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老人

2016年年底上映的國產大片《長城》讓不少人記憶猶新,曾引發網絡熱議,其中的反面角色饕餮讓人不寒而慄。

你是否發現,它善於隱藏,專挑防守薄弱的時刻偷襲,讓人類“猝不及防”。

拋開科幻影片,迴歸醫學,竟然也存在類似的巧合。臨床研究發現,一些疾病常常在固定時段“侵犯”,形成可怕的“魔鬼時段”。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列出一張需要在夜間多加關注的“疾病時刻表”,有必要貼在床頭,提醒自己遠離疾病侵害。

受訪專家

6個時段,警惕心梗高發

為全身供血的心臟,看似功能強大,實則十分脆弱。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曾發佈《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4》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人數為2.9億,估計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9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病……

美國邁阿密大學心臟學專家亞瑟・蓋斯頓根據經驗和研究總結出“心臟最脆弱的6個時段”。在此基礎上,生命君採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教授戚文航,教你強心護心。

1

暴飲暴食後

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腸轉移,供應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了心臟負擔。

如果吃得過於油膩,攝入太多脂肪,還可能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血栓形成,引發心肌梗死。

建議:每餐七八分飽,控制肥肉、動物內臟等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飽餐後經常出現胸悶、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適,及時到醫院排查心臟問題。

2

用力排便時

用力排便時屏氣,腹壁肌和膈肌會強烈收縮,使腹壓升高,於是引起血壓驟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及嚴重心律失常,嚴重時可能造成猝死。

建議:即使大便乾燥難排,也不要過於用力,必要時可用開塞露應對;平時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果蔬和粗糧,多喝水、適量運動。

3

劇烈運動時

適當運動有助於身心健康,但劇烈運動會迫使心臟馬力全開,每次收縮時多打出幾倍的血液到全身,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導致心臟病突發。

建議: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最好別參加競技性運動;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靶心率(40歲以下用180減年齡,40歲以上用170減年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半小時為宜;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應立即坐下休息。

4

壓力大、精神緊張時

心臟健康和心理、精神狀態聯繫密切。工作壓力大、心情緊張時,神經系統受到干擾,便會影響心臟的工作狀態。

一個健康人在精神緊張時,會出現臉紅、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等現象;換成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現胸口難受、突發心臟病等問題。

建議:人們應該學會釋放壓力,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髮洩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5

每天早上6點至12點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臟病發作患者的數據,發現早上6點至中午12點這一時段的病人數量最多,且病情更為嚴重。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其他時間高40%。究其原因在於,早晨起床後,身體分泌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導致血壓上升,再加上整晚沒喝水,血液比較濃稠,容易發生栓塞。

建議:晨起後動作最好輕柔、緩慢,還要及時補水。高血壓患者需遵醫囑,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長效降壓藥,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壓。

6

每年11月到來年3月

國際多項研究發現,以季節來看,冬天(通常是每年11月到來年3月)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且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作風險就會上升7%。

原因在於,冬季人的生理機能反應比較遲緩,時常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加大心臟負荷。加上室外溫差很大,外出時,血管受到冷空氣刺激,容易突然收縮,造成血流供應中斷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

建議:外出時應該做好保暖,著重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即使回到溫暖的室內也不能急著脫掉衣帽,儘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小心!這些疾病也有“魔鬼時刻”

除了人體的“發動機”心臟,有一些疾病也偏愛某個時段高發,值得警惕。

慢性蕁麻疹:晚上7點~11點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皮膚科對352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的發病時間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此病多在夜間發作,且集中在晚上7點~11點。

研究人員分析,這一時段,人體分泌糖皮質激素相對較,對變態反應的抑制作用降低,於是引發蕁麻疹。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性病科副主任醫師趙作濤表示,疾病可能還與人們回到家中,注意力集中到皮疹上,越抓越癢有關。

專家建議

慢性蕁麻疹患者應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並適當延長服藥時間,不能症狀緩解就停;根據發作時間,選合理時間用藥,有助控制病情發作。

急性膽囊炎:晚上8點~10點

中日醫院普外三部住院醫師黃笳表示,晚上8點~10點的急診中,常會遇到急性膽囊炎患者。患者大都突發不適,表現為右上腹絞痛,並漸漸放射至右肩背疼痛,且伴發低熱。

專家表示,之所以會在這一時段發病, 和晚餐吃得過於油膩有關

半數急性膽囊炎病人患有膽囊結石,當飲食定時定量、比較清淡時,人即使患有膽囊結石,膽汁也會正常分泌和輸送;可一旦吃太多肥肉等油膩食物,或吃得太撐,便會刺激膽囊大量分泌膽汁,並向外排出,此時,膽囊中的結石就有可能被推至膽囊頸部,或嵌頓至膽囊管內,甚至掉入膽總管,導致絞痛和感染,引起急性膽囊炎。

專家建議

查出膽囊結石的人,飲食上最好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以清淡為主,嚴格控制脂肪、膽固醇的攝入,肥肉、油炸食品要少吃;尤其注意晚餐別吃得太晚太豐盛。

痛風:凌晨1點~3點

美國研究發現,夜間發生急性痛風的概率比白天高了近一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金暉認為,這可能和晚上血液黏稠、血流緩慢、尿酸容易在局部聚集有關,尿酸達到一定濃度,便會析出結晶,導致關節疼痛。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江海濤補充說,中醫認為,痛風多是肝經溼熱,夜間1點~3點是肝經開穴運行的時間,此時肝臟奮起、疏洩排毒、正邪交爭,容易出現關節紅腫熱痛,尤其是作為肝經循行關節的第一跖趾關節。

專家建議

由於痛風症狀夜間明顯,一般建議晚飯後再吃止痛藥。痛風患者要多喝水,床頭應放個水杯,以便晚上口渴時隨時飲用。睡覺時最好注意保溫,腳部等肢體遠端切忌貪涼。

哮喘:清晨4點~6點

英國肺臟協會胸科專家尼克・布洛姆普頓博士調查發現,76%的哮喘患者表示,病情會在夜間加重,並導致多次夜醒。英國研究還發現,清晨4點~6點是哮喘高發時段,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100倍。

中華醫學會黑龍江省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金壽德認為:

專家建議

哮喘患者應多留意夜間症狀,如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用藥方案,比如更改藥物吸入劑量和吸入時間。

值得提醒的是,睡眠時體溫下降0.7攝氏度即可引起支氣管收縮,誘發哮喘發作。

睡在恆定的溫暖環境中可明顯降低夜間哮喘發作風險;增加室內溼度,或睡前喝杯白開水,有預防哮喘的作用;定期清潔居室也很重要。▲(生命時報記者 李迪 趙明月)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