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即日起,阿斌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師成長】系列演講實錄

本期主講人:劉曉明

分享主題:教師的職業倦怠與心理健康

劉曉明――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後,心理學博士,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在教育心裡研究領域主要集中於對教師心理的研究與探索,對教師職業倦怠,教師心理素質培育等課題,有較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在教師教育研究領域,注重從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出發,以提升教師的專業心理素質為目標,將心理健康教育貫徹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之中。

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

倦怠是教師自身心理健康的問題,它是一種特定的心理狀態,有三個方面的表現:

情緒衰竭、人格解體、低成就感。職業倦怠設備出現情緒衰竭,依次表現出了人格解體和低成就感。什麼叫情緒衰竭,指教師工作熱情的耗盡。當你累的筋疲力盡的時候,會是什麼樣的看什麼都煩,什麼都幹不下去,一點小事發火了,這叫厭倦,易怒。過去說這是教師工作態度的問題、職業道德的問題。現在發現了,不是道德問題,是心理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情感極度疲勞的狀態,累的嚴重透支,這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症狀。

教師這個職業確實是累的筋疲力盡,這是對自己的一種態度。

接下來再發展,出現了第二個症狀。叫人格解體,指的是對他人的態度發生變化,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當教師一旦出現人格解體的時候,教師對學生表現出了冷漠消極的行為,對學生持否定的態度,儘可能的疏遠學生。學校當中什麼樣的老師職業倦怠是嚴重的?我曾經訪談過

300的名教師,訪談職業倦怠的問題。其中訪談了10位因為打學生被學校處分的老師,他們告訴我,當我打完清醒過來的時候,怎麼打學生了,老師打學生是不對的。我繼續追問,為什麼還打?他們告訴我,沒控制住自己發火了,10個當中有8個告訴我沒控制住自己,發火了,要解決這類老師職業道德問題,什麼樣的方法有效?不斷修改職業道德規範,然後給教師培訓、學習、懲罰,沒有用。因為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進行心理的有效調節,所以在應急的狀態之下,表現出失常的反映,大腦不思考,完全被情緒控制住,這個時候作出了失常的反映。

第二個是什麼原因?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罰,但這招不好使了,源於缺乏有效的教育教學的方法。這一招不好使,沒有招了。

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常見的問題行為,假如說有10種,每一種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你看我們的老師,他在管理學生的過程當中,一輩子會有很多這樣的方法。但是,我們很少把方法傳遞下來,所以他一退休方法就帶走了。如果真的把老師們的方法集中起來,10種比較典型的行為問題涵蓋住了常見的問題。

比如說,我在上課,一個學生溜號了,怎麼辦?有幾種方法按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的第一種方法是,一邊上課、一邊往他那走,他就收起來了,這種方法叫做臨近控制我認為教學是一種溝通,我習慣教學就在下面和大家進行交流,如果這種方式還是不好使,我就會給予信號,如果還不行,我就乾脆把手機拿走,這叫“移出媒介”,我們經常採用的方法是分配任務,這個時候提問想通過提問來提高注意力,這個時候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樣的做法合適嗎?我們的目的是把他提高到教學當中,但實際是批評他,這是不合適的做法,這個時候可以提問,但要提問簡單的問題。如果這招不好使,就忽視他,叫“冷處理”,前面說的這些方法都是行為控制方法,行為控制不住意味著他有心事,在課堂教學中沒有這麼多時間來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下課的時候再叫過來問一問原因,這個時候把他提出的困難進行解決,還有可能因為青春期的孩子,親子關係很緊張,大家知道現在親子關係最緊張的關係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遇上一個更年期的媽媽,教師應該幫助孩子有效的解決親自關係的問題。

假如說有10個比較典型的問題方法,都有比較典型的方法,那麼就不會把我逼到一個應急的狀態,不會情緒失常,實際很多的問題都是心理問題。所以,我們經常講師德,我講教師職業道德的心理養成,從人的層面來關注道德,因為教育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個是人的發展和人的需要。

......

今天所講的有效教學是指什麼?課堂當中傳遞知識的有效性,都在強調課堂當中傳遞知識的有效性。我們把有效教學僅僅載化為在課堂當中傳遞知識,傳遞知識是最終目的,這不是教育的目的,僅僅就傳遞知識而言,有效教學僅僅是傳遞知識的有效性。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只有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什麼意思?適合這類學生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存在最優的教學模式嗎?我曾經寫過一本《有效教學模式》的書,我在書中總結了10多個教學的模式,實際上這樣的模式是不存在的,對有效教學最敏感的不是學校教學,是課外班,那麼補習班就會有生存的危機,所以現在課外班發展的特點是一對一,只有這樣的方法才能提高這位學生的成績,我覺得思路錯了,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真正一個好的教師不會只用一種教學,至少要運用一種到兩種的教學模式來適合更多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在課堂當中能夠獲益,大家能夠感受從人出發來看待教育的重要性。

再發展下去又出現了第三個症狀――“低成就感,這個是對工作的態度倦怠,教師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我想好好幹,過去想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績,現在看怎麼努力就這樣了,基本上前途無望了,這個時候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降低的工作當中的效能感,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再相信教育的力量。這個就叫做工作當中的效能感,怎麼努力學生的成績也上部來,學生不滿意,領導不滿意,只能這樣了大家也不歡迎我,辭職還得考慮生活,走還不了,天天和學生、領導、同志發生矛盾。

接下來看我們的調查數據,結果發現處在中等程度職業倦怠的成績達到60.3%,這個結果會告訴我們60%的教師處在倦怠的情況下,人格解體的教師17.1%,低成就感的教師16.1%,人格解體是對學生的態度,低成果、低成就感是對自己放棄的一種態度,雖然一半以上的教師都已經感到倦怠,但只有20%的教師失去對學生的責任感,將近有一半的教師是以犧牲自己來換取學生的發展,意味著今天的教師有非常高的職業道德素質,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而且是兩頭燒,絕大多數的教師是在默默的奉獻自己。

絕大部分的教師和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一樣,都是在默默的奉獻著自己。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教育的成長,為了社會的發展,都在默默的奉獻著我們自己。我們要對自己,對我們教師群體的職業道德充滿信心,絕大部分的教師都在這麼做,有沒有敗類?當然有。那是很少的一部分,哪個群體當中,都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但是一定要看到主流,這就是教師的主流,這就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流,這就是教師自身職業素質的主流。

那麼成因是什麼?壓力作用的結果。現在中小學教師面臨的職業壓力有哪些?

第一,過強的考試壓力;第二,過於緊張的人際關係;第三,高的工作負荷。

我開始訪談,在訪談教師的時候,老師們告訴我,好多教師告訴我,每天所有的工作幾乎都是圍繞學生考試進行,每天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學生的考試進行。意味著什麼?考試的壓力早就從學生的壓力轉移到老師身上,主要是什麼壓力?教學的壓力。過於緊張的人際關係,工作累點沒有關係,環境差點沒關係,領導不理解,天天看著我們,同事之間惡性競爭,評一次職稱傷害幾個人。學生不理解,家長不理解,家長不配合,和領導的關係、和同事的關係、和家長的關係,和學生的關係,再就是家庭的關係。在訪談教師家屬的時候,談不下去了,需要做心理諮詢。

有好幾個家屬問我這樣的問題,你們當老師怎麼回事,面對別人家的孩子充滿了愛心、充滿了耐心,一回到家面臨自己家的孩子就剩下煩心。當年找對象的時候,別人介紹一名教師,太幸福了,以後孩子的教育有人管了,結果不是這樣的。心理最不平衡的是什麼?老發火,這不對,那不對。我為家做這麼多,家靠我一個人,還天天挑毛病。後來我告訴他,回到家裡對你發火,不是對你有意見,實際上是愛你的表現。我說你是否瞭解我們的生活狀態?每天從走出家門的那一刻,我們表現的就不再是真實的自己,我們帶著一個假面具在生活。最典型的是進教室,什麼表現?臉縱向拉長。每天都在扮演一種角色,一天當中他沒有痛苦嗎?沒有憂慮嗎?沒有煩惱嗎?沒有憤怒嗎?每一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消極情緒,能表達嗎?不能跟領導、學生、家長髮火,都壓抑在內心的深處。總得找個機會宣洩,承受不了的時候,精神錯亂了,你更遭罪。

我經常和老師們在一起談,說家庭是幸福的港灣,就這麼一片淨土,回去搞的驚濤駭浪的,不行。我說不是不能發火,能發。問題在於溝通和交流,否則的話,他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為什麼總跟我發火,我哪做錯了。說完了,火還能發出來嗎?沒有辦法。有的時候,我們老是強調教師要奉獻,實際上教師也是人。

緊張壓力的自我診斷,請根據自己近兩週來的實際狀況,對以下項目進行如實判斷,判斷的標準為沒有

正常有三種情況:第一,心理調節能力特別強,有壓力及時調節,所以不會有那麼強的壓力帶來的症狀。第二,把這項工作,教師這份工作當做事業。當做事業就是做它本身就是快樂,不認為是壓力。第三,心思不在這兒。

不正常不要擔心,因為教師本身就是一個高壓力的職業。有了壓力,沒有問題。關鍵學會調節。壓力已經給我們帶來身心的損害,需要管理自身的壓力,否則給身心帶來一個更大的影響。

(未完待續)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博恩行知--從不同的視角,報道名校事件和名人名家的教育觀點,推送國內外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成果。

微信搜索“博恩行知”,或者微信號 boenxingzhi (長按複製),即可關注!獨立視角,教育之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