的時候,依然支持我們前進的力量。這就是牛津大學的拉爾夫・約翰遜(Ralph Johnson)教授在他的論文裡指出的“人類耐力的因素”,一個人生存的能力通常取決於他的個性的質量。
意志和身體的關係在探險家和登山運動員身上體現的尤其突出,這些人都在極端環境下拓展和超越自己的極限。探險家斯科特船長這樣描述一個他的隊員:“我們的人萬里挑一。從沒有人像他這樣健全、積極向上、不可擊敗。”至於斯科特自己,他的一位同伴這麼寫道:“斯科特是我見過最強壯的身體和最強悍的人的完美結合――這是因為他並不那麼強。他戰勝自己的弱點,成為我們緊緊跟隨的堅強領導,我們都熱愛他。”
在熱情、鼓舞、激情的背後,一定是希望。我們可以選擇,我們可以決定。當我們想要的時候,我們可以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做事情。當我們踐行的時候,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的腳步。
否則的話,那隻不過是希望而已,那隻不過是這世上無所事事的空想者,還有他們軟弱無力的精神意志。我們必須渴望些什麼,而且要狠狠的想――像堂吉柯德或者傳教士那般充滿熱心、激情和熱忱。然後,我們會突然發現我們自己已經動起來了,眼前的目標無比清晰。一旦我們動起來了,精神和身體就像脫繮而出的紅鬃烈馬,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與意願相熔合的那個短暫但是美好的時刻,身體和精神合二為一,如入化境。
我是,其實你也是――一個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永遠不能被重複的事件。因此,我要,你也要去扮演一個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永遠不能被重複的角色。我的生命,其實就是一場獨角戲,有時我是作者,有時我是演員,有時我是導演,有時我是製片人。
不幸的是,感知力總是後知後覺。我還是孩子的時候就知道――也許不怎麼清楚,但是我的確知道有這個東西的存在。我兒時的生活也是我自己的生活。那段時光充滿了嬉戲和虛幻、能量和緊張、幽默和智慧,然後,你就成了你想成為的那個人。
但是不久以後,我們就成了茫茫眾生中的一員。我們學習眾生的規則,我們學習眾生的條例,我們學習眾生的美德,我們學習眾生的倫理。我們成為了社會的一部分。社會當然是要維繫的,所以社會影響了我們,我們接受了社會的義務。
其他人開始問必要性的問題。“我們來這裡”盧梭問道,“難道就是為了做這些日常的雜事嗎?”社會回答的答案說,是的。工作必須有人做。如果沒有工作可做,那麼就要找些工作來做。我們必須讓自己忙碌。一旦精神閒下來,就會思考;一旦身體閒下來,就會享樂,這對眾生來說,是危險的。
在這個時候,那些孩提的時刻,我們也許覺得自己就是我們想要的樣子,我們經營的生活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所以少數快樂的人更早開悟了。但是我們眾生中的大部分人都沒做什麼抵抗。我們表現的很溫順,直到我們完成自己繁育後代的義務了,直到我們把我們最好的年華花在維持社會的相對穩定上了。
但是那又怎麼樣?40歲、50歲、60歲,一代代的人老去了。眾生不再需要我們,大自然不再庇護我們,比賽不再在乎我們了。我們孑世獨立,老無所依。我們已經為自己的目標付出過了。那麼我們到底想要什麼?精彩!也許比精彩還要好。然後我們回到嬉戲和虛幻、能量和緊張、幽默和智慧,回到我們兒時就瞭解的那些。讓我們需要眾生的壓力越來越小了。我們每個人都感到需要讓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感到身體和精神的無限可能,價值觀和氣質讓我們與眾不同。
一旦這樣了,日常瑣事的知識就沒用了。我們現在終於瞭解眾生了。我們不再需要遵守什麼規則,不再需要扮演什麼角色。莫名奇妙的,我們會感到力量和勇氣,內在的洞察力成了我們自己的規則,我們自己演自己的戲。
這是悖論。在其他人認為我們衰老的年月裡,我們將比以往更精彩。當我們希望躺在躺椅上,悠閒的、平靜的看著一本大書的時候,我們的能量得到了轉換。年輕人終於可以比得上我們的活力和韌勁了,自孩提時代之後,這還是第一次,我們知道如何嬉戲了。
為什麼這一切都要等我們40歲,甚至更老以後才發生呢?我想,其實,這並不需要。也許只有我才是這樣吧,我總是後知後覺,我就是那種人。那麼,你呢?也許會不同吧!一道閃電會在你21歲的時候把你打醒,不用你等到70歲才幡然醒悟。今天,也許就是你離開眾生的日子。
笨鳥文摘 ID: bnwz2012
▲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笨鳥跑步(mlsnynp2014)跑步即人生,關於跑步方法,技巧,營養飲食、 運動安全恢復、跑步裝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寫給跑步,寫給生活
喬治・希恩博士文章的最新摘錄集錦,他曾經是、也永遠是――體育哲學之王。 在熱情、鼓舞、激情的背後,一定是希望。 心繫1970年代跑步運動的跑者和讀者一定記得喬…
-
-
-
我和一個男生互寫情書,我給他的被發現了
健康諮詢描述: 我初中生,我和一個男生互相寫情書給對方,我藏的好,但是那個男生沒有藏好,媽媽問我是不是寫情書給那個男生了,我說沒有,怎麼辦啊,我不知道我媽到底有…
-
-
-
為何女人認為男人給錢就是愛,不給錢就是不夠愛?
凌子老師,感覺目下當今的女人都很現實,相親找對象時,要求男人有房有車,真談戀愛的時候 ,不斷地要求這個節日要送禮物,那個節日要禮物,不送就不高興,女人認為男人多…
-
-
-
如果愛一個男人,就給他生一個小情人
很多爸爸聽說女兒有男朋友了,感覺就像被戴了綠帽子似得。而比這個更難熬痛苦的,是女兒出嫁。 女兒出嫁時,父親對她說 :女兒,一定要尊重你的丈夫,你甚至可以崇拜他,…
-
-
-
女人一生的課程,寫給女人!
選擇伴侶不僅是選擇一小我私家,更是選擇一種生活體式格局。女人決定了上一代人的幸福,這一代人的快樂,下一代人的未來。有智慧的男人應該讓你身邊的女人終身進修;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