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心理諮詢在很多人眼裡是神祕的,這其實源於不瞭解。說實話,心理諮詢在我國發展較晚,而且劍走偏鋒,真正能融會貫通的少之又少,一般人不瞭解很正常。另外心理諮詢的用途也被曲解了,好像只是用於解決那些貌似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一般人並不需要。

非也!

其實心理諮詢是一門如何改變“不適應”的心理、行為的學問。對於孩子教育問題而言,它的原理和方法,可以用於家長的自我調節改變:讀尹建莉老師書的家長常常感嘆要改變孩子一定要先改變自己,自己沒有一個健康和諧的心理是難以教育好孩子的;也可以用於孩子“不適應”的心理行為的調節。

有了心理諮詢的理論,瞭解了心理改變的規律,教育孩子,是鳥槍換炮!家長要學做自己孩子的心理諮詢師!

做心理諮詢時要砍的第一板斧就是“理解”:不把來訪者的行為看成奇怪的、莫名其妙的、不可理喻的,而是從常理出發,去試圖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搞清楚問題的形成機制。理解了,解決問題就容易多了。對待自己和孩子的問題首先也要理解。

心理諮詢三大牛人之一的羅傑斯是人本主義心理諮詢學派的掌門人,他提出:諮詢關係中,理解對方,進入到對方的框架中很重要。

家長經常說:孩子莫名奇妙,不可理喻,搞不懂他是怎麼回事,或者簡單歸於不聽話、不懂事。其實,這都是站在大人立場的視角,試問:你有站在孩子的立場,從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嗎?

理解了孩子,搞懂了他為什麼會這樣,改變孩子不適應的行為就容易了。

筒子們,先從孩子寫作業不專心開始。寫得不好儘管拍磚!

有很多孩子寫作業不專心,這讓老爸老媽頭痛不已,而且越著急孩子越不專心,到頭來會懷疑孩子是不是“多動”。讓我們先來理解吧。

其實一般來講孩子天生就是可以專心的,看動畫片、玩遊戲時會專心的讓你吃驚。但是為何寫作業就不專心呢?這就要像悟空一樣搖身一變,化身為孩子,去理解他的小心理、小宇宙!理解了,就有辦法了。

朋友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寫作業也是不專心,坐一會兒就想玩一會兒,還拖拖拉拉,找藉口乾點別的事;要是批評她,她不高興了,煩躁起來,更是寫得彆彆扭扭得了,好長時間也寫不完。

怎麼辦:批評她不自覺?相當於廢話!說她不懂事?沒用。還是先理解、讀懂她吧。

分析一下,朋友孩子上學之前沒有學習認字,數學也沒學過,而且一直是左撇子,剛剛換成右手半年,所以寫起作業稍微不是很順暢,孩子也是有點畏難情緒:孩子是要強的,自己不太擅長的事不太愛幹(是常理吧),大人一批評,她就想撂挑子不幹了,會更煩躁(常理吧)。另外,寫過作業這事兒,還沒體會到樂趣,樂趣不多自然不能吸引她(還是常理)。習慣也是個問題,沒養成習慣,就不能自動高效地運轉(這也是常理)。

找到原因,就對症下藥。

理解了孩子,大人先不急了,何況孩子是不想寫不完作業的,因為那樣會被老師批評,寫作業是她自己的事,所以不催她了,稍微督促她一下就可以了。大人不去煩她,就減少了她的煩躁,可以按照她小人家的節奏來,心境就平和了

適當輔助。基礎一般,還是需要適當輔導的,讓她學得更順暢,她自己做得順利的時候自己也美滋滋的;不會的,引導她自己說出答案,有點成就感,逐漸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敢於真誠表揚。尹老師記功簿的方法挺好,另外,只要一點小的進步就表揚,哪怕她專心了五分鐘也“毫不客氣”地表揚,學得不好的時候也淡化,不批評。獎勵她,早些寫完(或寫完一門)作業答應陪她玩最喜歡的遊戲。

不指望一口吃成胖子。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兩個星期的事,所以有些反覆,很正常。允許她有時表現不好。

如此以來,孩子專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輔助也越來越少,後來寫作業就可以了。看著她專心從容地寫作業的樣子,真是享受啊。

從常理出發理解孩子,搞清楚孩子問題的原因,再用一些平常的方法逐一解決,最會會有神奇的效果!

不要再說孩子莫名奇妙,嘗試著理解孩子的小心思!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