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老人嗎:不顧你喜不喜歡,傍晚就在小區花園大聲放著音樂跳著廣場舞;上了公交車,你不給他讓座他恨不得打你;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卻大聲斥責你:“為什麼不讓著我”……網絡上,對老年人特別是壞老人的“吐槽”綿延數年,生生不息。有人說:當年穿著喇叭褲、燙著爆炸頭的“壞人”變老了;也有人說,現在的老年人不懂得禮節,沒有禮貌,沒有文化,老人變壞了。
社會上的“壞老人”咋這麼多?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劉豔說,“所有的年代都有壞人,所有的城市也都有壞人。從整體來看,個別的‘壞老人’不能代表老年人整體變壞了,‘壞老人’並不多。”劉豔認為,吐槽老年人變壞了的更多是年輕人。因此,這種“壞人變老了”或者“老人變壞了”的感覺更可能是“代際”差異。“就如同老年人看不慣年輕人一樣,年輕人也看不慣老年人。”如果發現老年人特別是自己家的老年人突然變壞了,子女親屬倒是應該特別當心,請醫生看看老人是不是生病了。
公交車上“故事”多
“吐槽”老年人變壞了的一個主要場所就是公交車。有報道說,外地一位女孩在乘坐公交車上班時,很開心地找到了一個座位。後上車的一位老人向她“索要”座位。女孩覺得受到了侵犯,沒有給老人讓座,沒想到這位老人先是口出髒話,然後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身上。
王敏是一名孕婦。懷孕前,她長得瘦瘦小小,懷孕3個月時也不顯懷。有一天她坐公交車時,坐在了愛心專座上。後上車的一位老人要求她讓座,王敏沒有讓座。她本想給老人解釋一下,沒想到,老人不但不聽她的辯解,反而一再地指責和辱罵,甚至動手打了她的頭。
28歲的小李長得瘦瘦小小,看起來就像中學生。有一天,她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睡著了。就在她睡得迷迷糊糊時,被打醒了,打人的是一位老大爺,他因為讓小李給他讓座,沒得到小李的迴應,這位老大爺認為小李是裝睡,於是,他就敲了小李的頭,把她徹底打醒了。
這些公交車上搶座位的老年人確實做得都比較“勁爆”。但劉豔認為,少數老年人的行為不當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問題。而且,如果換個角度看,還會發現有很多老年人給年輕人讓座的情況:曾經有個80多歲的老年人,坐一趟公交車給年輕人讓了三次座,“年輕人上一天班,也挺不容易的,讓他們也歇歇。”很多時候,公交車上都是低齡老年人給高齡老年人讓座,“60多歲給80多歲讓座的也不少。”
劉豔說,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人老了就要有老人樣”,要為老所尊,要明事理。對於老年人那些非常友善的行為,大家都會習以為常,認為是“應該的”;對於一些老年人的不當行為,反而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這種選擇性地關注,有失公正。
“霸道”老人多有“成長匱乏”
有沒有真的比較壞的老年人呢?當然有。劉豔說,有些老年人確實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很多人都說廣場舞大媽擾民,其實,這裡面有物業協調不力等外界因素,但也不排除有少數老年人確實比較‘霸道’,就是要在自己最方便的地方放音樂,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我們偶爾碰到的霸道老人,他們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同時還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劉豔分析說,現在的老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成長的早期階段,很多東西都是匱乏的。有些老年人小時候甚至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絕大多數老年人都生長在多子女家庭,在多子女家庭中,家長對每個孩子的關注度相對比較少,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匱乏的。趕上“文革”的老年人,應該學習的時候都沒有好好學習……他們經歷過這麼多年的動盪之後變老了,雖然現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但他們的心理上已經在幼年時期形成了一個“洞”,這個匱乏的“洞”需要去補。因此,他們長大了,變老了,依然還會保持當年那種“搶”的精神,會在潛意識裡保留著為了自我的生存而不顧及他人感受的“勁頭”。
每個人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心理上都會有一個或深或淺、或大或小的“洞”。劉豔說,如果負責養育孩子的人、特別是母親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愛,這個洞就會小一點;如果母親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孩子長大後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不足的話,這個“洞”就很難被修復。
不同年齡層應相互包容
“我們仔細想想,說老年人變壞的主要是年輕人。”劉豔說,如果年輕人能夠客觀地想一想,“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可能也不少。”
現在很多“70後”看不慣“80後”,認為“90後”都是“腦殘”,沒有責任心;而“90後”同樣看不慣“70後”,稱他們都是“骨灰級”的人。“70後”、“80後”甚至“90後”多數看不慣老年人。“不同年代的人,彼此之間看不上。”劉豔說,老年人也認為年輕人一堆毛病,“不可靠,沒有責任心……”不同時代的人彼此不欣賞時,就會把彼此的缺點“誇大”,表達的時候會在“看不慣”的方面添油加醋,很難做到客觀公正的表達。“不同年代的人,彼此應該更寬容。畢竟,誰在年輕時候,都曾經被更老的人看不慣;現在的年輕人終究有一天會變成老年人,也會被將來的年輕人看不慣。”
人老了確實會變
人老了會不會變壞不好說,但是人老了一定會變。老話說:人過四十不學藝。現在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壽命延長,因此,不學藝的年齡也適當“延後”:通常來說,一個人過了50歲之後,就不願意再學習。劉豔說,相關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這種特點與生理變化是有關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人格會發生變化。“有人會發現自己的爺爺姥爺、爸爸叔叔性格變了,原來挺豁達一個人,老了反而成了‘怪老頭’,這種人格上的變化與他們的神經質水平上升有關。”與此同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責任感逐漸下降,情感控制能力變弱,宜人性,也就是讓別人變得愉快的能力也在下降。“您家的老人要是脾氣大了、氣兒不順了、說話老嗆人……這些都是正常的。”
老年人的這種變化實際上與他們身體上的變化是相輔相成的。“人老了,身體不好了,責任感下降,也就意味著他們不再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這與他們身體能力的下降是一致的。”老年人的認識能力變差了,因此,他們的開放性也下降了,變得不愛學習,“因為他們即使很愛學習,也很難記住。”當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這樣,還有一部分開明的老人,即使是年輕人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些老年人都是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人。
人老了會變,變到什麼程度就不正常了呢?劉豔說,如果家有變得和平時特別不一樣的老年人,兒女和親人就要警惕了。“曾經有位患者,平時和女兒關係不錯。但老人突然變了,甚至跑到女兒的公司大吵大鬧,說女兒不孝。”後來的檢查證明,老人這種表現是老年痴呆引起的。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老年人性情大變,比如一些顱內腫瘤會影響老年人性格,一些精神科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老年抑鬱症等,都有可能讓老年人“變壞”。這種嚴重的“變壞”也許是他病了,做子女的最好帶老年人到醫院進行檢查。(記者賈曉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
心理醫生:“老人變壞”或許是病
你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老人嗎:不顧你喜不喜歡,傍晚就在小區花園大聲放著音樂跳著廣場舞;上了公交車,你不給他讓座他恨不得打你;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卻大聲斥責…
-
-
-
【心理診所】“老人變壞”或許是病?子女關愛是“良藥”
編者按:在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人人希望擁有良好體魄的同時,也渴望擁有健康的精神。然而,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精神疾患已成…
-
-
-
想擺脫轉陀螺的生活?心理醫生:先挑戰自己的內在習慣
【Technews科技新報】許多讀者可能都有這種經驗,覺得工作好累,忙到精疲力竭,也意識到自己應該停下來放個大假,問題是假放了,才知道自己早就被轉陀螺的日子制約…
-
-
-
我覺得我有病,我希望心理醫生能幫我治療
健康諮詢描述: 我叫易啟兵,我今年去年這兩年,有這一個三心二意的想法。吃了不少苦,本計劃是這樣,卻自己又零時想做別的了,執行到一半,又想去做別的,做到一半又想去…
-
-
-
這是什麼病,需要看心理醫生嗎,求解答
健康諮詢描述: 我比較開朗,渴望有朋友,但是不知道怎麼去表現自己,覺得自己的腦子沒有那麼的清楚了,學習也沒有目的了,我會幻想出危險,但是還是毅然的走下去,比如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