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老人

手指麻木不容大意,因為經常性的手麻也可能暗藏疾病!

1.腦血管病

以腦卒中(腦中風)為主,是急性腦循環障礙迅速導致侷限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損的臨床事件。

常見症狀:肢體無力、肢體麻木、講話困難、黑�洹⑼吩味襉摹⒀雜鋝煥�、耳鳴耳聾、意識不清、肢體抽搐、行走不穩。

檢查手段:聽診、頸動脈超聲、TCD(經顱多普勒)、CT、MRI、DSA(血管造影)、心臟檢查、血液學等其他常規檢查

2.頸椎病

發病率最高。由於頸椎間盤側後方突出、鉤椎關節或關節突增生、肥大、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致。

常見症狀:頸痛、上肢放射痛、上肢麻木、上肢無力。

檢查手段:

X線檢查(斜位片):判定椎間孔中神經受壓的情況;②

CT:骨性結構顯示清晰、無創傷、對脊髓和神經有一定程度的表現;③核磁共振(MRI):軟組織分辨率很高;對椎間盤、脊髓、神經有清晰地顯示;尤其是可反映椎間盤和脊髓的變形情況;任意層面的掃描;但對骨性結構顯示不清,故CT、MRI應聯合使用;④肌電圖:判斷頸叢神經受損情況;鑑別其他疾病。

3.臂叢神經損傷

臂叢神經損傷是一種較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可導致患者上肢運動、感覺功能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檢查手段:肌電圖

臂叢損傷診斷:根據根干與束支的定位,五大神經組合診斷

腋+肌皮―上幹

腋+橈―後束

肌皮+正中―外側束

正中+尺―內側束、下幹

臂叢神經根性損傷節前節後損傷的鑑別:

臂叢損傷診斷順序:

有無臂叢損傷――二大神經組合

鎖骨上下損傷區別――二塊肌肉監測(胸大肌、背闊肌)

節前、節後鑑別――二個體徵的檢查(聳肩、Horner徵)

節後損傷程度――臨床與肌電的配合(部分、完全)

治療:

一般治療:神經營養藥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鼠神經生長因子等);理療,患肢進行功能鍛鍊;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半年左右。

手術治療:神經鬆懈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等。

4.正中神經損傷-腕管綜合徵

最易受損部位:腕部

腕管綜合徵是指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卡壓而引起的三個半指痠痛、麻木等症候群的病症。

病因:外傷、退行性改變、腕關節過度屈伸、炎症、內分泌障礙、佔位性病變等導致腕管內壓力增大,腕管容積減小,腕管內容物增多。

症狀:腕部正中神經支配區域內疼痛,運動、感覺障礙等。

檢查手段:體格檢查(叩診錘);神經激惹試驗(屈腕試驗、腕部叩擊試驗);肌電圖;神經超聲(觀察神經的形態、走形、內部回聲、周邊結構、橫斷面面積)。

治療:

①局部制動:初期疼痛較重時,可用石膏託、夾板或鋁板固定腕部於功能位觀察1~2周,以緩解症狀。②藥物治療:神經營養藥物。③封閉手法。④手術治療。

5.橈神經損傷

病因:肱骨幹骨折、腋杖壓迫、上肢置於外展位的手術、橈骨頸骨折、大量骨痂生成。

症狀:損傷後的主要運動障礙是前臂伸肌癱瘓,表現為擡前臂時呈“垂腕”狀態,各手指掌指關節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後障礙,手臂橈側皮膚感覺減退或消失。感覺障礙以第1、2掌骨間隙背面“虎口區”皮膚最為明顯。

手段:肌電圖(判斷橈神經受損部位,鑑別其他疾病,確定治療方案)。

6.尺神經損傷-肘管綜合徵

尺神經受壓的最常見位點:肘管

肘管綜合徵指尺神經在肘部尺神經溝內的一種慢性損傷,又稱遲發性尺神經麻痺、遲發性尺神經炎等。發病率僅次於腕管綜合徵。

病因:先天解剖學因素;外傷-肘外翻、肱骨外上髁骨折、創傷性骨化性肌炎;骨關節病、類風溼;長期屈肘工作。

症狀:手背尺側麻木或刺痛,小指對掌無力及手指收展不靈活。小魚際肌、骨見肌萎縮,及環、小指正爪狀畸形,皮膚痛覺減退。

檢查手段:X線檢查,肌電圖,神經超聲。

總結

腦血管病、頸椎病、臂叢神經損傷、正中神經損傷-腕管綜合徵、橈神經損傷、尺神經損傷-肘管綜合症等都會導致一側神經麻木。

治療原則:①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損害範圍。②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範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③不能對症下藥,而是要對病因治療。

預防:糾正不良姿勢、適當運動、均衡飲食、心情愉快等。

馮新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神經病學醫學博士。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華醫網所有

歡迎分享

如有轉載,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最新文章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最新資訊

© Copyright 2016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