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心理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際溝通的方式主要分為語言溝通和非語言溝通,大多數人的共識是認為語言溝通是心理治療的基本和重要因素,對信息的傳遞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實際心理治療過程中,非語言溝通......

非語言溝通和語言溝通一樣,是信息在人際之間的傳遞方式,它是通過眼神、表情、手勢、姿勢、動作等無聲的體態語言將內心的感受和情緒狀態向外呈現的過程。它的作用是可以彌補語言溝通的不足,可以形象地幫助人對溝通的深刻理解,防止因語言溝通不良帶來的誤解。要使非語言溝通取得更好的效果,那麼要注意哪些技巧呢?

可以說,在一定文化背景或環境中,體態語言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公眾語言,握手錶示友好和尊重,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不同意。在治療時,首先要會從來訪者的言行舉止中認識體態語言。

眼睛:俗稱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通過眼睛可以表達個體的情感。在兩性中,女性更善於使用眼睛來傳遞信息。從注視的方向、部位、時間長短、視線交流的角度來了解眼睛的體態語言。眼睛直視意味著咄咄逼人和侵犯;視線迴避包含著心理拒絕;加拿大心理學家Berne通過對人際溝通中視線交流角度的研究,提出了性格PAC理論:每個人的性格由父母(P)、成人(A)和兒童(C)三種心理狀態組成,P型:視線向下,權威性和優越感明顯,象一個父母;A型:視線平視,客觀、理智和冷靜為主,象一個成人;C型;視線向上,表現為服從和沒有主見。

面部表情:內心的喜怒哀樂驚恐悲都可以通過面部肌肉有意或無意運動呈現出來。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口中說“我很平靜”的來訪者表現出的遊離眼神、侷促表情、鼻翼扇動等焦慮情緒。治療師的微笑會給來訪者以接納、投情和尊重的感覺。

身體姿勢在人際溝通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點頭、搖頭、擺手、聳肩、握手、拍拍肩膀、豎大拇指、用小指拉勾、擁抱、倒一杯茶水等等,可以不由自主地顯示內心情緒狀態和感受,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身體姿勢應用較多。

空間距離: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在空間上保持一定的距離,既有相互的接納也不至於看上去過於親密,空間距離要根據來訪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治療方法的不同來決定,避免與來訪者距離太近或者太遠而影響治療關係的建立和發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