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導語:心理學一詞來源於希臘文,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科學。靈魂在希臘文中也有氣體或呼吸的意思,因為古代人們認為生命依賴於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結了。隨著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對象由靈魂改為心靈。直到19世紀初,德國哲學家、教育學家赫爾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而原先,心理學、教育學都同屬於哲學的範疇,後來才各自從哲學的襁褓中分離出來。科學的心理學不僅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對心理現象進行說明,以揭示其發生發展的規律。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應用學科。包括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 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的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智。

《選擇的悖論》 一本淺顯易懂的心理學著作,蘊含了豐富的心理學知識。我想就其中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想法。

根據我書上的筆記上來談談吧,分為5點。

一:很多時候, 選擇更多的是與人進行戰鬥,不論是根據心理學因素提供選擇的賣家,還是有人性弱點的自我。(科學性)

首先部分列出書中包含的常見心理學效應並闡述一下:

1.峰終定律(Peak-end rule):人們對體驗的記憶與過程中的感受好壞無關,只與“峰”和“終”這兩個關鍵時刻的感受有關,即事情達到高峰時的感受和事情結束時的感受。

例如當我們評價自己的某一次旅行時,便會依據我們在旅遊中最快樂的某個時刻和旅遊結束時我們的心情來決定。所以如果要辦好一個活動,中間便得有高潮,結尾也必須得做好。

2.錨定效應:商家在促銷時,會刻意把原價保留下來,作為錨,來和促銷價進行對比,從而給消費者一種撿到便宜的感覺。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去星巴克的時候,看到中杯咖啡是27元,心想怎麼這麼貴!然後看到超大杯才33元,頓時心甘情願的買了超大杯,這時中杯的價格就是一個錨。

3.面熟規則:人們一般在買東西時,記得的品牌是有限的,一般只有2,3種。這時“熟悉培養好感”,如果幾件商品在各方面勢均力敵,那個最讓人感覺親切熟悉的就會被帶回家,而這種親切感很可能僅僅是因為人們在廣告中多看了幾次它的名字。

當我們能夠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的時候,就能在選擇時迴避自己人性中的弱點,並避免掉進商家的陷阱。一些我們平常司空見慣的事物,背後很可能就有一套科學的方法在支撐,只有當我們瞭解這些知識時,才能看出其中的規則。

二:適應與長期選擇。

我們的適應性是很強的,即使買彩票中了獎,也會在興奮一段時間後冷靜下來。同樣,我們在預測自己長期的感受時,都高估了獲得榮耀之後的快感,或是鎩羽後的心情。當我們預測某個選擇的結果時,通常只會考慮到一時的感受,錯就錯在,我們會認為一時的感受永遠不會改變,從而讓我們高估了選擇成功時的喜悅感和選擇失敗時的挫折感。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項可能造成長時間影響的選擇時,應該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明天的感受,還要考慮到幾個月甚至幾年後的狀況。舉個簡單的例子,家裡電飯煲垮了,要買新的,你可能因為急著用,而且覺得電飯煲都差不多,隨便買一臺就是了。可是一臺電飯煲一般會使用十年以上,而且不垮一般是不會換的。如果僅是考慮急著用,而買錯的話,就會影響自己長時間的生活,因為你每天都得靠這個煮飯吃。

三: 當我們將自己的選擇進行考量和與他人進行比較時,要記得我們最初的目的。

我們看待選擇的結果時,一般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同樣的選擇,別人賺了250,我只賺了200,儘管賺了,但心裡還是會有點不爽。一場考試,我考的不錯,但旁邊平常不如我的同學結果這次考的比我還好,心裡又會不舒服。和他人比較,很多時候既是我們快樂的來源,也是煩惱的開始。但是我個人認為,當評估所做的選擇時,要先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購買電子產品便是典型的例子。隨著時間推移,電子產品總會更新,越來越好。這時候我們就得想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麼,買這個產品是為了什麼目的。如果你買手機只是打個電話,上上網,偶爾玩個小遊戲,就沒必要盯著高端旗艦機,也不需要關注今天哪個手機全球最快,因為你知道自己的手機滿足自己的需求。

四:選擇的滿足感----當我們做出比較好的選擇時,就應該感到滿足,而不是非得讓自己做出最佳的選擇。

由於上文提到的適應性和比較感,我們很難做出讓自己長時間都十分滿意的選擇。而且我們並不是對每個領域都十分熟悉,所以當我們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選擇後,就不必患得患失。沒有必要要求自己做出最佳選擇,因為在很多時候,並不是每個選項都會有最佳選擇的,省出胡思亂想的精力,好好投入下一次戰鬥,這會更有意義。

五:決定性懊悔與忽略偏見-----當我們付出足夠努力做出選擇時,相信自己的想法。做出選擇比茫然不決要好得多。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某項選擇,猶豫不決,抓耳撓腮,白白浪費很多精力。當我們付出足夠努力,去為我們的選擇收集資料和分析,然後得出某個結論時,請相信自己的眼光。

做出選擇比茫然不決要好得多。當你只是幹想,一會想選這個,一會想選那個時。第一,你的時間白白浪費了;

第二,拖到最後做出的選擇,不一定比你剛開始做出的選擇要好;

第三,越拖到後面,越心煩意亂,即使做出正確的選擇,所得到的滿足感也會大打折扣。

你的環境影響你的發展,你身邊人的高度決定你的高度。

關於銷售或創業大家可以進群: 555437988。驗證碼614

我們一起交流。跟著高手學習,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都是創業老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