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老人

受訪專家: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曹連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 周玉傑

北京積水潭醫院婦產科主任 孫麗芳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孫長怡

醫生是百姓健康的“守護神”,可往往難保自己的健康。近日,2016中國醫生健康指數年度調查報告正式發佈。結果顯示,超六成醫生健康不及格,35歲以下年輕醫生的健康狀況堪憂。

急診科醫生健康狀況墊底

2016中國醫生健康指數年度調查由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與《中國醫學論壇報》聯合發起,歷時20天,全國7大區1000餘家醫院的5027名醫務人員參與,幾乎涉及所有臨床科室。結果顯示,63.60%的醫生健康指數不及格,不同省份、性別的醫生健康指數無顯著差異,但不同科室差別較大。其中,急診科醫生墊底,腫瘤科、外科、麻醉科、內科、兒科、婦產科均排名靠後。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孫長怡對這一調查結果絲毫不感到意外。從事急診工作30多年,他常常都是5點多起床,每天工作10個小時。“急診科就像大車間,節奏快、任務重,不敢多喝水,有時候連飯也吃不上一口。記得有位來夜間急診的患者跟我說,看到有的醫生累到走路歪歪斜斜,站都站不穩,真是挺辛苦的。”

由於經常飲食不規律,一些醫生、護士患上胃炎、結石;更嚴重的是,若在搶救時不小心接觸了病人的體液、血液、尿便、嘔吐物等,還會增加染病風險。“前不久,我們科室兩個20多歲的小護士得了白血病,人就這樣沒了。”

北京積水潭醫院婦產科主任孫麗芳告訴《生命時報》記者,醫生睡眠、喝水不足等現象極為普遍。“普通醫生一上午要看80多個病人,根本沒時間上廁所,所以也不敢喝水。睡眠就更難保證了,白班連著大夜班和小夜班,一天半甚至兩天不睡覺、不閉眼,周而復始,整個生物鐘都是亂的,很多女護士例假不準,有的甚至懷孕都難了。”

調查顯示,飲食不及格的醫生佔比高達78.2%,普遍存在飲水量不足、飲食不規律等問題;參與調查的醫生每週平均運動時間不足3小時;焦慮情緒尤為突出,心理處於亞健康狀態。

事實上,因健康亮起紅燈,醫生猝死事件時有發生。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12月,中山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助理教授王昭因主動脈夾層破裂搶救無效去世;一天後,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尹小文博士因心臟驟停,搶救無效去世……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曹連元說,看似冰冷的報告,每個數字都是以醫務工作者的真實生活作為註腳的。醫護人員健康應當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如果一支醫療隊伍60%都有健康問題,在超負荷運轉狀態下,必將嚴重影響醫療服務水平的發揮。

醫生健康,自己難做主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周玉傑形容說,醫生就像水手,與死亡往往只隔一層甲板,即便他們會游泳,也時時面臨死亡風險。在絕大多數醫生的認知中,永遠都是別人的危險更危險,他們為別人健康逐一排查隱患,卻忽略了自己的安危。

專家們認為,醫生健康的每況愈下受到現有制度及醫改發展階段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單靠醫生自己較難改變。

醫生職業有高強度特點。周玉傑說,醫生沒有自己的健康時間表,他們要以病人和疾病為軸心,隨時待命。從職業發展來講,醫生又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必須及時更新知識儲備,臨床、科研、教學不可偏廢。調查顯示,20%的醫生對值班、晉升、科研、考核、醫患矛盾感到焦慮。此外,“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也困擾著不少年輕醫生。俗話說,船裝得太滿會沉,弦繃得太緊會斷。周玉傑說,這種情況下,如果還不注意自我調整和保護,過了35歲,健康就很容易出問題。

優質醫療資源稀缺。《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顯示,2014年三級醫院門診份額佔47%,二級醫院39%,一級醫院僅6%。曹連元說,來大醫院看病的患者都想掛專家號,可專家資源畢竟有限。通常,在保證病人完整敘述病情並給醫生留出一定判斷時間的情況下,看一個病人至少需要5~8分鐘,以5分鐘計,一個上午最多看48人。可事實上,三甲醫院專家一天看200個病人也不稀奇。這種情況下,喝水、吃飯、上廁所自然都成了難事。

基層醫療投入不夠。隨著經濟發展和基本醫療保障的提高,人們的健康保健意識越來越強,尤其“日常醫療保健”的需求明顯增長。曹連元說,這些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普通病的日常診治工作,完全可以在社區和初級醫院得到解決。但現實是,很多基層醫療機構面臨待遇低、缺醫少藥、設備閒置、後繼無人的尷尬境地,基層醫院難以滿足患者需求,大醫院醫生的工作負擔也就難以減輕。

醫患矛盾凸顯。《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2014年調研結果顯示,59.79%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07%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孫長怡說,急診科是醫患衝突的高發地,患者家屬打人、罵人的事常會發生。為減少衝突,醫護人員總是小心翼翼,遭到辱罵也往往小事化了,但由此帶來的精神緊張和巨大壓力卻越積越重。

頂層設計尚不完善。目前,許多醫院對醫生的健康保護欠缺政策支持,法律上也未能有效保障醫務工作者的合法休息權益。曹連元強調,如何使醫務人員獲得一個良好的執業環境,保持合理的工作負擔,提升他們的薪酬,減輕他們的壓力,需要在深化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更多地予以政策考慮。

改變要靠加強基層醫療建設

周玉傑認為,醫生健康之所以出現問題,歸根到底,是當下醫療資源的發展還不能滿足病人的就診需求,很多醫生都靠透支健康支持整個醫療流程的週轉。專家認為,要為醫生減負,為健康加分,必須實現分級診療,破題於基層醫療。

曹連元說,國家和政府正在加強基層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服務能力,具體體現在積極推進“社區家庭醫生制度”,發揮其初級篩查作用;配合地方一二級醫院,做好轉診工作;擴大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大力發展家庭醫生,建設全科醫生隊伍,提高基層醫生的疾病鑑別能力、診斷能力和處置能力。“只有讓基層醫生強起來,上級醫院醫生才能減負,健康狀況才能更有保障。”

醫院還應轉變辦院理念,改善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以病人為中心,科學管理,根據各級醫院職能、政府規劃設計要求及區域內醫療服務需求,科學配置人力資源,方便病人就近就醫,從而緩解城市大醫院擁擠的就醫狀態。此外,避免盲目擴大規模,應根據現有資源和承受能力匹配人員,但可以適當增加設備數量和手術室,提高週轉率和使用率。醫院應當鼓勵醫生帶薪休假、帶薪運動,建設運動和減壓活動場所,保障醫生合法的休息權;人力資源調配上,應照顧懷孕待產醫生的特殊需求等;儘可能提供一些公益性的教育、培訓、深造項目,為年輕醫生減負。

孫長怡提醒醫生們,必須提醒自己儘量保證休息時間,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鍛鍊。比如,每週選擇兩天騎自行車上下班,週末打打籃球,到公園散散步等,都是緩解壓力、強健身心的好方法。工作中也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診療時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

最後,專家呼籲,患者及家屬應理解醫療診斷的複雜性和侷限性,明白醫生和患者、家屬永遠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只有提高全社會對醫務人員健康的關注,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醫生的健康狀況才能有所改善,並最終使患者受益。▲(本報記者高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2016中國醫生健康指數調查醫生健康及格

    受訪專家: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曹連元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副院長 周玉傑 北京積水潭醫院婦產科主任 孫麗芳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診科…

  • 中國醫生有抑鬱傾向

    原標題:中國逾六成醫生有抑鬱傾向 中國逾六成醫生有抑鬱傾向 你或許不知道,已經有多個研究表明,中國有超6成的醫生是有抑鬱傾向的。 2015 年,上海交通大學的…

  • 中國婚戀關係最新調查離婚因第三者插足

    在電影《唐人街探案》中,王寶強飾演的角色被戴上綠帽子後,說道:這個世上,比所有人瞧不起你的滋味,是所有人都同情你。14日凌晨,王寶強在微博上發佈了離婚聲明:馬蓉…

  • 百合網調查網友覺得戴眼鏡的女人是聰明的

    過去的成長背景、受教育經歷等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產生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在相親過程中的力量也是很明顯的,比如有的人比較保守就會認為所有穿短裙的都是太…

  • 急診科醫生健康指數墊底!

    生活最“不健康”的是急診科醫生,健康指數連 50 分都不到,這恐怕與急診科醫生工作節奏快、強度大、任務重脫不…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