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世界精神衛生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精神衛生是指一種健康狀態,在這種狀態中,每個人都能夠認識到自身潛力,能夠適應正常的生活壓力,能夠有成效地工作,並能夠為其居住的社區做出貢獻。

那麼我國的精神衛生狀況是什麼樣呢?

就醫環境得到改善
據國家嚴重精神障礙管理信息系統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登記在冊患者429.7萬例,患者管理率達到73.2%,其中96.9%患者病情穩定或基本穩定。
國家衛計委疾控局副局長王斌介紹,近年來,全國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服務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患者就醫環境得到較大的改善。

遠離“精神病人”就遠離精神疾病?

記者從成都市衛計委瞭解到,最近的調查顯示中國人各種精神障礙的終身患病率是17.5%。也就是說:100個人中就有17.5個人在一生中可能患有某種精神疾病。

多數精神障礙病因未明,生物學早期檢測指標和輔助診斷技術手段不多。疾病識別和診斷主要依據精神科專業人員對患者精神症狀的掌握和分析,治療主要通過藥物等進行對症治療。因此,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精神疾病患者並不能讓我們遠離精神疾病,事實是:去了解他們、科學地認識疾病,才能幫助我們有效預防和儘早發現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都是危險的“瘋子”?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診斷分類,精神疾病約有400種之多,常見精神障礙即人們通常所說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以及酒精和藥物依賴等。

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以精神分裂症為主的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約為1%左右。國內外研究發現,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等嚴重精神障礙患病率相對穩定,與地域、種族、經濟發展水平等關係不大。

絕大多數精神疾病都不會導致患者做出危及他人安全的過激行為,大多數精神疾病患者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種歇斯底里、危險恐怖的樣子,現實中他們反而是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由於害怕被歧視而小心翼翼地生活,更需要人們的關懷和幫助。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容易暴力傷人?

調查顯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暴力傾向或行為的人約佔8%~10%,而在未患病的普通人中則有近20%的人使用過暴力。你可以試想如果自己生活在一個100萬人口的城市裡,有暴力行為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大約會在1000人左右,而存在過暴力行為的普通人則達到20萬之多。

也就是說,發生暴力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數量遠遠低於普通人,社會的偏見和孤立反而讓他們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暴力欺辱,成為受害者。

得了精神疾病就無藥可救了?

對於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我國有著完善的精神疾病防治網絡,他們可以通過入院治療、社區康復、家庭康復等方式迴歸社會。而且不處於發病期的精神疾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具有勞動能力,可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甚至成為成就卓越的人。

各行各業曾罹患精神疾病的名人有很多,比如前英國首相丘吉爾患有抑鬱症,諾貝爾獲得者、數學家約翰?納什患有精神分裂症,美國著名企業家、航空工程師霍華德?休斯患有強迫症等。

得了精神病一輩子都不會好?
雖然精神疾病對患者的社會功能損害較嚴重,但隨著精神醫學的發展,精神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可以通過及時治療、堅持服藥和定期回訪等方式控制病情,並且通過系統的康復手段預防和控制疾病復發。很多患者完全可以迴歸正常生活,繼續上學、工作,並結婚生子。比起疾病本身給患者帶來的影響,社會的歧視和病人由此而生的病恥感才是精神疾病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的最大障礙。
以上這些誤解帶來了人們在情感上對精神疾病的恥感,而恥感會導致態度上的成見和偏見,態度進一步決定行為,歧視由此而生。正如對性別、種族等方面的歧視一樣,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在無意識中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給精神疾病患者和他們的家庭帶來沉重的壓力。2013年5月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明確要求了全社會應當共同尊重、理解和關愛精神疾病患者,這為他們爭取更平等的生存環境提供了法律依據。精神疾病患者在生活中是被忽視的弱勢群體。疾病的折磨讓他們的身心陷入困境,生活更加艱難,而偏見和歧視更讓他們承受著難以想象的壓力和痛苦。
相關閱讀:克服心理醫生恐懼症

現在看心理醫生的人增多,醫生們大多也還穿著白大褂,但不用打針了,所以相對來說聯繫到疼痛的恐懼感覺也就沒有了。但去精神專科醫院就可能看到醫院裡有精神病人突然發作,那種恐懼感更是從內心深處傳遞的,更容易加劇自身心理問題。

如何克服“心理醫生恐懼症”?

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刊出專家建議
1
分析焦慮。認識自己為什麼而憂心忡忡。多項調查表明,人們對於各項醫學檢查的“疼痛”預測都言過其實,太過誇張。看心理醫生也是一樣的,冷靜思考一下,早治療就會避免出現嚴重精神分裂的機會。
2
.換個新醫生。心理學家多蘿西婭·萊克博士表示,如果你害怕某位醫生,那麼可以考慮換個醫生,這樣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安慰作用。
3
看病有陪護。美國紐約市心理學專家詹尼弗·哈伊博士指出,一旦認識到自己有恐懼醫生的毛病,就可以找個沒有任何威脅的人傾訴。很多焦慮患者都依賴配偶、親戚或好友把醫生約好,甚至檢查的時候也讓他們陪伴左右,能緩解他們的緊張情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